一种用于治疗炎性疼痛的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8405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治疗炎性疼痛的治疗仪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炎性疼痛的治疗仪。



背景技术:

凡是具有生命的生物体内,都会具有一种独特的电流。当然,人类也不例外,人类的心脏、大脑、肌肉、神经等身体内的每个部位都会发出自身感觉不到的非常微弱的低频电流,这被生物学家们称为“生物电流”。生物电流对身体机能的正常运作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人类身体内的细胞、神经、经络等方面的协调运行更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代科学研究证实,人类大约是由60兆个细胞组成,每个静息活细胞都存在细胞膜电位。细胞在膜电位的作用下,使周围的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等形成梯度排列,并通过离子的交换进行新陈代谢活动。人类生命活动在各种各样情况下,都应该保持一定的电位平衡,当人体有病变时人体内细胞的电位就不平衡。中医讲究气血循环、经络通畅;中医术语中经常提到的“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实质是指经络而言,经络在人体正常生理情况下,起到协调内外、平衡阴阳、营内卫外的作用。而现代科学研究证实:如果经络的营运功能受到外因的影响造成不通,那么人体的气血运行也会受阻(气血被称之为人体的“电气”,即人体生物电流),亦即人体内的生物电流受阻。同样如果人体的神经细胞电位失衡,会造成电阻增大、电流不通、电信号传递受阻,也会引起相关神经核、组织疼痛。而经络是疾病在体表或皮下组织及脏腑组织中所呈现的反应系统,所以在经络的循行部位,以及固定的反应点(穴位或阿是穴)上通过一定频率的低电流可以帮助细胞电位恢复正常,打通淤阻部位,使患者的经络逐渐通畅,从而达到“通则不痛”和疏通经络、行气活血以及消除病痛的效果。

现有医疗技术人员针对上述发现设计出了电疗仪,电疗仪采用变频和脉冲的方式将一定频率的电流作用于人体经络,特别是与人体自身的生物电流频率相同或略大的电流来调整人体内的生物电流,使其得到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现有技术中电疗仪种类很多,对于促进人们的身体健康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电疗仪释放于人体疼痛部位的电流较为集中,同一时间的作用面积较集中,对于疼痛部位的治疗效果较差,而且电疗仪开启时会产生局部尖锐放电,导致人体有瞬间刺痛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炎性疼痛的治疗仪,作用于人体疼痛部位的电流分散,作用面积较广,提高治疗效果。

一种用于治疗炎性疼痛的治疗仪,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包括:

主控器;

多个释放电极,用于向人体炎症部位释放电流;

电流生成器,所述电流生成器上设有多个输出不同电流大小的输出端,多个输出端分别与每个释放电极的输入端对应连接;

阵列微控器,根据主控器的控制信号控制电流生成器生成不同大小的电流。

本实用新型的机体上设置有用于用户操作的主控界面,用户可以通过主控界面操控主控器,其中主控页面可以采用液晶触摸屏的方式进行操控。使用时,将释放电极作用于人体炎症部位,然后通过主控界面开启治疗仪,并且选择所需的电流大小,主控器接收此信息之后,将把信息输出至阵列微控器,阵列微控器将根据所接受的控制信号控制电流生成器生成多个大小的电流,并经由相应输出端输出至对应的释放电极。

为了防止作用于人体炎症部位的电流过高或过低,作为优选,所述机体还包括:

采集电极,用于采集人体炎症部位的电流;

电流采样模块,用于接收采集电极输出端输出的电流,并将该电流大小信息反馈至主控器。

当释放电极向人体炎症部位释放电流进行治疗的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采集电极采集人体炎症部位的电流大小,若电流过高或是过低时,采集电极将把采集到的信息反馈至主控器,主控器将通过主控界面接收到该信息,可对释放电极的电流大小进行调控。

电流采样模块有多种,作为优选,所述电流采样模块为AD电流采样电路模块。AD电流采样电路模块可把采集电极采集到的电流转换为电压信号,然后用量化转换为相应的数字信号,并将该数字信号反馈至主控器,从而将电流信息反馈给用户。

为了便于用户使用,作为优选,还包括海绵体,所述释放电极以及采集电极均固定穿设于海绵体上。海绵体具有柔软性,将电极固定于海绵体上并作用于人体炎症部位时,不会对人体炎症部位造成损伤。

作为优选,所述海绵体为圆柱形,采集电极以及释放电极均沿着海绵体的轴向固定穿设于海绵体上。使用时,用户只需手握住圆柱形海绵体,使得释放电极的输出端作用于人体炎症部位即可。

为了使得释放电极均匀作用于人体炎症部位,作为优选,多个释放电极沿着海绵体的周向均匀布置。

由于释放电极作用于人体炎症部位的电流较为分散,为了便于对人体炎症部位电流的采集,作为优选,所述采集电极沿着海绵体的中心轴固定穿设于海绵体上。

释放电极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作为优选,所述释放电极的数量为3~6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中释放电极有多个,因此可以使得人体炎症部位可以同时受到外部电流的刺激,电流作用呈离散型,并且可以同时接收不同大小的电流,人体炎症部位在不同大小的电流同时作用下会产生特殊的治疗效果,对炎症有极好的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机体内各部件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海绵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机体1,机体1包括:

主控器11;

多个释放电极12,用于向人体炎症部位释放电流;

电流生成器13,电流生成器13上设有多个输出不同电流大小的输出端,多个输出端分别与每个释放电极12的输入端对应连接;

阵列微控器14,根据主控器11的控制信号控制电流生成器13生成不同大小的电流。

本实用新型的机体1上设置有用于用户操作的主控界面15,用户可以通过主控界面15操控主控器。使用时,将释放电极12作用于人体炎症部位,然后通过主控界面15开启治疗仪,并且选择所需的电流大小,主控器11接收此信息之后,将把信息输出至阵列微控器14,阵列微控器14将根据所接受的控制信号控制电流生成器13生成多个大小的电流,并经由相应输出端输出至对应的释放电极12。

本实用新型中释放电极12有多个,释放电极12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一般情况下,释放电极12的数量为3~6个。多个释放电极12可以使得人体炎症部位可以同时受到外部电流的刺激,电流作用呈离散型,并且可以同时接收不同大小的电流,人体炎症部位在不同大小的电流同时作用下会产生特殊的治疗效果,对炎症有极好的治疗效果。

为了防止作用于人体炎症部位的电流过高或过低,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机体1还包括:

采集电极16,用于采集人体炎症部位的电流;

电流采样模块17,用于接收采集电极16输出端输出的电流,并将该电流大小信息反馈至主控器11。

当释放电极12向人体炎症部位释放电流进行治疗的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采集电极16采集人体炎症部位的电流大小,若电流过高或是过低时,采集电极16将把采集到的信息反馈至主控器11,主控器11将通过主控界面15接收到该信息,可对释放电极12的电流大小进行调控。

本实用新型中电流采样模块17为AD电流采样电路模块。AD电流采样电路模块可把采集电极16采集到的电流转换为电压信号,然后用量化转换为相应的数字信号,并将该数字信号反馈至主控器,从而将电流信息反馈给用户。

如图3所示,为了便于用户使用,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海绵体18,所述释放电极12以及采集电极16均固定穿设于海绵体18上。海绵体18具有柔软性,将电极固定于海绵体18上并作用于人体炎症部位时,不会对人体炎症部位造成损伤。一般情况下,海绵体18为圆柱形,采集电极16以及释放电极12均沿着海绵体18的轴向固定穿设于海绵体18上。

使用时,用户只需手握住圆柱形海绵体18,使得电极作用于人体炎症部位即可。为了使得释放电极均匀作用于人体炎症部位,一般情况下,多个释放电极12沿着海绵体的周向均匀布置,而且由于释放电极12作用于人体炎症部位的电流较为分散,为了便于对人体炎症部位电流的采集,采集电极16沿着海绵体18的中心轴固定穿设于海绵体18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