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儿童安全性高的医疗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2753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适用于儿童安全性高的医疗床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儿童安全性比较高的医疗床。



背景技术:

现在的病房内为了方便安置病人,都会在病房内放置供病人休息的医疗床。一般病房内的医疗床都是根据大人来设计的,这对儿童来说就存在很多不便和安全隐患。比如,儿童的身高不够,在上下病床时如果稍不注意很有可有会摔下来。另外,在医院这种公共场合,由于儿童本身没有自理能力,需要大人看护,如果大人疏忽,很有可能导致儿童丢失的风险。因此,需要开发出一种适用于儿童安全性高的医疗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儿童安全性高的医疗床,这种医疗床既适用于大人,又适用于儿童,当儿童实用时可以翻折方便儿童进出安全性高。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还可以根据重力情况报警的医疗床。

一种适用于儿童安全性高的医疗床,包括:

底框,其沿长度方向的两条底边上相向设置有一对第一导轨;

床架,其设置在底框上方,所述床架上设置有床板,所述床架沿长度方向的两条底边上也相向设置有一对第二导轨;

升降机构,其设置在所述底框和所述床架之间,包括:

两个滑动臂组,任意一个滑动臂组设置在一条第一导轨与其上方的一条第二导轨之间,一个滑动臂组包括两个滑动臂,所述滑动臂由中部相互铰接的两根滑动臂杆组成,其中一根滑动臂杆的一端通过第一滑块与第一导轨滑接,另一端与床架的一端固接,另一根滑动臂杆的一端通过第二滑块与第二导轨滑接,另一端与底框的一端固接;

偏心传动机构,其设置在所述一对第一导轨之间,包括:

一对支杆,任一根支杆的两端分别与相对设置在一对第一导轨上的两个第一滑动块固接以使所述支杆与所述第一导轨垂直设置;

传动轴,其平行于所述支杆并设于所述一对支杆之间,所述传动轴连接一电机以使所述传动轴可转动;

多个偏心轮,其间隔套设于所述传动轴上,任一所述偏心轮通过一根连杆与其中一根支杆连接以使所述传动轴转动时所述偏心轮带动连杆使所述一对支杆做相对靠近或相对远离的直线运动;

护栏,其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框前后两侧的床头护栏和床尾护栏,以及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床架左右两侧的侧边护栏;以及

四根床腿,其与所述底框铰接,所述四根床腿分别与所述床头护栏和所述床尾护栏一体化设置,且所述床腿上设置有万向轮。

优选的是,其中,还包括重力感应报警装置,其设置在床架上,包括依次电连,接的控制开关、重力感应器、控制器以及报警器,所述重力感应报警装置设置为:当控制开关开启后,所述重力感应器将医疗床上的初始重力值和实时重力值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比较初始重力值和实时重力值的差值与预设值的大小,当差值等于或大于预设值时,报警器发生报警,当差值小于预设值时,报警器不发生报警。

优选的是,其中,还包括与控制器电连接的人机操作界面,所述人机操作界面上设有用于用户输入所述预设值的输入端和用于显示所述预设值的显示屏。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底框的四个角上均设置有U型板,所述U型板上至少设置有两组贯通孔,所述床腿卡设在U型板的凹槽中,所述床腿上相对应地设置有通孔,紧固件依次穿过所述U型板上的贯通孔和所述床腿上的通孔将所述U型板和所述床腿固定在一起。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传动轴通过支撑轴承固定于轴承固定座上,所述传动轴通过支撑轴承与所述电机配合传动连接。

优选的是,其中,床板呈向下凹陷的弧面。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床架的左右两侧边上设置有多个安插孔,所述侧边护栏的下部设有可插接于所述安插孔内的两根插杆。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万向轮上设置有轮刹。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与床头护栏和床尾护栏分别为一体设置的床腿且通过铰接的形式设置在底框上,因此可以将床腿翻折下来,从而将床的高度大幅度降低,防止儿童跌伤,且方便儿童出入,使用安全方便;

(2)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医疗床还设置有升降机构,在床腿翻折下来时,床的高度大幅度降低,几乎贴着地面放置,这时可以启动升降机构,将床架高度上升,防止由于床架过低而带来的一些卫生问题;

(3)该医疗床还包括重力感应报警装置,需要时,陪护的大人开启重力感应报警装置的控制开关,事先在人机操作界面上输入预设值,此时重力感应装置感应医疗床上的重力值,并将医疗床上的儿童初始重力值显示在人机操作界面上,重力感应报警装置工作并实时感应医疗床上的重力值并将实时重力值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比较初始重力值和实时重力值的差值,并将该差值与预设值进行比较,若儿童离床,实时重力值与初始重力值就会等于或大于预设值,这时控制器控制报警器报警,提醒大人儿童离床,这样进一步提高医疗床的安全性,防止在夜晚或者白天大人困顿疏忽而发生的儿童离床,大人却不知道的情况,避免了危险事故发生。

(4)该医疗床可拆卸翻折,方便运输。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站立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床架在底框上升降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升降机构的偏心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重力感应报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床腿与底框的铰接形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支撑轴承座以及支撑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床板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儿童安全性高的医疗床,包括:

底框1,在底框1沿长度方向的两条底边上相向设置有两条第一导轨101;

床架2,其设置在底框1内,床架2的边框和底框1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床架2上设置有床板3,床板3供病人躺卧,在床架2沿长度方向的两条底边上也相向设置有第二导轨201;

见图2,升降机构4,其设置在底框1和床架2之间,两个滑动臂组40,滑动臂组40位于医疗床的长度方向的两侧边,任意一个滑动臂组设置40在一条第一导轨101与其上方的一条第二导轨201之间。一个滑动臂组40包括两个滑动臂400,滑动臂400由中部相互铰接的两根滑动臂杆400a和400b组成。其中一根滑动臂杆400a的一端通过第一滑块101a与第一导轨101滑接,另一端与床架2的一端固接,另一根滑动臂杆400b的一端通过第二滑块201a与第二导轨201滑接,另一端与底框1的一端固接;

见图3,偏心传动机构41,其设置在所述一对第一导轨101之间,包括:

一对支杆410,任一根支杆410的两端分别与相对设置在一对第一导轨101上的两个第一滑动块固接以使该支杆410与第一导轨101垂直设置;

传动轴411,其平行于支杆410并设于一对支杆410之间,传动轴411连接一电机412以使传动轴411可转动;

多个偏心轮413,其间隔套设于传动轴411上,任一偏心轮413通过一根连杆414与其中一根支杆410连接以使传动轴411转动时带动偏心轮413转动进而由偏心轮413带动连杆414使一对支杆410做相对靠近或相对远离传动轴411的直线运动;连杆414铰接在偏心轮413的旋转中心413a所在的直径上且铰接点413b位于最远离偏心轮413的旋转中心413a的偏心轮面上,传动轴411上的偏心轮413通过连杆414分别与一对支杆410交替连接,且与一对支杆410相连的偏心轮413关于传动轴411对称;此外,床板3的最低点与底框1之间的距离大于偏心轮413内圆周与外圆周的最大距离值,给偏心轮413运动足够的空间,防止偏心轮413被卡住;

当床架2需要上升时,开启电机412,电机412工作带动传动轴413转动继而带动偏心轮413旋转,偏心轮413旋转时带动连杆414运动进而推动传动轴413两侧的一对支杆410分别向床头和床尾运动,支杆则推动第一滑块101a在导轨101上向床头和床尾运动,滑动臂组40逐渐立起进而升起床架2,实现了床架2的上升;下降时,偏心轮413继续旋转带动连杆414运动从而拉动一对支杆410向底框1的中部运动,滑动臂组40逐渐放下继而降下床架2;

护栏5,其包括分别设置在底框1前后两侧的床头护栏50和床尾护栏51,以及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床架左右两侧的侧边护栏52;以及

四根床腿6,其与底框1铰接,四根床腿6分别与床头护栏50和床尾护栏51一体化设置,这样的结构设置方便将为一体设置的床腿6和床头护栏50以及床腿6和床尾护栏51进行翻折平放下来,方便儿童出入,且由于床的高度大幅度降低且无护栏阻挡,儿童出入方便,也不会存在儿童从床上跌落的事情,床腿6上设置有万向轮60,方便移动医疗床到所需的位置。由于本发明的医疗床设置有升降机构,在床腿6翻折下来时,床的高度大幅度降低,几乎贴着地面放置,这时可以启动升降机构4,将床架2高度上升,防止由于床架2过低而带来的一些问题。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医疗床的安全性,防止在夜晚或者白天大人困顿疏忽而发生的儿童离床,大人却不知道的情况所带来的风险,见图4,该医疗床还包括重力感应报警装置7,其设置在床架2的床头上,包括依次电连接的控制开关70、重力感应器71、控制器72以及报警器73,重力感应报警装置7设置为:当控制开关70开启后,重力感应器71将医疗床上的初始重力值和实时重力值反馈给控制器72。初始重力值为控制开关70开启时,医疗床上的总重力值,实时重力值为感应时医疗床上的总重力值,预设值为儿童病人的重力值。控制器72比较初始重力值和实时重力值的差值与预设值的大小,当差值等于大于预设值时,报警器73发生报警,当差值小于预设值时,报警器73不发生报警。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还包括与控制器72电连接的人机操作界面74,人机操作界面74上设有用于用户输入预设值的输入端和用于显示所述预设值的显示屏。需要重力感应报警装置7工作时,陪护的大人开启控制开关70,事先在人机操作界面74上输入预设值,即儿童的重力值,此时重力感应器72感应医疗床上的重力值,并将医疗床上的初始重力值即医疗床加儿童的总重力值显示在人机操作界面74上,重力感应器71实时感应医疗床上的总重力值并将实时重力值反馈给控制器72,控制器72比较初始重力值和实时重力值的差值,并将该差值与预设值进行比较,若儿童离床,实时重力值与初始重力值的差值就会等于或大于预设值,这时控制器72控制报警器73报警,提醒大人儿童离床。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见图5,床腿86与底框1铰接的形式为:底框1的四个角上均设置有U型板10,U型板10上至少设置有两组贯通孔100,床腿6卡设在U型板10的凹槽101中,床腿6上相对应地设置有通孔,紧固螺栓依次穿过U型板10上的贯通孔100和床腿6上的通孔将U型板10和床腿6固定在一起。当需要将床腿6翻折下来时,拧下紧固在床腿6和U型板10上的其余的紧固螺栓,留下最下面的一个紧固螺栓,这样床腿以余下的一个紧固螺栓为转轴向下翻折。翻折下来的医疗床高度大幅度降低且没有床头床尾护栏,儿童出入很方便且很安全。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见图6,传动轴411通过支撑轴承411a固定于轴承固定座411b上,传动轴411通过支撑轴承411a与电机412的主轴连接配合传动。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见图7,床板3呈向下凹陷的弧形,进一步增强儿童躺卧的安全性。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床架2的左右两侧边上设置有多个安插孔20,侧边护栏52的下部设有可插接于安插孔20内的两根插杆520,这样在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侧边护栏52的位置,方便使用。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万向轮60上设置有轮刹600,这样当床不需要移动时,刹上轮刹600,将床固定住,防止医疗床移动。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