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偏摆按摩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78893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偏摆按摩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偏摆按摩机构。



背景技术:

按摩是以中西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以各种手法技巧或器械为作用力,直接作用于人体表面的特殊部位,产生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的变化,最终通过神经系统调节,体液循环调节,以及筋络穴位的传递效应,达到舒筋活骨,消除疲劳,防治疾病,从而提高和改善人体生理机能的各种操作手法。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按摩器开始走进普通家庭,大到按摩椅小到按摩球,从头到脚应有尽有。在现有的腿部按摩装置中,普遍只是通过气囊的充放气实现模拟的揉捏按摩,其动作单一,按摩效果欠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普通气囊模拟揉捏按摩动作单一,按摩效果欠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偏摆按摩机构,该偏摆按摩机构的结构简单紧凑、按摩动作变化多、效果好、适用性广、可靠性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机座,机座内设有按摩凹腔及电机驱动的凸轮,在按摩凹腔内设置偏摆机构,偏摆机构包括固定安装的左固定铰孔和右固定铰孔,左固定铰孔和右固定铰孔上通过分设的第一铰轴分别铰接左偏摆板和右偏摆板,左偏摆板和右偏摆板上均设有按摩组件和活动铰孔,两个活动铰孔之间通过分设的第二铰轴分别铰接连杆的两端,第一铰轴和第二铰轴分设在两条不同的轴线上,凸轮与相邻的左偏摆板或右偏摆板相配合,偏摆板的一侧设置拉簧。

在按摩凹腔中匹配安装固定架,固定架由两面侧板和中板通过左固定铰孔和右固定铰孔固定连接为三面环抱的一体,左偏摆板和右偏摆板在固定架内分别与两面侧板相对应,与凸轮相邻的侧板上开设有匹配凸轮穿过的长槽。

按摩凹腔由隔板分隔为左按摩凹腔和右按摩凹腔,左按摩凹腔和右按摩凹腔内均设有偏摆机构,隔板上开设有安装槽,电机及其驱动的凸轮设置在安装槽中,凸轮与其两侧相邻的偏摆板相配合,拉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凸轮两侧的偏摆板。

按摩凹腔由隔板分隔为左按摩凹腔和右按摩凹腔,左按摩凹腔和右按摩凹腔内均匹配安装固定架和偏摆机构,隔板上开设有安装槽,电机固定于电机架中和凸轮一并设置在安装槽内,凸轮两侧相邻的侧板通过电机架相连,凸轮穿过长槽与两侧的偏摆板相配合,拉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凸轮两侧的偏摆板,拉簧穿过侧板上开设的通孔。

按摩凹腔的背壁上设有凹槽,连杆容置在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具体设计,其模拟的按摩手法更为全面,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按摩动作变化多、效果好、适用性广、可靠性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详细内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包括机座1,机座1内设有按摩凹腔及电机3驱动的凸轮4,在按摩凹腔内设置偏摆机构,偏摆机构包括固定安装的左固定铰孔5和右固定铰孔6,左固定铰孔5和右固定铰孔6上通过分设的两根第一铰轴7分别铰接左偏摆板8和右偏摆板9,左偏摆板7和右偏摆板8上均设有按摩组件10和活动铰孔11,两个活动铰孔11之间通过分设的两根第二铰轴12分别铰接连杆22的两端,第一铰轴7和第二铰轴12分设在两条不同的轴线上,凸轮4与相邻的左偏摆板7或右偏摆板8相配合,偏摆板的一侧设置拉簧17。以上结构是本实用新型的最基本设计,按摩凹腔也只设计一个,在工作状态下,被按摩部位如小腿部置于左偏摆板8和右偏摆板9之间,当电机3通过其输出轴带动凸轮4转动,在拉簧17及凸轮4上不同半径的作用下,紧贴凸轮4端面的右偏摆板9产生往复摆动,通过连杆22及分设在两条不同的轴线上的第一铰轴7和第二铰轴12的综合作用,带动左偏摆板8也平行摆动,上述摆动按摩再组合按摩组件10如气囊产生的模拟揉捏按摩,就可以达到很好的复合按摩效果。按摩组件10的选择除了气囊按摩的方式外,也可以是其它如按摩块之类的设计。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实施例二在按摩凹腔中匹配安装固定架13,固定架13由两面侧板13A和中板13B通过左固定铰孔5和右固定铰孔6固定连接为三面环抱的一体,左偏摆板7和右偏摆板8在固定架13内分别与两面侧板13A相对应,与凸轮4相邻的侧板13A上开设有匹配凸轮4穿过的长槽14。同样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实施例三的设计是将按摩凹腔由隔板15分隔为左按摩凹腔2A和右按摩凹腔2B,左按摩凹腔2A和右按摩凹腔2B内均设有偏摆机构,隔板15上开设有安装槽16,电机3及其驱动的凸轮4设置在安装槽16中,凸轮4与其两侧相邻的偏摆板相配合,拉簧17的两端分别连接凸轮4两侧的偏摆板。在工作状态下,被按摩部如两小腿部同时位置于左按摩凹腔2A和右按摩凹腔2B内的偏摆板之间,当电机3通过其输出轴带动凸轮4转动,在拉簧17及凸轮4上不同半径的作用下,两个按摩凹腔内紧贴凸轮4端面的偏摆板产生往复摆动,通过连杆22及分设在两条不同的轴线上的第一铰轴7和第二铰轴12的综合作用,带动另一偏摆板也平行摆动。凸轮3可以是偏心轮,以实现两个按摩凹腔内偏摆机构的不对称偏摆。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实施例四的设计是将按摩凹腔由隔板15分隔为左按摩凹腔2A和右按摩凹腔2B,左按摩凹腔2A和右按摩凹腔2B内均匹配安装固定架13和偏摆机构,隔板15上开设有安装槽16,电机3固定于电机架18中和凸轮4一并设置在安装槽16内,凸轮4两侧相邻的侧板13A通过电机架18相连,凸轮4穿过长槽14与两侧的偏摆板相配合,拉簧17的两端分别连接凸轮4两侧的偏摆板,拉簧17穿过侧板13A上开设的通孔19。在各实施例中,按摩凹腔的背壁20上设有凹槽21,连杆22容置在凹槽21内,使得机构更加紧凑。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偏摆按摩机构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方案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外型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一种偏摆按摩机构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