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创缝合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7088阅读:6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清创缝合台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创缝合台。



背景技术:

在普外科中,通常单独设置有清创缝合室,清创缝合室用于小面积创面的清创和缝合,无需特地占用手术室,在清创缝合室内通过缝合台用于患者肢体的支撑,方便医护人员对患者创口进行缝合,但是缝合台的体积较大,在闲置状态下较为占用清创缝合室的有效使用面积,同时缝合台的台面朝上,容易落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清创缝合台,本装置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托板完成患者的支撑,本装置在闲置状态下可以通过伸缩杆的转动将框架竖立摆放,避免托板落尘,同时也减少对室内面积的占用,方便进行其他医疗活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清创缝合台,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内部形成一个阶梯面,在所述阶梯面上设置有托板,所述托板贴合所述框架的内壁,所述框架的左、右两侧位置处对称设置有四个支撑部分,所述支撑部分与所述框架之间配合有螺丝,所述支撑部分具有一个U字形的卡口,在所述卡口内配合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外圆周面处径向设置有两个端部,所述端部抵住所述卡口,在两个所述端部之间配合有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支撑部分活动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底部设置有垫脚。

优选地,所述框架的外部的四个顶角位置处圆弧过渡,所述框架为铝合金焊接结构。

优选地,所述托板顶部的靠近右侧位置处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竖向贯穿所述托板,所述通孔为阶梯孔,所述通孔内配合有头枕板,所述头枕板与所述通孔配合后,所述头枕板的上表面与所述托板的上表面形成一个平面。

优选地,所述托板和所述头枕板的表面均设置有乳胶软垫,在所述乳胶软垫的外表面包裹有PU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托板完成患者的支撑,本装置在闲置状态下可以通过伸缩杆的转动将框架竖立摆放,避免托板落尘,同时也减少对室内面积的占用,方便进行其他医疗活动,本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为低廉,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框架的俯视图;

图3为托板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阅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清创缝合台,包括框架1,所述框架1的内部形成一个阶梯面101,在所述阶梯面101上设置有托板2,所述托板2贴合所述框架1的内壁,所述框架1的左、右两侧位置处对称设置有四个支撑部分3,所述支撑部分3与所述框架1之间配合有螺丝301,所述支撑部分3具有一个U字形的卡口302,在所述卡口302内配合有伸缩杆4,所述伸缩杆4的外圆周面处径向设置有两个端部401,所述端部401抵住所述卡口302,在两个所述端部401之间配合有转轴5,所述转轴5与所述支撑部分3活动连接,所述伸缩杆4的底部设置有垫脚6。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框架1的外部的四个顶角位置处圆弧过渡,所述框架1为铝合金焊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托板2顶部的靠近右侧位置处设置有通孔211,所述通孔211竖向贯穿所述托板2,所述通孔211为阶梯孔,所述通孔211内配合有头枕板212,所述头枕板212与所述通孔211配合后,所述头枕板212的上表面与所述托板2的上表面形成一个平面。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托板2和所述头枕板211的表面均设置有乳胶软垫(未图示),在所述乳胶软垫的外表面包裹有PU皮(未图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托板完成患者的支撑,本装置在闲置状态下可以通过伸缩杆的转动将框架竖立摆放,避免托板落尘,同时也减少对室内面积的占用,方便进行其他医疗活动,本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为低廉,适合推广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