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正压无针输液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1080阅读:16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正压无针输液接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正压无针输液接头。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医疗临床中,通过静脉穿刺进行输血、输液或药物注射是治疗患者过程中最常见的方法。然而,现有医护人员在给患者进行静脉穿刺输血、输液或药物注射的治疗中,通常为静脉针、输液针穿刺,由于各种疾病情况不同或受患者本身条件的限制,会出现需要长期反复多次穿刺输液或者在单次输液中要多次临时加注药液于输液管道中的情形,从而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现有技术中留置针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当输液结束拔下注射器接头时,由于负压的作用会使得血液回流,若血液凝固则会造成留置针的堵塞,而无法继续使用。

申请号为CN201020254430.3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针加药正压接头,由内部中空的上盖、接头座和胶塞构成。虽然其具有正压输液效果,但其胶塞与接头座接触不稳定,胶塞容易偏移造成药液流通不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正压无针输液接头,能够实现液体单向流动,可有效避免细菌、尘埃的污染,正压量大,可以有效防止针管回血,提高药物利用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正压无针输液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弹性体、下盖,所述弹性体设置于上盖与下盖连接形成的空腔内,所述上盖内侧设有药液流通槽,所述弹性体上端直径小于下端直径、内部具有弹性体内腔、上端侧面具有豁口,弹性体上端与上盖密封;所述下盖具有凸台,所述弹性体下端套进下盖的凸台并密封,所述下盖的凸台内侧设有能使弹性体内腔与外界大气连通的通孔,下盖上端设有连通出液端的方形槽;所述上盖上端外部设有外螺纹,下盖下端设置有鲁尔圆锥接头;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外侧设置有平行轴线的条状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与下盖通过焊接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体为硅胶或橡胶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体上端与上盖为过盈压紧密封,所述弹性体下端与下盖凸台为过盈压紧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体上端与下端之间有肩部,所述肩部与上盖紧密接触。

本实用新型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接头的正压量大,可以有效防止针管回血,解决传统无针输液接头存在的血液回流问题,降低形成血栓的风险,提高药物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防逆流式无针输液接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逆流阀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正压无针输液接头,包括上盖1、弹性体2、下盖3,所述弹性体2设置于上盖1与下盖3连接形成的空腔内,所述上盖1内侧设有两条药液流通槽5,所述弹性体2上端直径小于下端直径、内部具有弹性体内腔、上端侧面具有偏心豁口4,所述弹性体2上端与下端之间有肩部,所述肩部与上盖1紧密接触,弹性体2上端与上盖1过盈压紧密封;所述下盖3具有凸台,所述弹性体2下端套进下盖3的凸台并过盈压紧密封,所述下盖3的凸台内侧设有能使弹性体内腔与外界大气连通的透气通孔7,下盖3上端设有连通出液端的方形槽6;所述上盖1上端外部设有外螺纹,下盖3下端设置有鲁尔圆锥接头;所述上盖1外侧设置有平行轴线的条状凸起,能够起到防滑作用;所述上盖1与下盖3通过焊接连接,具有更好的气密水密性能;所述弹性体为硅胶材质。

使用时,上述防逆流式无针输液接头在自然状态下,所述弹性体的上端与上盖的上端紧密贴合,所述弹性体的肩部与上盖紧密贴合,当输液接头挤压弹性体上端时,弹性体发生形变,使得豁口、上盖的药液流通槽、下盖连通出液端的方形槽连通形成输液通道,同时由于弹性体下端与下盖的凸台紧密嵌合而使得弹性体在发生形变的情况下依然不易位移,不会影响输液通道的畅通。当输液结束后拔出输液接头,由于下盖的透气通孔使得弹性体内腔与大气连通,因此弹性体可以轻易恢复原状,同时偏心豁口会挤压空气产生一个负压,自动使输液通道内的液体向前推进,从而避免血液回流到留置针内形成血栓,并能够节省药液、减少药液在接头内的残留。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