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泵的离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1064阅读:583来源:国知局
注射泵的离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射泵的离合装置。



背景技术:

注射泵用药作为一种常见的临床治疗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实践的各个领域。当临床所用药物必须由静脉途径注入,而且在给药量非常精确、总量小、给药速度需缓慢或长时间恒定的情况下,多使用注射泵来实现上述目的的。通常注射泵通过传动丝杆带动传动螺母,传动螺母带动推杆,进而推动药液注射。然而现有注射泵传动结构复杂,传动螺母大部分采用金属切削加工,不可避免造成资源浪费,而且长期使用时传动螺母磨损严重,产生振动、噪声等现象,甚至影响注射泵注射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注射泵的离合装置,结构简单,整体轻便,并能实现以下功能:1、传动过程中传动螺母与传动丝杆啮合紧密;2、调节完成注射器推头位置后,传动螺母自动复位与传动丝杆紧密啮合;3、整体传动部分可采用工程塑料注塑成型,整体重量轻,生产方便,减少资源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技术方案是:一种注射泵的离合装置,其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滑座、设置在滑座一侧的第一螺母、与第一螺母相配合的第二螺母、与第一螺母、第二螺母抵靠接触的旋转块、设置在第一螺母、第二螺母之间的弹性件、与第一螺母、第二螺母配合的丝杆、一端与旋转块中心相连的摆杆、套设在摆杆外侧的推杆、以及与摆杆另一端相连的手柄。

在第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包括如下附属技术方案:

还包括:用于将滑座固定至机架上的一对导向杆、与滑座共同包覆第一螺母、第二螺母和旋转块的挡板、以及与推杆一侧配合的推杆盖,其中所述手柄与推杆盖相邻。

所述第一螺母具有第一螺纹,而第二螺母具有第二螺纹,其中第一螺纹位于第二螺纹的上方。

所述机架包括底板、以及位于底板两端且垂直延伸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其中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均设置有与丝杆配合的机架孔、和允许导向杆穿过的一对导向孔,且第一侧板还设置有允许推杆一端穿过的推杆孔。

所述滑座设置有允许推杆一端穿过的第一穿孔、允许丝杆一端穿过的第 二穿孔、允许导向杆穿过的第三穿孔、以及收容第一螺母、第二螺母和旋转块的滑座腔。

所述第一螺母包括位于第一螺纹下方且垂直相连的中间臂、以及位于中间臂下方且垂直相连的底端,第二螺母包括与第二螺纹垂直相连的连接臂、以及与连接臂垂直相连的底臂。

所述旋转块包括位于中心且与摆杆一端相连的轴部、以及位于轴部两侧的一对翼部,其中一翼部位于底端下方且两者相互抵靠接触,而另一翼部位于底臂上方且两者相互抵靠接触。

所述推杆具有轴向方向延伸且内部空心的杆状部、设置在杆状部内且收容摆杆的推杆腔、以及位于杆状部一端且与推杆盖配合的推杆凸缘,其中丝杆延伸方向与导向杆、摆杆、杆状部的延伸方向均平行。

所述滑座、第一螺母、第二螺母均为塑料件。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技术方案是:一种注射泵的离合装置,其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滑座、设置在滑座一侧的第一螺母、与第一螺母相配合的第二螺母、与第一螺母、第二螺母抵靠接触的齿条、设置在第一螺母、第二螺母之间的弹性件、与第一螺母、第二螺母配合的丝杆、与齿条相配合的齿轮、以及带动齿轮旋转的手柄。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传动螺母与丝杆啮合紧密,注射药液稳定可靠,而且传动螺母及滑座可用塑料注塑生产,经济性好,减少资源浪费,同时产品重量减轻,提高使用便利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组装后的俯视图;

图3是图2沿B-B线的剖视图;

图4是图3沿C-C线且为初始状态的剖视图;

图5与图4类似,为手柄按下之后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注射泵的离合装置的具 体实施例,其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1上的滑座2、设置在滑座2一侧的第一螺母3、与第一螺母3相配合的第二螺母4、与第一螺母3、第二螺母4抵靠接触的旋转块5、设置在第一螺母3、第二螺母4之间的弹性件6、与第一螺母3、第二螺母4配合的丝杆7、用于将滑座2固定至机架1上的一对导向杆8、一端与旋转块5中心相连的摆杆9、与滑座2共同包覆第一螺母3、第二螺母4和旋转块5的挡板12、套设在摆杆9外侧的推杆14、与推杆14一侧配合的推杆盖16、以及与摆杆9另一端相连的手柄18。

机架1包括底板100、以及位于底板100两端且垂直延伸的第一侧板101、第二侧板102。其中第一侧板101、第二侧板102均设置有与丝杆7配合的机架孔103、和允许导向杆8穿过的一对导向孔104。其中第一侧板101还设置有允许推杆14一端穿过的推杆孔105。

滑座2设置有允许推杆14一端穿过的第一穿孔20、允许丝杆7一端穿过的第二穿孔22、允许导向杆8穿过的第三穿孔24、以及收容第一螺母3、第二螺母4和旋转块5的滑座腔21。滑座腔21被挡板12所封闭。

第一螺母3、第二螺母4为传动螺母,第一螺母3包括位于上方且开口朝下的第一螺纹30、位于第一螺纹30下方且垂直相连的中间臂32、以及位于中间臂32下方且垂直相连的底端34,第二螺母4包括开口朝上的第二螺纹40、与第二螺纹40垂直相连的连接臂44、以及与连接臂42垂直相连的底臂42。第一螺纹30和第二螺纹40共同组成一完整的螺纹。

旋转块5包括位于中心且与摆杆9一端相连的轴部50、以及位于轴部50两侧的一对翼部52。其中一翼部52位于底端34下方且两者相互抵靠接触,而另一翼部52位于底臂42上方且两者相互抵靠接触。

弹性件6优选为弹簧,以保证第一螺母3、第二螺母4与丝杆7紧密啮合,且在传动过程中不会松脱。

丝杆7具有与第一螺母3、第二螺母4相啮合的螺纹齿面,丝杆7位于两导向杆8之间且位于摆杆9的上方。

推杆14具有轴向方向延伸且内部空心的杆状部140、设置在杆状部40内且收容摆杆9的推杆腔141、以及位于杆状部140一端且与推杆盖16配合的推杆凸缘142。丝杆7延伸方向与导向杆8、摆杆9、杆状部140的延伸方向均平行。

如图3-4所示,摆杆9装配在推杆14内,一端与手柄18固连,另一端与旋转块5固连,第一螺母3、第二螺母4与丝杆7的螺纹齿面啮合,弹性件6装在第一螺母3、第二螺母4之间,保证第一螺母3、第二螺母4与丝杆7紧密啮合,传动过程中不会松脱;第一螺母3、第二螺母4分别与旋转块5的两翼部50接触配合,第一螺母3、第二螺母4、旋转块5、弹性件6通过挡板12装配在滑座2的滑座腔21内,两个导向杆8以及丝杆7装配在机架1上,当驱动丝杆7转动带动滑座2以及摆杆9运动,进而推动注射器注射。当需要调整推头位置时,如图5所示,按下手柄18,带动摆杆9及旋转块5沿图示方向转动,一翼部50推动第一螺母3向上移动,另一翼部50推动第二螺母4向下移动,进而第一螺母3、第二螺母4与丝杆7脱开,此种情况下即可调整推头位置。当到达所需位置后,松开手柄18,在弹性件6的作用下,第一螺母3、第二螺母4复位,继续与丝杆7紧密啮合。

同理,本实用新型中旋转块与第一螺母、第二螺母采用的是摆臂推动的结构,也可以使用齿轮与齿条的形式代替等,其中齿条与第一螺母、第二螺母抵靠接触,而齿轮则与齿条相配合,手柄则带动齿轮旋转。

由此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功能:1、第一螺母、第二螺母完全包住丝杆,传动稳定可靠;2、第一螺母、第二螺母之间通过弹簧,保证螺母与丝杆啮合紧密;3、通过摆杆转动旋转块,使得第一螺母、第二螺母与丝杆脱开;4、第一螺母、第二螺母之间的弹簧可以使第一螺母、第二螺母自动复位。

当然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