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ICC防护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0330阅读:551来源:国知局
一种PICC防护套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PICC防护套。



背景技术:

经外周植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一种从外周静脉导入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适用于长期静脉输液、肠外营养、肿瘤化疗者的治疗。由于导管可在体内放置1年时间,因此病人在1年时间中对于导管的保护是非常重要的.冬天由于病人穿着衣物较多,在穿脱衣服时经常会触碰到导管,导致导管脱出、感染等意外发生,平日沐浴时病人由于害怕水渗入薄膜(导管外部的固定保护膜),导致导管感染等意外发生,因此,不敢常规进行沐浴而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因此,亟需一种可以固定PICC导管的装置,以减少PICC带管期间的感染,减低并发症的发生。

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号CN201520600699.5的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PICC置管保护套,提供一种沐浴时能够避免固定有PICC置管的部分手臂溅湿的PICC置管保护套,PICC置管保护套包括套体,套体内部用于容纳手臂,套体不透水,套体包括套体中部和位于套体中部两端的套体端部,套体中部的周长大于套体端部的周长,套体端部具有弹性。洗澡时将本实用新型套在手臂上并遮盖PICC置管即可避免手臂溅湿。套体端部具有弹性能够密封手臂与套体间的间隙,避免水进入。此实用新型虽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设计还是太简单,功能不完善,洗澡时水和水蒸气还是会有少量水进入保护套内,不能有效吸附进入的水。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PICC防护套,能够吸附进入套体内水分,套口更加严密,防水保护作用更好,功能也更加完善。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PICC防护套,包括内套层和防水层,所述防水层中间部分内径大于两个端部内径,所述内套层位于所述防水层内的中间部分,所述内套层为两端开口的圆筒状,所述内套层材质为棉质或涤纶材料,所述内套层靠近防水层中间部分的两端侧面上套设有圆环状吸水层,所述圆环状吸水层为海绵或纱布。

优选地,所述端部设有环状气囊,所述环状气囊设有充气口。

环状气囊的设立,使防护套开口处密封更严密。

优选地,所述防水层为医用硅胶。

优选地,所述内套层远离防水层的侧面设有固定垫,所述固定垫为棉质材质。

优选地,所述内套层与圆环状吸水层之间还设有透气层,所述透气层为医用弹力网状绷带。

优选地,所述内套层的长度为15cm-25cm。

本实用新型设有吸水层,可吸附进入防护套内的水分,环状气囊的设立,使防护套开口处密封更严密,透气层提高了导管部位的透气性,固定垫使导管部位更舒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佩戴舒适,防水性能好,给患者带来了便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PICC防护套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PICC防护套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PICC防护套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PICC防护套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PICC防护套,一种PICC防护套,包括内套层1和防水层2,所述防水层2中间部分内径大于两个端部4内径,所述内套层1位于所述防水层2内的中间部分,所述内套层1为两端开口的圆筒状,所述内套层1材质为棉质或涤纶材料,所述内套层1靠近防水层2中间部分的两端侧面上套设有圆环状吸水层3,所述圆环状吸水层3为海绵或纱布。

所述端部4由弹性材料制成。

所述防水层2可以选用硅胶和塑料等,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水层为医用硅胶。

所述内套层1的长度为15cm-25cm。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PICC防护套,该PICC防护套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如图2所示,所述端部4设有环状气囊8,所述环状气囊8设有充气口9。

环状气囊8的设立,使防护套开口处密封更严密,使用时,在洗澡时,可通过充气口9给环状气囊8充气,环状气囊8膨胀,与臂部的连接更紧密,防水效果更好。

实施例3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PICC防护套,该PICC防护套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如图3所示,所述内套层1远离防水层2的侧面设有固定垫10,所述固定垫10为棉质材质。

固定垫10的设置,加大了导管和皮肤贴合处位置的垫层厚度,使患者更加舒适。

实施例4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PICC防护套,该PICC防护套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如图4所示,所述内套层1与圆环状吸水层3之间还设有透气层11,所述透气层11为医用弹力网状绷带。

透气层11的设置可使导管部位保持干燥透气,避免导管周围细菌的滋生。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