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功能可移动可收缩输液架病床。
背景技术:
传统的病床与输液支架是相互分离的独立结构,当患者需要输液时,需要在病床旁腾出较大的空间专门用于放置输液支架,不但操作不便,而且占有额外的空间,用户使用体验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可移动可收缩输液架病床,以改善现有病床与输液架为分体结构造成的输液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多功能可移动可收缩输液架病床,包括床板本体、滑块以及输液架,所述床板本体沿其长度方向的一侧开有滑槽,所述滑块包括嵌合端和连接端,所述嵌合端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连接端与所述输液架转动连接,输液时,转动所述输液架至与所述床板本体垂直。
这种设有输液架的病床,输液时,输液架无需占用床体旁的空间,且输液架在滑块的带动下可沿滑槽来回滑动,继而可以根据患者的输液位置对应的滑动输液架;在不输液时,可将输液架绕着连接端转动至水平,使其相对于床体平行放置,不会妨碍患者的正常活动。
进一步地,所述滑槽设有第一挡止部和第二挡止部,所述嵌合端设有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一凹陷部与所述第一挡止部相适配,所述第二凹陷部与所述第二挡止部相适配,滑动时,所述第一挡止部嵌置于所述第一凹陷部内,所述第二挡止部嵌置于所述第二凹陷部内。
嵌合端上设置的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分别与滑槽上设置的第一挡止部和第二挡止部相适配,在滑块沿滑槽滑动时,第一挡止部嵌置在第一凹陷部内,第二挡止部嵌置于第二凹陷部内,在为滑块沿滑槽的滑动导向的同时,也起到防止滑块脱轨于滑槽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端设有第三凹陷部,所述第三凹陷部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侧壁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输液架的底端设有第三螺纹孔,螺栓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三螺纹孔后伸入所述第二螺纹孔内。
输液架的底端嵌置于第三凹陷部内,且第三螺纹孔与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对应设置,在螺栓依次穿过第一螺纹孔、第三螺纹孔并伸入所述第二螺纹孔内后,输液架便可在连接端及螺栓的相互配合下进行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端设有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输液架的底端设有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共同配合实现转动连接。
连接端上设置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与输液架底端设置的第三连接件共同配合实现输液架的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连接件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三连接件设有第三通孔,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以及所述第二通孔后通过螺母拧紧。
在螺栓与螺母的配合下,实现输液架与连接端的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为弓形件,所述第三连接件包括支撑台和转动件,所述支撑台与所述转动件固定连接,所述输液架与所述支撑台固定连接,所述输液架垂直于所述支撑台,所述第三通孔设置于所述转动件。
进一步地,所述输液架包括支杆和挂架,所述支杆与所述挂架连接,所述支杆为伸缩杆。
将输液架的支杆设计为伸缩杆的好处在于,在不输液时,可将支杆缩短后平置于滑槽处,输液时,将支杆绕连接端转动至与床体垂直的位置后,将支杆拉伸至需要的长度即可,然后将输液瓶挂于挂架,操作方便,用户使用体验佳。
进一步地,所述挂架与所述支杆可拆卸连接。
挂架与支杆可拆卸连接的好处在于,在不输液时,如果将输液架平置时,挂架不便安放,则可将挂架拆卸下来,单独安置,便于输液架的收装。
进一步地,所述挂架包括第一弧形挂钩和第二弧形挂钩,所述第一弧形挂钩、所述第二弧形挂钩相对所述支杆对称设置。
第一弧形挂钩与第二弧形挂钩相对于支杆对称设置,一方面便于挂置输液瓶,另一方面也使输液架更美观。
进一步地,所述滑槽靠近床尾的一端为开口结构,所述滑块可沿开口滑出所述滑槽。
输液过程中,患者可能需要走动或者上厕所,考虑到这一点,将滑槽靠近床尾的一端设计为开口结构,滑块可沿该开口滑出滑槽,继而输液架可以脱离床体,患者可以拿着输液架走动或上厕所。当患者需要再次回床休息时,还可以将滑块通过该开口滑入滑槽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可移动可收缩输液架病床,将输液架与床体结合,输液时,输液架无需占用床体旁的空间,且输液架在滑块的带动下可沿滑槽来回滑动,继而可以根据患者的输液位置对应的滑动输液架;在不输液时,可将输液架绕着连接端转动至水平,使其相对于床体平行放置,不会妨碍患者的正常活动。与现有的病床与输液架独立设置的结构相比,医用人员和患者操作都更加方便,使用体验更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可移动可收缩输液架病床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输液架转动至与病床本体垂直时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可移动可收缩输液架病床中滑块与输液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可移动可收缩输液架病床中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多功能可移动可收缩输液架病床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可移动可收缩输液架病床中输液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床板本体100;滑块200;输液架300;滑槽400;嵌合端201;连接端202;第一挡止部401;第二挡止部402;第一凹陷部2011;第二凹陷部2012;第三凹陷部2021;第一螺纹孔2022;第二螺纹孔2023;第三螺纹孔2024;第一连接件203;第二连接件204;第三连接件205;支撑台2051;转动件2052;支杆301;挂架302;固定端3011;第一伸缩端3012;第二伸缩端3013;第一弧形挂钩3021;第二弧形挂钩3022;开口40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可移动可收缩输液架病床,包括床板本体100、滑块200以及输液架300。床板本体100沿其长度方向的一侧开有滑槽400。滑块200包括嵌合端201和连接端202,其中,嵌合端201用于与滑槽400滑动连接,连接端202用于与输液架300转动连接。输液时,医护人员可以将输液架300转动至与床板本体100垂直的方向。
这种多功能可移动可收缩输液架病床,将输液架300与病床结合设置,在患者需要输液时,只需将输液架300转动与床板本体100相垂直的方向即可进行后续的输液操作,输液架300不会占用床体旁的空间,且输液架300在滑块200的带动下可沿滑槽400来回滑动,继而可以根据患者的输液位置对应的滑动输液架300。
比如,患者平躺于病床上且需要头部扎针输液时,将输液架300沿滑槽400滑至床头位置,即可进行后续的输液操作;如果患者是手肘部位输液,则可将输液架300滑动至病床的中间位置进行输液操作;如果患者是脚部或小腿部输液,则可将输液架300沿滑槽400滑动至床尾的位置进行输液操作。
在患者输液结束后,将输液瓶和输液管取下后,医护人员可以转动输液架300至与床板本体100平行方向,使输液架300横向收置,不占用额外的收藏空间。基于这样的设计,医护人员的操作变得更加的方便,同时也方便陪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照顾,无需担心碰到输液架300造成其滑动而导致患者滚针等情况发生,且患者周围的陪护人员或医护人员的活动空间更大,无需为输液架300腾出较大的安置空间。
如图3和图4所示,对于嵌合端201与滑槽400的连接方式有多种可实现结构,可选地,滑槽400设有第一挡止部401和第二挡止部402。嵌合端201设有第一凹陷部2011和第二凹陷部2012,其中,第一凹陷部2011与第一挡止部401相适配,第二凹陷部2012与第二挡止部402相适配。滑块200滑动时,第一挡止部401嵌置于第一凹陷部2011内,第二挡止部402嵌置于第二凹陷部2012内。
嵌合端201上设置的第一凹陷部2011和第二凹陷部2012分别与滑槽400上设置的第一挡止部401和第二挡止部402相互配合,在滑块200沿滑槽400滑动时,第一挡止部401嵌置在第一凹陷部2011内,第二挡止部402嵌置于第二凹陷部2012内,这种配合的滑动结构为滑块200沿滑槽400的滑动进行导向的同时,也起到防止滑块200脱轨于滑槽400的作用。
对于连接端202与输液架300之间的转动连接结构,也可以由多种结构实现,可选地,连接端202设有第三凹陷部2021,第三凹陷部2021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上设有第一螺纹孔2022,第二侧壁上设有第二螺纹孔2023。第一螺纹孔2022与第二螺纹孔2023的中心连线垂直于床板本体100的长度方向。输液架300的底端嵌置在第三凹陷内,且底端还设有位于第一螺纹孔2022与第二螺纹孔2023的中心连线上的第三螺纹孔2024。螺栓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螺纹孔2022和第三螺纹孔2024后,穿入第二螺纹孔2023内。
输液架300的底端嵌置于第三凹陷部2021内,且第三螺纹孔2024与第一螺纹孔2022和第二螺纹孔2023对应设置,在螺栓依次穿过第一螺纹孔2022、第三螺纹孔2024并伸入所述第二螺纹孔2023内后,输液架300便可在连接端202及螺栓的相互配合下进行转动。
或者是,如图5和图6所示,连接端202上分别设有第一连接件203和第二连接件204。输液架300的底端设有第三连接件205。第三连接件205与第一连接件203、第二连接件204共同配合实现连接端202与输液架300的转动连接。
具体地,第一连接件203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二连接件204上设有第二通孔,第三连接件205上设有第三通孔。螺栓依次穿过第一通孔、第三通孔以及第二通孔后通过螺母拧紧。在螺栓与螺母的配合下,输液架300与连接端202实现转动连接。
对于第一连接件203和第二连接件204,具体可以是弓形件,在弓形件的中间部分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两个弓形件大小形状完全相同,且二者的中心连线垂直于床板本体100的长度方向。两个弓形件之间间隔一定的距离以便嵌置第三连接件205。
第三连接件205的具体实现结构可以是,包括支撑台2051和转动件2052。支撑台2051和转动件2052之间固定连接。
支撑台2051用于连接30和支撑输液架300。支撑台2051的表面平整,输液架300的底端与支撑台2051固定连接,且保持垂直。转动件2052设置于两个弓形件之间,且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中心连线上开设有第三通孔。支撑台2051的底面与两个弓形件的顶端分别切合。弓形件的顶端与支撑台2051的底面均为光滑的表面,便于输液架300来回转动。
对于输液架300,其可以包括支杆301和挂架302。支杆301和挂架302之间可以是一体成型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设计为螺纹连接,具体的,可以是在支杆301安装挂架302的一端设有内螺纹,挂架302的底端设有与外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在所述内螺纹和所述外螺纹的配合下实现支杆301和挂架302的可拆卸连接,或者是支杆301在靠近挂架302的一端设有外螺纹,挂架302的底端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挂架302与支杆301可拆卸连接的好处在于,在不输液时,如果将输液架300平置时,挂架302不便安放,则可将挂架302拆卸下来,单独安置,便于输液架300的收装。
可选地,支杆301为伸缩杆。具体地,支杆301包括有固定端3011、第一伸缩端3012和第二伸缩端3013。第一伸缩端3012与固定端3011直接连接,第二伸缩端3013与第一伸缩端3012直接连接。输液时,医护人员可根据具体情况调节伸缩杆的长短,如需要中度的高度来挂置输液瓶,则可只拉伸出一定长度的第二伸缩杆,而第一伸缩杆不需要拉伸出固定端3011;如果需要较高的高度来挂置输液瓶,可以将第二伸缩端3013拉伸至最大长度后,再拉伸第一伸缩杆至一定的长度,以满足输液的高度要求。该支杆301的最小长度为固定端3011的长度,最大长度为固定端3011的长度加上第一伸缩端3012的长度和第二伸缩端3013的长度。
另外,将输液架300的支杆301设计为伸缩杆的好处还有,在不输液时,可将支杆301收缩后平置于滑槽400处,输液时,将支杆301绕连接端202转动至与床体垂直的位置后,将支杆301拉伸至需要的长度即可,然后将输液瓶挂于挂架302,操作十分方便
可选地,挂架302包括第一弧形挂钩3021和第二弧形挂钩3022,第一弧形挂钩3021和第二弧形挂钩3022相对支杆301对称设置,一方面便于挂置输液瓶,另一方面也使输液架300更美观。
考虑到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可能需要走动,比如上厕所,本实施例中,滑槽400在靠近床尾的位置设计为开口结构,滑块200可沿开口403滑出滑槽400或滑进滑槽400。基于这样的设计,滑块200可根据需要与滑槽400嵌合或脱离。比如,输液过程中患者需要上厕所或者是换个位置用餐时,陪护人员可以滑动滑块200至开口403处,使滑块200沿开口403滑出滑槽400,这样输液架300便可脱离床体,患者可带着输液架300走动;如果患者又想回床休息,则陪护人员将滑块200上的第一凹陷部2011与第二凹陷部2012分别和第一挡止部401和第二挡止部402分别对准后,沿开口403滑入滑槽400内即可实现输液架300与床体的结合。
需要说明的是,床板本体100可以多侧设置滑槽400,且每个滑槽400均设计为一端开口403的结构,这样输液架300及滑块200便可根据输液的位置安装于不同侧的滑槽400上,更加便于患者输液。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可移动可收缩输液架病床,将输液架300与床体结合,输液时,输液架300无需占用床体旁的空间,且输液架300在滑块200的带动下可沿滑槽400来回滑动,继而可以根据患者的输液位置对应的滑动输液架300;在不输液时,可将输液架300绕着连接端202转动至水平,使其相对于床体平行放置,不会妨碍患者的正常活动。与现有的病床与输液架300独立设置的结构相比,医用人员和患者操作都更加方便,使用体验更好。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本实施例列举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如下所示:
实施方式1
一种多功能可移动可收缩输液架病床,包括床板本体100、滑块200以及输液架300,所述床板本体100沿其长度方向的一侧开有滑槽400,所述滑块200包括嵌合端201和连接端202,所述嵌合端201与所述滑槽400滑动连接,所述连接端202与所述输液架300转动连接,输液时,转动所述输液架300至与所述床板本体100垂直。
所述滑槽400设有第一挡止部401和第二挡止部402,所述嵌合端201设有第一凹陷部2011和第二凹陷部2012,所述第一凹陷部2011与所述第一挡止部401相适配,所述第二凹陷部2012与所述第二挡止部402相适配,滑动时,所述第一挡止部401嵌置于所述第一凹陷部2011内,所述第二挡止部402嵌置于所述第二凹陷部2012内。
所述连接端202设有第三凹陷部2021,所述第三凹陷部2021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设有第一螺纹孔2022,所述第二侧壁设有第二螺纹孔2023,所述输液架300的底端设有第三螺纹孔2024,螺栓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螺纹孔2022、所述第三螺纹孔2024后伸入所述第二螺纹孔2023内。
实施方式2
一种多功能可移动可收缩输液架病床,包括床板本体100、滑块200以及输液架300,所述床板本体100沿其长度方向的一侧开有滑槽400,所述滑块200包括嵌合端201和连接端202,所述嵌合端201与所述滑槽400滑动连接,所述连接端202与所述输液架300转动连接,输液时,转动所述输液架300至与所述床板本体100垂直。
所述连接端202设有第一连接件203和第二连接件204,所述输液架300的底端设有第三连接件205,所述第三连接件205与所述第一连接件203、所述第二连接件204共同配合实现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件203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连接件204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三连接件205设有第三通孔,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以及所述第二通孔后配合螺母拧紧。
所述第一连接件203、所述第二连接件204为弓形件,所述第三连接件205包括支撑台2051和转动件2052,所述支撑台2051与所述转动件2052固定连接,所述输液架300与所述支撑台2051固定连接,所述输液架300垂直于所述支撑台2051,所述第三通孔设置于所述转动件2052。
实施方式3
一种多功能可移动可收缩输液架病床,包括床板本体100、滑块200以及输液架300,所述床板本体100沿其长度方向的一侧开有滑槽400,所述滑块200包括嵌合端201和连接端202,所述嵌合端201与所述滑槽400滑动连接,所述连接端202与所述输液架300转动连接,输液时,转动所述输液架300至与所述床板本体100垂直。
所述输液架300包括支杆301和挂架302,所述支杆301与所述挂架302连接,所述支杆301为伸缩杆。
所述挂架302与所述支杆301可拆卸连接。所述挂架302包括第一弧形挂钩3021和第二弧形挂钩3022,所述第一弧形挂钩3021、所述第二弧形挂钩3022相对所述支杆301对称设置。
所述滑槽400靠近床尾的一端为开口结构,所述滑块200可沿开口403滑出所述滑槽40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