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医用加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1782阅读:5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医用加温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医疗输液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医用加温器。



背景技术:

根据临床调研,除了特殊病房外,不少医院科室病房及门诊还不能给患者一个恒温舒适的输液环境。在临床上,不少地方还没有使用医用泵或不需要使用医用泵,但是秋冬春季环境温度较低,尤其是在南方地区,没有暖气,医院一般采用传统输液方式在输送低温储存的药液、营养液或者输血时,容易引起患者不适,比如四肢发冷、疼痛、麻木、寒颤、严重时出现血管痉挛、腹泻等诸多不利反应甚至带来严重并发症。

目前临床上有带加温功能的输液泵,也有给输液器加温装置。带加温功能的输液泵和给输液器加温装置都只是简单的加温,输液器不能全方位加温和保温,然而从加温装置到患者输液器路还有一段距离,热量出现损失,达不到预期临床效果;在临床上也有从输液末端加温的输液泵,这种加温效果差,加温时间长,体积大,同时不能与医用泵合为一体,在临床上不便于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医用加温器,其避免热量损失和加温滞后的风险,并且加热时间短,操作简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医用加温器,包括电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温装置和与电源输出端连接的温度控制器,所述加温装置通过联接接口与所述温度控制器连接,所述温度控制器安装有显示屏、操作键盘和输液组件。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液组件从上向下依次连接有输液器、墨菲氏壶、气泡传感器和输液管,所述墨菲氏壶嵌入控制器中,所述输液管和温度控制器分别与加温装置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墨菲氏壶两侧设置有红外传感器。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温装置包括加温管、温度传感器和加温装置电源。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温管是圆形状开口结构,所述加温管套设在输液管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温管包括加热层和包裹加热层的保温层。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层设置有若干半弧形的加温物质安装槽。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温物质安装槽设置有加温物质,所述加温物质采用加温膜。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温管上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设置在加温管的前端或中间或者尾部。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加温管的前端或中间或者尾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医用加温器,采用温度控制器控制两路温度传感器,根据临床需要,医护人员可自动设置加热温度值,实时监测从泵体末端到患者输入端之间管路的温度。在结构设计上从泵体末端到患者输入端之间管路封闭式加热,避免热量损失和加温滞后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通过红外传感器实时监测输液器墨菲氏壶有无液体滴下,避免输液完成有空气输入的风险,通过气泡传感器实时检测输液过程中有无气泡,避免气泡输入的风险。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简便、易于生产和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加温管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加温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一种新型医用加温器,包括电源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温装置1和与电源5输出端连接的温度控制器2,所述加温装置1通过联接接口与所述温度控制器2连接,所述温度控制器安装有显示屏6、操作键盘7和输液组件4。所述输液组件4从上向下依次连接有输液器41、墨菲氏壶42、气泡传感器43和输液管44,所述气泡传感器43,实时监测输液过程中气泡检测,所述红外传感器45,实时监测输液器墨菲氏壶有无液体滴下,避免输液完成有空气输入的风险。所述墨菲氏壶42嵌入控制器2中,所述输液管44和温度控制器2分别与加温装置1连接,所述墨菲氏壶42两侧设置有红外传感器45,采用CPU控制两路温度传感器,根据临床需要,医护人员可自动设置加热温度值,实时监测从泵体末端到患者之间管路的温度。

参考图2,所述加温装置1包括加温管11、温度传感器12和加温装置电源13。进一步参考图3,所述加温管11是圆形状开口结构,所述加温管11套设在输液管上,从控制器2末端到患者输入端之间管路把输液管44完全裹住,做到全方位加温。所述加温管11包括导热层111和包裹导热层的保温层112。所述导热层111设置有若干半弧形的加温物质安装槽113。所述加温物质安装槽113设置有加温物质,所述加温物质采用加温膜。所述加温管11上设置有固定装置3,所述固定装置设置在加温管的前端或中间或者尾部,用于固定加温管和确保输液器不脱离人体8。所述温度传感器12设置在加温管11的前端或中间或者尾部,用于固定加温管和确保输液器不脱离人体8。所述温度传感器12至少设置一个。加温管12是是圆形开口结构,沿加温管的长度方向的开口,加温管的长度不限,把输液管完全裹住,做到全方位加温,泵体末端到患者输入端之间管路全封闭式加温,避免热量损失。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安装简单;成本低廉、操作简便、易于生产和推广使用。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