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护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输液安全防护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当前的中国是一个输液大国,基本去医院就面临着输液的可能性。目前临床在对患者进行输液过程中需要对输液器中的液面进行监控,若输液完毕后不及时处理会造成回血情况,严重的话会导致空气进入静脉血管,形成空气栓塞,这既加重护理人员和患者体力负担,也加重心理负担。另外一些不法分子将使用过的输液管回收后,经再次包装销售给卫生医疗部门,以供再次使用,从而造成这种一次性使用的输液管被多次重复使用,给伤患病人带来潜在的不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液安全防护装置,不仅使用安全,还能防止输液管被多次利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输液安全防护装置,包括输液管、滴管、上球体、下球体、连杆、防护器及破坏机构;所述滴管的两端与输液管连接,滴管呈哑铃状,滴管的上部为大腔室,滴管的底部为小腔室,且大腔室与小腔室的底部均为倒锥形结构;所述上球体设于大腔室中,且上球体为空心结构;所述下球体设于小腔室中,且下球体为实心结构,连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上球体和下球体;所述防护器包括壳体、液体传感器、电源、控制器及报警器,壳体包裹在输液管的四周,液体传感器固定在输液管的内部,报警器嵌装在壳体的一侧,电源和控制器均安装在壳体内部,电源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且液体传感器和报警器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所述破坏机构包括安装槽、卡块、刀具及弹簧,安装槽设于防护器的壳体上,安装槽内设有两组卡块,刀具的尾部设有挡块,刀具的头部为锥形结构,刀具的头部与输液管接触,尾部与卡块接触,弹簧套装在刀具上,且弹簧的两端与两组卡块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球体的材质为聚氯乙烯,连杆的材质为聚乙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器上安装有用于控制防护器工作的按钮开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报警器为高分贝的蜂鸣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源为微型纽扣式电池。
有益效果: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输液安全防护装置结构新颖,设计科学合理;该装置能有效地防止血液回流,防止空气进入到人体给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充分解放护理人员,避免因一时不察给患者和自身带来不良影响,从根本上保证了人员的安全;设有破坏机构,可以防止输液管被多次利用;设计简单,生产成本低,完全可以达到一次性使用的原则;由于生产成本的低廉,该装置完全可以量产,在全国进行推广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输液安全防护装置的总体结构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输液管、2-滴管、3-上球体、4-下球体、5-连杆、6-大腔室、7-小腔室、8-壳体、9-液体传感器、10-电源、11-控制器、12-报警器、13-安装槽、14-卡块、15-刀具、16-弹簧、17-挡块、18-按钮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输液安全防护装置,包括输液管1、滴管2、上球体3、下球体4、连杆5、防护器及破坏机构;所述滴管2的两端与输液管1连接,滴管2呈哑铃状,滴管2的上部为大腔室6,滴管2的底部为小腔室7,且大腔室6与小腔室7的底部均为倒锥形结构;所述上球体3设于大腔室6中,且上球
体3为空心结构;所述下球体4设于小腔室7中,且下球体4为实心结构,连杆5的两端分别连接上球体3和下球体4;所述防护器包括壳体8、液体传感器9、电源10、控制器11及报警器12,壳体8包裹在输液管1的四周,液体传感器9固定在输液管1的内部,报警器12嵌装在壳体8的一侧,电源10和控制器11均安装在壳体8内部,电源10通过导线与控制器11连接,且液体传感器9和报警器12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11连接;所述破坏机构包括安装槽13、卡块14、刀具15及弹簧16,安装槽13设于防护器的壳体8上,安装槽13内设有两组卡块14,刀具15的尾部设有挡块17,刀具15的头部为锥形结构,刀具15的头部与输液管1接触,尾部与卡块14接触,弹簧16套装在刀具15上,且弹簧16的两端与两组卡块14接触。
其中,所述下球体4的材质为聚氯乙烯,连杆5的材质为聚乙烯。
其中,所述控制器11上安装有用于控制防护器工作的按钮开关18。
其中,所述报警器12为高分贝的蜂鸣器。
其中,所述电源10为微型纽扣式电池。
在输液时,打开开关,防护器处于工作状态;输液完成后,液体传感器9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11,控制器11驱动报警器12工作,病人接到信号后,可以通知护士拔针;此外输液时,上部空心球受浮力作用上升,同时拉动下部实心小球上升,下部小球上升,输液管1通路,当液体流尽时,上部空心球不再受浮力,下部小球所受牵引力消失,但此时下部还存在液体,在液体作用和自身重力作用下,下部小球重新落回管口,接触部分产生压力,将管口封住;输液完成后,可以通过尖锐的工具,推动刀具15,刀具15将输液管1扎出一个小孔,防止输液管1被多次利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
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