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医用护理智能电子冰帽。
背景技术:
冰帽的使用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物理降温方法之一,物理降温(冷疗法)都是用低于人体温度的物质,作用于机体的局部或全身,以达到止血、止痛、消炎和退热的治疗方法。
传统生活中,应对发烧等情况所使用的降温方法大多采用药物退烧或者酒精降温或者冰块降温,但是药物治疗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酒精和冰块降温的降温效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需要经常擦拭或者更换使用不便,为此,电子冰帽的产生得到广泛关注,并且迅速使用于临床,但现有电子冰帽结构复杂,体积大,制作成本高,不能自动调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中国专利库中,一种医用护理电子冰帽,专利号201520865067.1,其效果不明显,结构设计不够合理,且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用护理智能电子冰帽,所述冰帽由智能语音识别系统控制,由语音识别设置冰帽内的温度、震动按摩频率及语音控制自动佩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才有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护理智能电子冰帽,其包括:锂电池、制冷装置、导管、水泵、伸缩装置、冰帽、散温管道、震动按摩装置、温度传感器、冰帽驱动装置、控制器、物体感应器、语音控制装置、承重壳体,所述锂电池上部连接制冷装置,所述制冷装置与导管一端连接,导管另一端连接于水泵上,所述伸缩装置底部设置在制冷装置顶部,所述伸缩装置顶部设置在承重壳体底部,所述冰帽顶部设置有散温管道,所述散温管道连接于水泵上部,所述震动按摩装置设置在冰帽内部侧边,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冰帽的内部,所述冰帽驱动装置设置在承重壳体内并连接于冰帽上,所述控制器和语音控制装置设置于承重壳体内部,所述物体感应器设置在冰帽下部并安装在制冷装置侧边;所述制冷装置、水泵、伸缩装置、震动按摩装置和冰帽驱动装置由线路连接于语音控制装置上;所述锂电池、温度传感器、物体感应器由线路连接于控制器上;所述语音控制装置由线路连接于控制器上。
进一步地,所述导管由出水导管和进水导管组成,优选为橡胶导管。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装置为电子伸缩杆。
进一步地,所述散温管道为软质橡胶导管,螺旋设置在冰帽顶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物体感应器感应使用者出现时,装置全部工作,语音控制冰帽驱动装置和伸缩装置靠近头部,语音控制温度、震动按摩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所述冰帽由智能语音识别系统控制,方便使用者单人操作,由语音识别设置冰帽内的温度、震动按摩频率及语音控制自动佩戴,残疾人可语音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线路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图1、图2中所示,一种医用护理智能电子冰帽,其包括:锂电池1、制冷装置2、导管3、水泵4、伸缩装置5、冰帽6、散温管道7、震动按摩装置8、温度传感器9、冰帽驱动装置10、控制器11、物体感应器12、语音控制装置13、承重壳体14,所述锂电池1上部连接制冷装置2,所述制冷装置2与导管3一端连接,导管3另一端连接于水泵4上,所述伸缩装置5底部设置在制冷装置2顶部,所述伸缩装置5顶部设置在承重壳体14底部,所述冰帽6顶部设置有散温管道7,所述散温管道7连接于水泵4上部,所述震动按摩装置8设置在冰帽6内部侧边,所述温度传感器9设置在冰帽6的内部,所述冰帽驱动装置10设置在承重壳体14内并连接于冰帽6上,所述控制器11和语音控制装置13设置于承重壳体14内部,所述物体感应器12设置在冰帽6下部并安装在制冷装置2侧边;所述制冷装置2、水泵3、伸缩装置5、震动按摩装置8和冰帽驱动装置10由线路连接于语音控制装置13上;所述锂电池1、温度传感9、物体感应器12由线路连接于控制器11上;所述语音控制装置13由线路连接于控制器11上。
进一步地,所述导管3由出水导管和进水导管组成,优选为橡胶导管。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装置5为电子伸缩杆。
进一步地,所述散温管道7为软质橡胶导管,螺旋设置在冰帽顶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物体感应器感应使用者出现时,装置全部工作,语音控制冰帽驱动装置和伸缩装置靠近头部,语音控制温度、震动按摩功能。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