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领域的鞘管。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医用鞘管领域内,主要是通过牵引丝来控制鞘管在人体的方向,而牵引丝在鞘管前端的固定方式往往决定着鞘管的品质,传统产品在牵引丝的固定,一般采用点焊的工艺,但这种工艺存在着以下风险;1、由于点焊有个焊点,而管壁很薄,这样就会在管壁外形成一个凸点,从而影响了鞘管的整体平滑度;2、由于牵引丝比较细,在焊接时难度大,成品率不高;3、牵引丝在焊接后造成了破坏,牵引丝的整体构造容易发生断裂,从而造成手术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可靠,整体平面光滑、实用性好的鞘管。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鞘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固定环且存在一定间距,所述第二固定环的侧壁上开设有开口,所述第一固定环与第二固定环之间安装缠绕有若干圈牵引丝,所述牵引丝的缠绕呈螺纹状,且两两相邻的牵引丝相互接触。
为了方便防止牵引丝被开口处勾住,所述与第一固定环相邻处的开口端为弧形。
为了防止牵引丝的松散,所述第二固定环的侧壁上的开口的大小与牵引丝的直径相匹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管体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固定环且存在一定间距,所述第二固定环的侧壁上开设有开口,所述第一固定环与第二固定环之间安装缠绕有若干圈牵引丝,所述牵引丝的缠绕呈螺纹状,且两两相邻的牵引丝相互接触,这样即使鞘管的整体表面变得光滑,也提高了产品的成品率,同时,也防止了在遭受破坏后,使牵引丝的整体构造发生整体断裂的状况出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管体1、第一固定环2、第二固定环3、开口4、牵引丝5。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的鞘管,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固定环2,所述第一固定环2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固定环3且存在一定间距,所述第二固定环3的侧壁上开设有开口4,所述第一固定环2与第二固定环3之间安装缠绕有若干圈牵引丝5,所述牵引丝5的缠绕呈螺纹状,且两两相邻的牵引丝5相互接触,所述与第一固定环2相邻处的开口4端为弧形,所述第二固定环3的侧壁上的开口4的大小与牵引丝5的直径相匹配。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鞘管,通过管体1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固定环2,所述第一固定环2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固定环3且存在一定间距,所述第二固定环3的侧壁上开设有开口4,所述第一固定环2与第二固定环3之间安装缠绕有若干圈牵引丝5,所述牵引丝5的缠绕呈螺纹状,且两两相邻的牵引丝5相互接触,所述与第一固定环2相邻处的开口4端为弧形,牵引丝5采用呈螺纹状的缠绕方式,解决了点焊方式所存在的管壁外形成一个凸点,从而影响了鞘管的整体平滑度;牵引丝5比较细,在焊接时难度大,成品率不高;牵引丝5在焊接后造成了破坏,牵引丝5的整体构造容易发生断裂,从而造成手术风险的问题,这样即使鞘管的整体表面变得光滑,也提高了产品的成品率,同时,第二固定环3的侧壁上的开口4的大小与牵引丝5的直径相匹配,是为了防止牵引丝5松散。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