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胃造瘘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6062阅读:52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用品领域,涉及一种造瘘袋,具体说是一种改进的胃造瘘袋。



背景技术:

晚期食管癌患者或是中风后吞咽困难的患者,需要行胃造瘘,术后的日常护理过程中,病人需要佩戴造瘘袋,病人下床活动时,造瘘袋悬挂于胸前,不仅不美观,而且给病人的活动带来不便,病人活动时对造瘘袋的影响较大,容易造成造瘘袋的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胃造瘘,提供一种造瘘袋,可以对造瘘袋进行收纳固定,尤其在病人活动期间,避免了造瘘袋对病人带来的不变,也避免了病人的活动对造瘘袋的固定带来影响,另一方面还通过对造瘘袋的底盘固定进行改进,使得造瘘袋的固定更牢固,使用更美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改进的胃造瘘袋,包括造瘘袋和收纳固定结构,所述造瘘袋包括底盘圆环、与所述底盘圆环的一面连接的袋体和与所述底盘圆环的另一面连接的连接粘合片,所述收纳固定结构包括设置有收纳腔的主体、设置在所述主体上的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一侧部的第一固定带、设置在所述主体相对另一侧的第二固定带以及一端设置在所述主体上端部的第三固定带,所述第三固定带包括设置在所述收纳腔两侧的两根,所述第一固定带和所述第二固定带上设置有横向分布的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三固定带的自由端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固定件配合使用的第二固定件。

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收纳固定结构,对造瘘袋的佩戴提供收纳固定,方便病人在佩戴造瘘袋过程中的活动,还避免了病人的活动造成造瘘袋脱落的情况,收纳起造瘘袋也更加美观,收纳固定结构通过胸部和肩部固定,固定效果好,使用安全,收纳固定结构可以清洗消毒,重复使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固定带的自由端设置有第三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带的自由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固定件相互配合使用的第四固定件。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固定件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固定件为2-4个,第一固定带上或者第二固定带上相邻的所述第一固定件之间的距离等于相邻的第二固定件之间的距离。

作为优选,所述袋体的背面设置有垫层,通过垫层,造瘘袋被适当垫高,可以是流体更顺畅流入袋内。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固定件纵向设置有多排,可以调节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固定的松紧度,根据不同患者体型差异进行调节。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粘合片包括中间的敷贴区和围绕所述敷贴区的圆周设置的贴合区,所述敷贴区上设置有与所述底盘匹配的造瘘孔。

作为优选,所述贴合区包括与所述底盘连接的连接层、设置在所述连接层下方的过渡层、设置在所述过渡层下方的粘合层。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层与所述过渡层之间设置有连接拉丝,病人的活动会带动造瘘袋的粘合区,设置连接拉丝,为底盘与粘合层之间提供一个缓冲,即使造瘘袋的袋体带动底盘轻微活动,粘合层并不被带动,粘合牢固度更好。

作为优选,所述粘合层包括支撑骨架和分散在所述支撑骨架内的胶体,所述支撑骨架为具有网格结构的布。支撑骨架给胶体提供附着点,胶体渗入到支撑骨架内,使胶体不易局部脱落,即使粘合层局部受到压力,也依然能形成完整的整体粘合层,加强粘合层与皮肤之间的粘接牢固度。

通过实施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造瘘袋的佩戴方便病人的活动,与病人的皮肤之间的固定更加牢固,受病人活动的影响较小,不易脱落,佩戴更加美观,减少不必要的尴尬。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附图1所示一种改进的胃造瘘袋,包括造瘘袋1和收纳固定结构2,病人通过佩戴收纳固定结构,造瘘袋1收纳在里面,便于活动。造瘘袋1包括底盘圆环11、与底盘圆环11的一面连接的袋体12和与底盘圆环11的另一面连接的连接粘合片13,连接粘合片13包括中间的敷贴区和围绕所述敷贴区的圆周设置的贴合区,敷贴区上设置有与底盘匹配的造瘘孔。

收纳固定结构2包括设置有收纳腔的主体21、设置在主体21上的固定结构,固定结构包括设置在主体21一侧部的第一固定带211、设置在主体21相对另一侧的第二固定带212以及一端设置在主体21上端部的第三固定带213,第三固定带213包括设置在收纳腔两侧的两根,第一、第二固定带配合,固定在病人胸部,第三固定带213固定在病人的两肩部,第一固定带211和第二固定带212上设置有横向分布的若干个第一固定件2111,第三固定带213的自由端部设置有与第一固定件2111配合使用的2-4个第二固定件2131,本实施例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采用扣眼配合纽扣的结构,第一固定件2111设置4个,第二固定件2131设置2个,第一固定带211上或者第二固定带212上相邻的第一固定件2111之间的距离等于相邻的第二固定件2131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第二固定件2131与第一固定件2111进行固定,调节固定结构的松紧。主体21的背面设置有垫层22,对造瘘袋1进行稍微垫高,可以使流体更顺利流入造瘘袋,避免在袋口堆积。第一固定带211的自由端设置有多排第三固定件2112,第二固定带212的自由端设置有与第三固定件2112相互配合使用的第四固定件2113,本实施例中第三固定件2112、第四固定件2113分别选用配合使用的子按扣和母按扣,子按扣设置四排。

实施例2:

一种改进的胃造瘘袋,包括造瘘袋1和收纳固定结构2,病人通过佩戴收纳固定结构,造瘘袋1收纳在里面,便于活动。造瘘袋1包括底盘圆环11、与底盘圆环11的一面连接的袋体12和与底盘圆环11的另一面连接的连接粘合片13,连接粘合片13包括中间的敷贴区和围绕所述敷贴区的圆周设置的贴合区,敷贴区上设置有与底盘匹配的造瘘孔。贴合区包括与所述底盘连接的连接层、设置在所述连接层下方的过渡层、设置在所述过渡层下方的粘合层;连接层与所述过渡层之间设置有连接拉丝,粘合层包括支撑骨架和分散在所述支撑骨架内的胶体,所述支撑骨架为具有网格结构的布,胶体采用硅凝胶,布采用纱布。

收纳固定结构2包括设置有收纳腔的主体21、设置在主体21上的固定结构,固定结构包括设置在主体21一侧部的第一固定带211、设置在主体21相对另一侧的第二固定带212以及一端设置在主体21上端部的第三固定带213,第三固定带213包括设置在收纳腔两侧的两根,第一、第二固定带配合,固定在病人胸部,第三固定带213固定在病人的两肩部,第一固定带211和第二固定带212上设置有横向分布的若干个第一固定件2111,第三固定带213的自由端部设置有与第一固定件2111配合使用的2-4个第二固定件2131,本实施例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采用扣眼配合纽扣的结构,第一固定件2111设置5个,第二固定件2131设置3个,第一固定带211上或者第二固定带212上相邻的第一固定件2111之间的距离等于相邻的第二固定件2131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第二固定件2131与第一固定件2111进行固定,调节固定结构的松紧。主体21的背面设置有垫层22,对造瘘袋1进行稍微垫高,可以使流体更顺利流入造瘘袋,避免在袋口堆积。第一固定带211的自由端设置有三排第三固定件2112,第二固定带212的自由端设置有与第三固定件2112相互配合使用的第四固定件2113,本实施例中第三固定件2112、第四固定件2113分别选用配合使用的子粘扣和母粘扣。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