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锁骨骨折外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6052阅读:160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锁骨骨折外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锁骨骨折外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锁骨呈“S”形架于胸骨柄与肩峰之间,是连接上肢与躯干之间的唯一骨性支架。锁骨位于皮下,表浅,受外力作用时易发生骨折,发生率占全身骨折的5%~10%。多发生在儿童及青壮年。锁骨骨折绝大多数可用非手术治疗,对无移位者常以“8”字绷带固定即可,对有成角畸形者,复位后也可以“8”字绷带维持对位固定,“8”字绷带固定法治疗时由于需要患者长时间外展双侧肩部,操作麻烦,固定效果不好易发生移位,固定时松紧度不好调整,容易造成患者血管神经损伤,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提供一种新型锁骨骨折外固定支架,通过前压患者两肩胛骨之间的脊椎部位,使患者肩部后伸两肩外展,防止锁骨骨折端再次移位,加快患者骨折的愈合,提高治疗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锁骨骨折外固定支架,包括挡板、方筒、拉板、肋板、肩垫、顶板,所述挡板下端设有与其垂直的方筒,方筒左右两端插有两根拉板,拉板端部设有弧形的肋板,肋板端部设有穿带孔,挡板上端设有两个带框,挡板中部设有螺孔,螺孔内螺接有螺栓,螺栓端部设有梅花螺帽,顶板前面设有海绵层,顶板后面设有固定筒,固定筒内插有螺栓,肩垫两端设有固定带,固定带上设有粘接头和粘接条。肩垫两端的固定带可分别穿过穿带孔和带框后粘接固定,也可根据需要方便调整松紧度,患者锁骨有移位时,可转动梅花螺帽使螺栓将顶板向前顶,从而前压患者两肩胛骨之间的脊椎部位,使患者肩部后伸两肩外展,防止锁骨骨折端再次移位,固定效果好,加快了患者骨折愈合,大大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所述挡板、方筒、拉板及肋板的内侧均设有软内衬,拉板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固定孔,方筒左右两端均设有销孔,销孔内插有固定销,固定销端部设有拉环,拉环与方筒之间的固定销上设有拉伸弹簧。固定销在拉伸弹簧的作用下可插入到拉板的固定孔中,从而固定拉板,拉起拉环,可根据患者的不同体宽调整拉板伸出的长度,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方便,固定效果好,可前压患者两肩胛骨之间的脊椎部位,使患者肩部后伸两肩外展,防止锁骨骨折端再次移位,加快患者骨折的愈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附图2对本实用新型做以下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挡板2、方筒1、拉板6、肋板7、肩垫18、顶板15,所述挡板2下端设有与其垂直的方筒1,方筒1左右两端插有两根拉板6,拉板6端部设有弧形的肋板7,肋板7端部设有穿带孔8,挡板2上端设有两个带框14,挡板2中部设有螺孔3,螺孔3内螺接有螺栓4,螺栓4端部设有梅花螺帽5,顶板15前面设有海绵层16,顶板15后面设有固定筒17,固定筒17内插有螺栓4,肩垫18两端设有固定带19,固定带19上设有粘接头21和粘接条20。肩垫18两端的固定带19可分别穿过穿带孔8和带框14后粘接固定,也可根据需要方便调整松紧度,患者锁骨有移位时,可转动梅花螺帽5使螺栓4将顶板15向前顶,从而前压患者两肩胛骨之间的脊椎部位,使患者肩部后伸,防止锁骨骨折端再次移位,固定效果好,加快了患者骨折愈合,大大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所述挡板2、方筒1、拉板6及肋板7的内侧均设有软内衬22,拉板6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固定孔10,方筒1左右两端均设有销孔11,销孔11内插有固定销12,固定销12端部设有拉环9,拉环9与方筒1之间的固定销12上设有拉伸弹簧13。固定销12在拉伸弹簧13的作用下可插入到拉板6的固定孔10中,从而固定拉板6,拉起拉环9,可根据患者的不同体宽调整拉板6伸出的长度,使用方便。

使用时,将肋板7放在患者两侧肋部,调整好拉板6伸出长度,使用固定销12固定,将肩垫18两端的固定带19分别穿过穿带孔8和带框14后粘接固定,转动梅花螺帽5使螺栓4将顶板15向前顶,从而前压患者两肩胛骨之间的脊椎部位,使患者肩部后伸两肩外展,根据需要调整好顶板15前顶的位置及固定带19的松紧度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