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阴道后穹窿穿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2335阅读:89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具,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经阴道后穹窿穿刺器。



背景技术:

经阴道后穹窿穿刺器是一种穿刺手术,穿刺后穹窿抽出液体用于鉴别、诊断检查,是妇产科临床常用的辅助诊断方法。主要用于:(1)疑有腹腔内出血,如宫外孕、卵巢黄体破裂等;(2)疑盆腔有液体、积血或积脓时,穿刺抽液检查,以了解积液性质;盆腔脓肿的穿刺引流及局部注射药物;(3)盆腔肿块位于子宫直肠窝内,经后穹窿穿刺,直接抽吸肿块内容物作涂片或细胞学检查以协助诊断,若高度怀疑恶性肿瘤应忌穿刺。一旦穿刺诊断为恶性,应及时手术;(4)B型超声引导下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囊肿或输卵管妊娠部位注药治疗;(5)在B型超声引导下经阴道后穹隆穿刺取卵,用于各种助孕技术。

目前经阴道后穹窿穿刺器中,医生采用左手持扩阴器充分暴露宫颈及阴道后穹窿病消毒,宫颈钳钳夹宫颈后唇,向前提拉,充分暴露阴道后穹隆,再次消毒,右手持穿刺针接5~10ml注射器进行液体抽取,对抽取出的液体进行颜色、性质和量的观察,根据腹腔出血量及性质、颜色进一步诊断,确定治疗方案。但在该穿刺中存在以下缺陷:穿刺时阴道内光线较暗;右手持穿刺针时,由于握持部分小,作用力小,抽取时费力;抽完后穿刺针的针头暴露,易产生针刺伤;穿刺针置于平面,无法固定,穿刺后观察抽吸液不易观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经阴道后穹窿穿刺器,增加阴道内亮度利于穿刺,易于握持用力,并可固定便于观察,又能对针头进行保护,避免针刺伤。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经阴道后穹窿穿刺器,包括针筒,该针筒的一端上固定有针头座,该针头座上固定有穿刺用针头,该针筒另一端内设有活塞以及用于推动该活塞往复运动的推杆,所述针筒的另一端口的下方设有手柄,该手柄底部设有用于将所述经阴道后穹窿穿刺器固定的固定装置,所述推杆的外端部上设有拇指推压部,所述针筒的外周套设有可移动卡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针筒的另一端口的上方设有聚光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装置为真空吸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装置为一三角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手柄一体成型于所述针筒另一端的下方,且该手柄的中心向两侧的半径逐渐变小。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经阴道后穹窿穿刺器结构简单,便于使用握持,抽取省力、便捷;穿刺后卡套外移可对针头进行保护,防止针刺伤;观察抽取液观察时便于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

1——针筒 2——针头座

3——针头 51——拇指按压部

5——推杆 6——手柄

7——固定装置 8——卡套

9——聚光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即但凡以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经阴道后穹窿穿刺器,包括针筒1,该针筒的一端上固定有针头座2,该针头座上固定有穿刺用针头3,该针筒另一端内设有活塞(图中未标示)以及用于推动该活塞往复运动的推杆5,所述针筒的另一端口的下方设有手柄6,该手柄底部设有用于将所述经阴道后穹窿穿刺器固定的固定装置7,所述推杆的外端部上设有拇指推压部51,所述针筒的外周套设有可移动卡套8。其中,所述手柄一体成型于所述针筒另一端的下方,且该手柄的中心向两侧的半径逐渐变小。所述固定装置为空吸盘,可吸附在工作面上,或者所述固定装置为一三角架,固定于工作面上。另外,在所述针筒的另一端口的上方设有聚光镜9,便于穿刺时观察。

本实用新型所述经阴道后穹窿穿刺器在穿刺时,医生用手握持住手柄,拇指按压拇指推压部即可带动推杆将活塞从针筒中外移,从而对病人穹窿抽出液体用于鉴别、诊断检查,手柄握持,握持部位较大,容易用力,抽取省力且便捷,抽完后,可通过固定装置将该经阴道后穹窿穿刺器进行固定,便于抽取液体的读取和观察。另外,卡套在穿刺抽取后可外移覆盖针头,对针头进行保护,防止针刺伤。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所述经阴道后穹窿穿刺器结构简单,增加阴道内亮度利于穿刺,便于使用握持,抽取省力、便捷,穿刺后便于固定,卡套外移可对针头进行保护,防止针刺伤。从而克服目前的穿刺中,穿刺时阴道内光线较暗,右手持穿刺针时,握持部分小,作用力小,抽取时费力,抽完后穿刺针的针头暴露,易产生针刺伤;穿刺针无法固定,穿刺后观察抽吸液不易观察等缺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