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理用消毒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0841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科护理用消毒柜。



背景技术:

目前在现实生活时,没有便利易使用的专门内科护理用消毒柜,在需要消毒处理时,通常采用消毒喷雾消毒,容易造成再次污染,影响消毒效果,而出现的一体式消毒柜,存在清清洗不彻底,也不方便护理人员处理不同的清洗、消毒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人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进行研究和改进,提供一种内科护理用消毒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

一种内科护理用消毒柜,包括柜体、安装于所述柜体下表面上的传送装置及与所述传送装置配合的器械悬挂架,所述柜体被活动门平均分隔成清洗箱、消毒箱及干燥箱,所述清洗箱内表面的四周及上下内表面上均设有清洗液喷嘴,所述清洗箱的清洗箱上盖可绕第一铰链旋转90度,所述清洗箱的上表面不可旋转处设置有清洗控制面板;所述消毒箱的内表面前后侧面上设有红外线发射器,所述消毒箱的消毒箱上盖可绕第二铰链旋转90度,所述消毒箱的上表面不可旋转处设置有消毒控制面板;所述干燥箱内表面的前后侧面上设有暖风出口,所述干燥箱的干燥箱上盖可绕第三铰链旋转90度,所述干燥箱的上表面不可旋转处设置有干燥控制面板;所述传送装置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驱动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上设有多个圆形凹槽,各圆形凹槽之间的间隔为清洗箱的长度;所述器械悬挂架包括与所述圆形凹槽配合的圆柱形空心支撑杆,所述圆柱形空心支撑杆内安装有小型电机,所述小型电机驱动与所述圆柱形空心支撑杆活动连接的旋转杆,所述旋转杆上固定安装有横杆,所述横杆上固定悬挂安装有多个铁丝网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圆形凹槽内壁带有卡紧弹片。

所述铁丝网兜为上小下宽的收口形状,且所述收口处设有盖子及锁紧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操作,采用清洗、消毒及干燥三个步骤能分开也能联动的选择的模式,给护理人员提供更多更适合当前情况的选择,悬挂架能旋转,使得清洗、消毒及干燥更加彻底,采用红外消毒更高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柜体;11、动门;12、清洗箱;121、清洗液喷嘴;122、清洗箱上盖;123、第一铰链;124、清洗控制面板;13、消毒箱;131、红外线发射器;132、消毒箱上盖;133、第二铰链;134、消毒控制面板;14、干燥箱;141、干燥箱上盖;143、第三铰链;144、干燥控制面板;2、传送装置;21、驱动电机;22、传送带;23、圆形凹槽;3、器械悬挂架;31、圆柱形空心支撑杆;32、旋转杆;33、横杆;34、铁丝网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内科护理用消毒柜,包括柜体1、安装于柜体1下表面上的传送装置2及与传送装置2配合的器械悬挂架3,柜体1被活动门11平均分隔成清洗箱12、消毒箱13及干燥箱14,清洗箱12内表面的四周及上下内表面上均设有清洗液喷嘴121,清洗箱12的清洗箱上盖122可绕第一铰链123旋转90度,清洗箱12的上表面不可旋转处设置有清洗控制面板124,清洗控制面板124控制清洗箱12的开闭以及消毒箱13与干燥箱14是否联动;消毒箱13的内表面前后侧面上设有红外线发射器131,消毒箱13的消毒箱上盖132可绕第二铰链133旋转90度,消毒箱13的上表面不可旋转处设置有消毒控制面板134,消毒控制面板134控制消毒箱13的开闭以及干燥箱14是否联动;干燥箱14内表面的前后侧面上设有暖风出口,干燥箱14的干燥箱上盖141可绕第三铰链143旋转90度,干燥箱14的上表面不可旋转处设置有干燥控制面板144,干燥控制面板144控制干燥箱14的开闭;传送装置2包括驱动电机21,驱动电机21驱动传送带22,传送带22上设有多个圆形凹槽23,圆形凹槽23内壁带有卡紧弹片,各圆形凹槽23之间的间隔为清洗箱12的长度;器械悬挂架3包括与圆形凹槽23配合的圆柱形空心支撑杆31,圆柱形空心支撑杆31内安装有小型电机,小型电机驱动与圆柱形空心支撑杆31活动连接的旋转杆32,旋转杆32上固定安装有横杆33,横杆33上固定悬挂安装有多个铁丝网兜34,铁丝网兜34为上小下宽的收口形状,且收口处设有盖子及锁紧结构,使用时,护理人员将需要处理的器械放入铁丝网兜34内并锁死,然后将器械悬挂架3放入清洗箱12内的圆形凹槽23内,盖上清洗箱上盖122,选择合适的程序,如清洗或清洗后消毒干燥;同样的,如果护理人员需消毒器械,则只需将放有器械的器械悬挂架3放入消毒12内的圆形凹槽23内并选择合适的程序即可。

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改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