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手术床上患者搬动的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7658阅读:560来源:国知局
便于手术床上患者搬动的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手术床上患者搬动的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所有患者手术结束后,都要将病人通过3-4人把病人从手术床上抬到运送病人的推车上,这样来完成搬动,工作人员完成起来特别辛苦,而没有3-4人还完成不了,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手术床上患者搬动的辅助装置,可以通过病床的升起,使支撑带抬起患者的躯体,将推车上的担架放入患者下方,并将患者搬运至推车上,操作省力。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便于手术床上患者搬动的辅助装置,包括手术床体和救护推车,手术床体的底部安装有升降座,手术床体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导轨,手术床体的左右两侧的底部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安装有固定杆,固定杆的外端固定有支撑座,支撑座上安装有一对间隔设置的轴承座,轴承座安装有固定轴,固定轴与手术床体保持一定高度的间距,左右支撑座上设有支撑带,支撑带绕过固定轴,升降座上的一侧设有固定座,固定座设于固定轴的下方,固定座的外侧设有卡钩,支撑带的一端固定有固定杆,固定杆卡在卡钩上,固定杆的两端安装有吸在卡钩上的磁铁,支撑带的另一端固定在可调节支撑带长度的固定调节装置,支撑带的中间断开并通过卡扣相互连接。支撑带在手术床体升降的作用下,将病人抬起。

其中救护推车包括底部安装有车轮的移动支撑架、通过升降机构安装在移动支撑架上的固定架,固定架上安装有滑道,滑道上安装有担架,担架的底部安装有滑轮,滑轮置于滑道中。这在病人被抬起的情况下,担架伸入病人的下方,然后将病人搬运到救护推车上。

该结构采用支撑带的方式抬起患者,支撑带的支撑在固定轴上,支撑带的一端固定在转动杆上,转动杆通过转轮可以调节支撑带的长度,以便于配合手术床的高度,支撑带的 另一端通过固定杆卡在固定座的卡钩上,固定杆上还安装磁铁,避免固定杆从卡钩中掉落出去。

为了进一步完善,固定轴内侧方向上的支撑座上设有磁铁板,支撑带上设有一排间隔设置的铁条。这样在支撑带未撑起时,铁条吸附在磁铁板上,将支撑带贴合在手术床体的表面上,而且铁条使支撑带保持平整,防止其折弯。

进一步完善,磁铁板的前后宽度与铁条的长度相匹配,磁铁板的前后端设有限位板,限位板的顶部设有倾斜的导向面。该结构对铁条进行前后限位,使支撑带限位在限位板之间,避免支撑带弯折。

进一步完善,手术床体分为前后多段结构,前后段相互转动连接,前后段的手术床体的左右侧边分别安装有导轨,相邻导轨之间设有间距,担架上的滑轮有若干组,每组滑轮至少两个并排间隔分布。

进一步完善,固定调节装置包括安装在升降座右侧的转动杆,支撑带的端部连接在转动杆上,转动杆的外端设有转轮,转动杆的内端设有固定轮,固定轮上设有一圈固定孔,升降座上设有插入固定孔中的插销。

进一步完善,固定调节装置包括安装在右侧轴承座上并与固定轴间隔设置的偏心轴,支撑带穿过固定轴与偏心轴之间,偏心轴的外端连接有转动手柄,升降座的右侧安装有收放支撑带的收卷机。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手术床的升起,使支撑带抬起患者的躯体,通过手术推车与手术病床对齐,将推车上的滑轮担架与病床上的导轨对齐并推入病人躯体的下方,将病人放在担架上,然后将病人推向推车上送回病房,因此可轻松完成对病人的搬运。

附图说明

图1中(1)、(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手术床体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手术床体的立体结构图;

图4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偏心轮与固定轴之间的安装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手术床体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手术床体采用转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9为图8中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7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手术床体1,升降座2,固定轴3,轴承座4,支撑带5,卡扣5-1,固定座6,卡钩7,固定杆8,磁铁9,转动杆10,转轮11,固定轮12,固定孔12-1,插销13,磁铁板14,铁条15,限位板16,导向面16-1,救护推车17,移动支撑架17-1,升降机构17-2,固定架17-3,滑道17-4,担架17-5,滑轮17-6,导轨18,安装槽19,固定杆20,支撑座21,偏心轴22,转动手柄23,收卷机2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本实施例中便于手术床上患者搬动的辅助装置,包括手术床体1和救护推车17,手术床体1的底部安装有升降座2,手术床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导轨18,手术床体1的左右两侧的底部设有安装槽19,安装槽19内安装有固定杆20,固定杆20的外端固定有支撑座21,支撑座21上安装有一对间隔设置的轴承座4,轴承座4安装有固定轴3,固定轴3与手术床体1保持一定高度的间距,左右支撑座上设有支撑带5,支撑带5绕过固定轴3,升降座2上的一侧设有固定座6,固定座6设于固定轴3的下方,固定座6的外侧设有卡钩7,支撑带5的一端固定有固定杆8,固定杆8卡在卡钩7上,固定杆8的两端安装有吸在卡钩7上的磁铁9,支撑带5的另一端固定在可调节支撑带长度的固定调节装置,支撑带5的中间断开并通过卡扣5-1相互连接。

其中救护推车17包括底部安装有车轮的移动支撑架17-1、通过升降机构17-2安装在移动支撑架17-1上的固定架17-3,固定架17-3上安装有滑道17-4,滑道17-4上安装有担架17-5,担架17-5的底部安装有滑轮17-6,滑轮17-6置于滑道17-4中。

其中固定轴3内侧方向上的支撑座上设有磁铁板14,支撑带5上设有一排间隔设置的铁条15。磁铁板14的前后宽度与铁条15的长度相匹配,磁铁板14的前后端设有限位板16,限位板16的顶部设有倾斜的导向面16-1。

其中手术床体1分为前后多段结构,前后段相互转动连接,前后段的手术床体的左右侧边分别安装有导轨18,相邻导轨18之间设有间距,担架17-5上的滑轮17-6有若干组,每组滑轮17-6至少两个并排间隔分布。

其中固定调节装置包括安装在升降座2右侧的转动杆10,支撑带5的端部连接在转动杆10上,转动杆10的外端设有转轮11,转动杆10的内端设有固定轮12,固定轮12上设有一圈固定孔12-1,升降座2上设有插入固定孔12-1中的插销13。

其中固定调节装置包括安装在右侧轴承座4上并与固定轴3间隔设置的偏心轴22,支撑带5穿过固定轴3与偏心轴22之间,偏心轴22的外端连接有转动手柄23,升降座2的右侧安装有收放支撑带的收卷机24。

其中支撑带5贴合在手术床体1的表面,在需要抬起患者时,升降座2升高手术床体1,这样使手术床体1表面上的支撑带5拉紧,在左右两侧的固定轴3支撑下,手术床体1表面上的支撑带5向上撑起并抬起患者,这样医务人员可以轻松完成检查背部情况以及对胸、腹部的包扎。然后降低手术床体1并使支撑带5重新贴合在手术床体1表面,手术床体1上安装有磁铁板14并吸附铁条15,使支撑带5更紧密地贴合在手术床体1表面。

在支撑带5将患者抬起后,救护推车17上的担架17-5推入患者的下方,并沿着手术病床1两侧的导轨18滑入,然后将患者放下并放入担架17-5中,解开支撑带5上的卡扣5-1,将支撑带5从患者身下抽出,然后将担架17-5又重新放回救护推车17上。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各样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