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Ommaya囊穿刺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1895阅读:871来源:国知局
一种Ommaya囊穿刺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设计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Ommaya囊穿刺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脑室穿刺外引流联合Ommaya囊植入能有效引流脑室内积血,同时降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目前在临床上被广泛采用。但是没有特定的从Ommaya囊内引出积血的装置,往往只是由医护人员自护弯折穿刺针来作为Ommaya囊内引出积血的装置,该装置无法配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来使用,同时也不利于医护人员的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使用的Ommaya囊穿刺引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Ommaya囊穿刺引流装置,包括从针尖1cm处直角弯折的针头,所述针头的尾部通过连通管固定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上标有刻度,所述引流管的出口连接有引流袋;所述连通管的两侧对称的设有蝶翼柄,所述连通管两侧的蝶翼柄均连接有绑带,所述绑带的末端设有配套使用的魔术贴。

其进一步是:所述引流管为塑料软管。

所述引流管上的刻度起始线位于引流管靠近连通管的一端。

所述蝶翼柄所在的平面与针头所在的平面垂直。

所述连通管两侧的绑带长度之和大于人体头围的尺寸。

所述绑带上设置魔术贴毛面的长度大于魔术贴刺面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Ommaya囊穿刺引流装置设有弯折的穿刺针,不需要对针头弯折,方便医护人员直接使用;引流管标有刻度,满足Ommaya囊穿刺引流对引流袋高度的要求;通过绑带和魔术贴来固定引流装置,可更好的配合人体头部的形状使用,时装置固定更加牢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中:1、针头,2、连通管,3、引流管,4、蝶翼柄,5、绑带,6、魔术贴,7、引流袋。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2所示的一种Ommaya囊穿刺引流装置,包括从针尖1cm处直角弯折的针头1,所述针头1的尾部通过连通管2固定有引流管3,所述引流管3上标有刻度,所述引流管3的出口连接有引流袋7;所述连通管2的两侧对称的设有蝶翼柄4,所述连通管3两侧的蝶翼柄4均连接有绑带5,所述绑带5的末端设有配套使用的魔术贴6。本实用新型Ommaya囊穿刺引流装置设有弯折的针头,针头在距离针尖1cm处进行弯折,并弯折成直角,使用时弯折的部位直接穿进Ommaya囊内,其余的部分可贴在外侧的皮肤处并可方便进行固定,由于伸进Ommaya囊的部分为1cm,该长度可较好的配合Ommaya囊进行使用;针头的下端通过连通管连接有引流管,连通管的材料为硬塑料,引流管道末端固定有引流袋,同时引流管上标有刻度,当进行引流行为时,可根据引流管上的刻度来确定引流袋的高度,可方便的满足Ommaya囊穿刺引流对引流袋高度的要求;连通管的两侧均设有蝶翼柄,可用于穿刺时方便拿捏针头,两侧的蝶翼柄均连接有绑带,绑带的末端固定有魔术贴,通过绑带缠绕在人的头部,同时通过魔术贴将绑带进行固定,可方便有效的将引流装置固定在需要引流的位置,方便快捷。

如图1至图2所示的一种Ommaya囊穿刺引流装置,所述引流管3为塑料软管。所述引流管3上的刻度起始线位于引流管3靠近连通管2的一端。本实用新型的引流管为塑料软管,方便调整引流袋的高度;引流管的0刻度线位于引流管靠近连通管的一端,方便读取并调整引流袋与穿刺位置之间的距离。

图1至图2所示的一种Ommaya囊穿刺引流装置,所述蝶翼柄4所在的平面与针头1所在的平面垂直。本实用新型的蝶翼柄所在的平面与针头所在的平面垂直,当针头垂直刺入Ommaya囊后,不需要调整针头的位置便可将蝶翼柄与人体皮肤完全贴合,方便使用。

如图1至图2所示的一种Ommaya囊穿刺引流装置,所述连通管2两侧的绑带5长度之和大于人体头围的尺寸。所述绑带5上设置魔术贴毛面的长度大于魔术贴刺面的长度。本实用新型魔术贴的毛面长度比刺面长度大,可根据不同患者的头围来调整魔术贴粘贴的位置,保证了引流装置固定的可靠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