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镜多功能移动治疗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0199阅读:1097来源:国知局
消化内镜多功能移动治疗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化系统疾病在内镜下进行诊断、治疗、手术操作时的专用治疗车。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消化内镜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新的内镜下治疗器械不断开发应用,消化内镜下微创手术的数量及质量正在大幅度增加,随之而来的是急诊治疗(如急诊ERCP、急诊ESD、急诊胃造瘘、急诊取异物、急诊止血等)的不断增加,这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迫切需要一辆集存储、转运与治疗于一体的多功能台车。

现阶段,内镜室医生在给病人做内窥镜检查及治疗时,由于没有专门的治疗车,造成物品摆放杂乱、不整洁,或没有足够、适合的空间供专用物品摆放,造成医务人员使用上的不便,并且术中需要二名以上助手配合,浪费人力,甚至影响手术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方便又规范的消化内镜多功能移动治疗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消化内镜多功能移动治疗车,包括箱式的治疗车本体,治疗车本体的上表面为治疗台,在治疗车本体的下方连接滚轮;在所述治疗车本体的左右两侧均连接铅衣放置柜,每个铅衣放置柜均连接柜门,在治疗车本体前侧设置多个配件槽和多个抽屉,配件槽布置在抽屉的上方,多个配件槽均竖向布置并由左向右依次排列;在所述治疗车本体的后侧设置挂钩架,在挂钩架上连接挂钩。

使用时,治疗配件分类插在配件槽中,一目了然,方便取用。两侧配有悬挂铅衣的挂钩,可专用于ERCP手术。护理人员可以将所有的耗材、器械、药品分类、有序地存放在车上,避免遗漏,耽误治疗;同时,台车轻巧便携、机动性强,转运轻松、方便;台车台面铺上无菌单,同时展开挂耗材的挂钩,便可成为一个简易的治疗台,无需额外的治疗台。

优选地,在所述治疗车本体的后侧固定连接套管,所述挂钩架插置在套管内并通过螺栓固定。调节时,可旋松螺栓,使挂钩架在套管内上下升降。移动时,将挂钩架降低,便于推动;操作时,提升挂钩架。

优选地,在所述治疗车本体的后侧连接配件箱,由于配件较长,可一头挂在挂钩上,一头盘在配件箱内。

优选地,在其中两个抽屉内均设置多个隔挡,隔成多个格子便于取放,管理更规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抽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消化内镜多功能移动治疗车,包括箱式的治疗车本体8,治疗车本体8的上表面为治疗台3,在治疗车本体8的下方连接滚轮9。

在治疗车本体8的左右两侧均连接铅衣放置柜4,每个铅衣放置柜4均连接柜门5。在治疗车本体8前侧设置多个配件槽6和四个抽屉7,配件槽6布置在抽屉7的上方,多个配件槽6均竖向布置并由左向右依次排列,配件槽6内可放置刀、导丝、泥鳅、取石网篮、取石气囊、柱状气囊、支架推送器、圈套器、注射针、鼠齿钳等。其中两个抽屉7内设置多个隔挡13,如图3所示,可放置透明帽、白醋、钳夹、注水帽、注气帽、活检帽、大头针、靛胭脂、尼龙绳、负极板、泡沫板、卢戈氏液、活检钳、电缆线、电工胶布、孟氏液、冲水管等。一个大抽屉放置清洁内镜,另一个大抽屉放置污染内镜。

在治疗车本体8的后侧设置挂钩架2,在挂钩架2上连接挂钩1。在治疗车本体8的后侧固定连接套管10,挂钩架2的下端插置在套管10内并通过螺栓10固定,可进行高度调节。在治疗车本体8的后侧连接配件箱12。配件的一头挂在挂钩1上,一头盘在配件箱12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