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康复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偏瘫行走康复器。
背景技术:
我们知道,偏瘫患者在康复期间需要不断的进行康复训练,但是患者在训练期间常常需要医生及其家属的协助,从而患者进行长时间的被动训练,这样的训练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且康复治疗效果也不是十分明显。因此,偏瘫患者在康复训练期间需要配备一种可以进行自主训练的康复器械。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偏瘫患者康复训练需要他人协助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偏瘫行走康复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偏瘫行走康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支架、上支架、底半圆框架和顶半圆框架,下支架与上支架之间为可拆卸插槽连接,底半圆框架设置在下支架的底端,顶半圆框架设置在下支架的上端,底半圆框架与顶半圆框架之间通过斜撑连接;相对应的两个底半圆框架的一端通过铰接轴连接,相对应的两个底半圆框架的另一端通过锁扣连接;相对应的两个顶半圆框架的一端通过铰接轴连接,相对应的两个顶半圆框架的另一端通过锁扣连接;顶半圆框架上设置有坐垫布,坐垫布的一端为套筒,坐垫布的另一端为粘扣,坐垫布上靠近粘扣的位置处设置有圆孔,与圆孔相对应的顶半圆框架上设置有固定环;相对应的两个上支架通过铰接轴连接,上支架上设置有滑轮,拉环通过拉绳穿过滑轮。
下支架、上支架、底半圆框架和顶半圆框架的数量均为两个。
上支架的侧边上设置有扶手。
斜撑的数量为4-8个。
滚动轮的数量为4-10个。
坐垫布为帆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偏瘫康复器用于帮助患者进行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训练,可方便患者自主训练,训练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偏瘫行走康复器的结构示意图;
1下支架;2上支架;3底半圆框架;4顶半圆框架;5铰接轴;6锁扣;7滚动轮;8斜撑;9坐垫布;10固定环;11滑轮;12拉绳;13拉环;14扶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偏瘫行走康复器,包括下支架1、上支架2、底半圆框架3和顶半圆框架4,下支架1与上支架2之间为可拆卸插槽连接,底半圆框架3设置在下支架1的底端,顶半圆框架4设置在下支架1的上端,底半圆框架3与顶半圆框架4之间通过斜撑8连接;相对应的两个底半圆框架3的一端通过铰接轴5连接,相对应的两个底半圆框架3的另一端通过锁扣6连接;相对应的两个顶半圆框架4的一端通过铰接轴5连接,相对应的两个顶半圆框架4的另一端通过锁扣6连接;顶半圆框架4上设置有坐垫布9,坐垫布9的一端为套筒,坐垫布9的另一端为粘扣,坐垫布9上靠近粘扣的位置处设置有圆孔,与圆孔相对应的顶半圆框架4上设置有固定环10;相对应的两个上支架2通过铰接轴5连接,上支架2上设置有滑轮11,拉环13通过拉绳12穿过滑轮11。
下支架1、上支架2、底半圆框架3和顶半圆框架4的数量均为两个。
上支架2的侧边上设置有扶手14。
斜撑8为4-8个。
滚动轮7的数量为4-10个。
坐垫布9为帆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偏瘫康复器用于帮助患者进行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训练,可方便患者自主训练,训练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