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骨外科用夹板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学上,治疗骨折通常使用夹板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防止患者因移动造成二次伤害和影响恢复效果及速度。
尤为明显的是目前现有的夹板是通过束带在现场组装捆绑使用的,不仅现场组装程序繁琐且组装效果也因人而异,造成治疗效果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骨外科用夹板固定装置,该骨外科用夹板固定装置将夹板和束带提前固定成一个整体,提高使用效率的同时稳定使用效果,该装置还可以根据患者的骨折部位调整夹板的形状,达到贴合患者的骨折部位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骨外科用夹板固定装置,其特征是,其结构包括两条横向放置的束带,所述的束带两端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粘扣带;
所述的束带表面通过沉头螺栓依次固定有纵向放置的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第三夹板,所述的第一夹板为长方体结构,第一夹板中间设有横向设置的铰轴,铰轴一侧连接有第一定位螺栓;
所述的第二夹板为长方体结构,第二夹板中间设有纵向设置的转杆,所述的第二夹板一侧设有第二定位螺栓,第二定位螺栓穿过第二夹板与转杆接触;
所述的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第三夹板下端套接有伸缩板,所述的伸缩板一侧设有第三定位螺栓,第三定位螺栓穿过伸缩板与夹板接触。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定位螺栓、第二定位螺栓和第三定位螺栓的旋柄外表面均设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的束带表面设有若干定位孔,定位孔贯穿束带。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1、由于所述的束带表面通过沉头螺栓依次固定有纵向放置的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第三夹板,因此,在使用时可以直接将夹板通过束带固定到患者骨折部位,省去了现场组装夹板和束带的时间,避免因医生的不同造成夹板固定不到位的情况。
2、由于所述的第一夹板为长方体结构,第一夹板中间设有横向设置的铰轴,铰轴一侧连接有第一定位螺栓,因此,在使用时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骨折部位调整第一夹板的对折角度,使夹板可以贴合患者的身体。
3、由于所述的第二夹板为长方体结构,第二夹板中间设有纵向设置的转杆,所述的第二夹板一侧设有第二定位螺栓,第二定位螺栓穿过第二夹板与转杆接触,因此,在使用时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骨折部位调整第二夹板的旋转角度,使夹板可以贴合患者的身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A向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伸缩板,2第三定位螺栓,3第一夹板,4沉头螺栓,5粘扣带,6铰轴,7第一定位螺栓,8防滑纹,9定位孔,10第二定位螺栓,11第二夹板,12束带,13转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图2所示,该骨外科用夹板固定装置,其结构包括两条横向放置的束带12,使用时束带12用于固定夹板,使夹板可以始终贴合患者的骨折部位,所述的束带12两端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粘扣带5。
使用时粘扣5用于连接束带12,使束带12始终保持拉紧的状态。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束带12表面通过沉头螺栓4依次固定有纵向放置的第一夹板3、第二夹板11和第三夹板(图中未标出),使用时沉头螺栓4沉入夹板内,防止螺栓划伤患者,所述的第一夹板3为长方体结构,第一夹板3中间设有横向设置的铰轴6,铰轴6一侧连接有第一定位螺栓7,使用时医生可以通过松开第一定位螺栓7,根据患者的骨折部位调整第一夹板3的对折角度,使第一夹板3可以贴合患者的身体。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第二夹板11为长方体结构,第二夹板11中间设有纵向设置的转杆13,所述的第二夹板11一侧设有第二定位螺栓10,第二定位螺栓10穿过第二夹板11与转杆13接触,使用时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骨折部位,通过松开第二定位螺栓10调整第二夹板11的旋转角度,使第二夹板11可以贴合患者的身体。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第一夹板3、第二夹板11和第三夹板下端套接有伸缩板1,使用时医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加长任何夹板的长度,所述的伸缩板1一侧设有第三定位螺栓2,第三定位螺栓2穿过伸缩板1与夹板接触,使用时第三定位螺栓2用于固定伸缩板1,防止伸缩板1自主伸缩长度,影响使用效果。
上述实施例中,更为具体的,所述的第一定位螺栓、第二定位螺栓和第三定位螺栓的栓旋柄外表面均设有防滑纹8,使用时防滑纹8用于方便医生转动定位螺栓,防止在医生转动定位螺栓时打滑。
上述实施例中,更为具体的,所述的束带12表面设有若干定位孔9,定位孔9贯穿束带12,使用时若干定位孔9用于添加夹板,医生可以根据需要增加夹板的数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骨外科用夹板固定装置,通伸缩板、第一夹板、第二夹板、铰轴、转杆等部件的配合,实现了将夹板和束带提前固定成一个整体,提高使用效率的同时稳定使用效果,该骨外科用夹板固定装置还可以根据患者的骨折部位调整夹板的形状,达到贴合患者的骨折部位的目的,适用于骨外科夹板的固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所述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改动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