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健器械,尤其是一种可旋转及谐振理疗床。
背景技术:
在整脊等骨科治疗时,医务人员常常需要对患者进行关节曲伸、摆动、牵引等手法治疗。但现有的多功能理疗床,床面都是固定的无法旋转,导致治疗时诸多不便,为达到上述手法,往往需要医务人员围着患者运动。既影响治疗效果,又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
同时在整脊、按摩及运动损伤等骨科康复和放松治疗时,医务人员常常需要对患者进行肢体抖动、震颤等手法治疗。但现有的多功能理疗床,床面都是固定的,在患者卧姿状态下,无法实施上述手法,即便实施由于床面的阻碍,治疗效果也大打折扣。从而往往需要患者改变体姿或使用其他治疗设备,导致治疗时诸多不便,既影响患者的舒适度及治疗效果,又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理疗床床面固定,医务人员需要围着患者走动,即影响治疗效果,也增加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提供一种可旋转及谐振理疗床,床面可以转动,医务人员只需站在固定位置即可对患者全方位治疗,保证治疗效果,也减轻医务人员工作强度。
本实用新型还解决了现有的理疗床床面属于固定形式,床面无法随医务人员的动作进行适应性变化,医务人员需要更大的力气来保证动作到位的问题,提供一种可旋转及谐振理疗床,床面采用弹性支撑,能随医务人员的动作产生适应性随动,起到辅助医务人员并降低医务人员工作强度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旋转及谐振理疗床,包括床架及设置于床架上部的床体,床体上部固定安装床面,床体包括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下连接板上设置有转动轴承,上连接板通过弹性减震器支撑于转动轴承上,上连接板与转动轴承之间连接有振幅限位装置,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之间还设置有死点防松锁止机构。下连接板上设置转动轴承,上连接板能随转动轴承转动,从而使得床面在水平面内转动,医务人员只需站在固定位置即可对患者进行全方位治疗,减轻了医务人员工作强度;上连接板由弹性减震器支撑,使得上连接板能产生上下振动,在医务人员实施治疗时,能随医务人员的动作适应性改变床面角度并振动,辅助医务人员并降低医务人员工作强度。
作为优选,弹性减震器与振幅限位装置相错开,弹性减震器为多个,多个弹性减震器相对转动轴承的直径对称布置。
作为优选,弹性减震器共5个,其中三个弹性减震器处于转动轴承的一条直径上,另两个弹性减震器对称分置于该直径两侧形成Y形分布。
作为优选,处于同一直径上的三个弹性减震器中有两个共同设置于一块垫块上,垫块固定于转动轴承的圆周上,另一个弹性减震器设置于转动轴承相对垫块的圆周上,对称分布于两侧的两个弹性减震器设置于靠近该单个弹性减震器的圆周上。
作为优选,振幅限位装置包括一穿透上连接板的限位螺杆,限位螺杆上旋有两限位块,上连接板对应限位螺杆的位置设置有穿孔,限位块的外径大于穿孔的直径,限位螺杆端部伸出到穿孔外,同一限位螺杆上的两限位块分置于上连接板上下两侧。
作为优选,锁止机构包括两锁板、铰接于其中一锁板上的手柄及连接手柄与另一锁板的拉杆,锁板上设置有锁块。
作为优选,锁板铰接于上连接板侧边位置,锁块固定于两锁板朝向下连接板的内侧面,锁块上设置有V形锁口,手柄铰接于其中一锁板的外侧面,拉杆的一端与手柄相铰接,拉杆的另一端与另一锁板的内侧面相铰接。
作为优选,手柄铰接拉杆的位置与手柄铰接锁板的位置相错开,拉杆呈弯曲状并避让开锁板的侧边,锁止后,手柄铰接拉杆的位置处于手柄铰接锁板的位置与拉杆铰接锁板的位置之间的连线下方。
作为优选,下连接板两端对应锁板的位置设置有缺口,缺口的位置正好与锁板上锁块的锁口相对应。
作为优选,锁板的上侧边连接有处同一平面的连接柱,连接柱与上连接板之间连接有拉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下连接板上设置转动轴承,上连接板能随转动轴承转动,从而使得床面在水平面内转动,医务人员只需站在固定位置即可对患者进行全方位治疗,减轻了医务人员工作强度;上连接板由弹性减震器支撑,使得上连接板能产生上下振动,在医务人员实施治疗时,能随医务人员的动作适应性改变床面角度并振动,辅助医务人员并降低医务人员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锁止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弹性部件安装俯视图;
图中:1、下连接板,2、转动轴承,3、拉杆,4、连接臂,5、锁板,6、连接柱,7、拉簧,8、上连接板,9、限位块,10、限位螺杆,11、手柄,12、锁块,13、弹性减震器,14、缺口,15、垫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一种可旋转及谐振理疗床(参见图1图2),包括床架及设置于床架上部的床体,床体上部固定安装床面。
床体包括上连接8和下连接板1,下连接板上固定有转动轴承2,转动轴承上部对称固定有四根限位螺杆10,每一限位螺杆上旋有两个限位块9,上连接板上对应限位螺杆的位置设置有穿孔,限位块的外径大于穿孔的内径,限位螺杆的上端伸出到上连接板上部外,同一限位螺杆上的两限位块分处于上连接板的上下位置,两限位块之间的距离为上连接板谐振的最大振幅。转动轴承上表面与上连接板之间连接有5个弹性减震器13,其中三个弹性减震器处于上连接板的中心对称面上,另两个弹性减震器对称分置于两侧形成Y形分布(参见图3)。中心对称面上的三个弹性减震器中有两个共同设置于一块垫块15上,垫块固定于转动轴承的圆周上,另一个弹性减震器设置于转动轴承相对垫块的圆周上,对称分布于两侧的两个弹性减震器设置于靠近该单个弹性减震器的圆周上。 弹性减震器与限位螺杆的位置相错开。下连接板呈圆形,下连接板的圆周边缘设置有4个缺口14,4个缺口分为两组,每一组为两个缺口,同一组的两缺口处于一条线上,两组缺口相对下连接板的其中一条直径对称,5个弹性减震器的对称面正好过该条直径。
床体上设置有死点原理的锁止机构(参见图2),锁止机构包括铰接于上连接板两侧的锁板5、驱动锁板转动的驱动杆,锁板分为左锁板和右锁板,驱动杆包括与右锁板相铰接的手柄11及连接手柄与左锁板的拉杆3,手柄铰接于右锁板的外侧面上,左锁板的内侧面上固定有连接臂4,连接臂的端部为U形连接头,U形连接头与拉杆端部相铰接,拉杆与手柄相铰接,拉杆呈弯曲状,锁板的两侧边为斜边,斜边正好与拉杆相避开。锁板朝向下连接板的内侧面上固定有带V形锁口的锁块12,锁块上锁口的位置与下连接板上的缺口相对应。锁板铰接的侧边设置有连接柱6,连接柱与锁板处于同一平面,上连接板固定有螺钉,连接柱与螺杆之间连接拉簧7,拉簧总共有两根,一锁板配一根拉簧。
操作手柄,手柄驱动右锁板克服拉簧的拉力并绕着其铰接部位转动,转动过程中锁口向着缺口靠近直到与缺口卡接,手柄通过拉杆驱动左锁板克服拉簧的拉力并绕着其交接部位转动,同样左锁板上锁块的锁口向着对应的缺口靠近并卡接,卡接到位后,手柄与拉杆铰接的位置越过了手柄铰接于右锁板上的铰接点与拉杆铰接于连接臂上的铰接点之间的连线,从而形成过死点防松开锁紧。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