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物剥皮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7316阅读:12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动物剥皮刀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学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兽医用外科器械,特别是一种动物剥皮刀。



背景技术:

在医学实验中,常常需要解剖小白鼠、大鼠、家兔、猫、狗等动物,在解剖时,都是用剪刀剪开动物的皮毛,但是剪刀不易切入皮毛,并且剪切速度慢,需要力量大。

中国专利202355477U公开了一种勾拉式小动物解剖刀,包括手柄、刀体和针,刀体为弯曲的刀体,刀体上内凹的一侧上设有刀刃,刀体上外凸的一侧为刀背,刀体的一端与手柄连接,另一端上设有针。该实用新型由于设置有针,很容易插入动物的皮毛,插入皮毛后,由刀体对皮毛进行勾拉式切割,比剪式切割省力,需要力量小,能快速切开动物皮毛。

但是,由于该解剖刀前端设置有针,比较锋利,切割时用力较难掌握,容易划伤动物皮下组织,影响实验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动物剥皮刀,解决了切割时容易划伤动物皮下组织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动物剥皮刀,括主把手、主刀片、上剪刀片和保护限位装置;所述的主刀片包括导引部和锯齿刀片;所述的上剪刀片依次包括剪刀刀片和剪刀把手.

所述的主把手和上剪刀片铰接,所述的主把手和剪刀把手之间设置复位弹簧;所述的主把手外部包覆有防滑胶套;所述的主把手前端设置螺栓孔,锯齿刀片使用螺栓连接在螺栓孔上,保护限位装置使用螺栓连接在螺栓孔上。

所述的锯齿刀片刀尖向下弯曲,上下面均开刃;导引部设置在锯齿刀片刀尖位置,形状为圆球或圆弧状。

所述的保护限位装置前段为不易变形的圆柱状材料环形布置在锯齿刀片锯齿部分周围,后段为片状,与前段连接部分向刀尖方向流线型。

使用时,先用锯齿刀片锯齿刀面一侧在毛皮上开口,也可用剪刀刀片尖端在动物皮毛上开口,然后将导引部插入动物皮毛和组织之间;然后通过主把手做勾拉或推切操作,对动物进行剥皮操作。

遇到不易切开的部位时,使用锯齿部位锯开;或者使用翻转刀具,使用剪刀剪开。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锯齿刀片刀面侧,自刀尖起在单面或双面设置刻度。通过查看锯齿刀片上的刻度,选择合适的保护限位装置,使用螺栓固定在主把手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导引部和保护限位装置的使用,更好的保护了动物皮毛下的组织结构,保证了实验效果。

主把手和上剪刀片之间设置弹簧,使剪刀随时复位处于工作状态,便于及时处理较难切割的皮毛。

主把手外部包覆有防滑胶套,便于操作人员的抓握,减少长时间的使用导致手感下降或者是手指麻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刀片长时间使用变钝后,拆除后端的固定螺栓,对锯齿刀片进行更换;降低了使用成本,减少了资源浪费。

遇到不易切开的部位时,使用锯齿部位锯开;或者使用翻转刀具,使用剪刀剪开;多种刀具的使用,确保了动物剥皮操作时的可靠性。

锯齿刀片刀尖位置,单面或双面设置刻度。通过查看锯齿刀片上的刻度,选择合适的保护限位装置,更好的保护了动物皮下组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动物剥皮刀,括主把手7、主刀片、上剪刀片和保护限位装置2;所述的主刀片包括导引部1和锯齿刀片3;所述的上剪刀片依次包括剪刀刀片5和剪刀把手8。

所述的主把手7和上剪刀片铰接,所述的主把手7和剪刀把手8之间设置复位弹簧6;所述的主把手7外部包覆有防滑胶套;所述的主把手7前端设置螺栓孔4,锯齿刀片3使用螺栓连接在螺栓孔4,保护限位装置2使用螺栓连接在螺栓孔4。

所述的锯齿刀片2刀尖向下弯曲,上下面均开刃;导引部1设置在锯齿刀片3刀尖位置,形状为圆球或圆弧状。

所述的保护限位装置2前段为不易变形的圆柱状材料环形布置在锯齿刀片3锯齿部分周围,后段为片状,与前段连接部分向刀尖方向流线型。

主把手7外部包覆有防滑胶套,便于操作人员的抓握,减少由于长时间的使用,导致的手感 下降或手指麻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使用时,先用锯齿刀片3锯齿刀面一侧在毛皮上开口,也可用剪刀刀片5尖端在动物皮毛上开口,然后将导引部1插入动物皮毛和组织之间;然后通过握住主把手7做勾拉或推切操作,对动物进行剥皮操作。

遇到不易切开的部位时,使用锯齿刀片3锯齿部位锯开;或者使用翻转刀具,使用剪刀剪开;多种刀具的使用,确保了动物剥皮操作时的可靠性。

刀片长时间使用变钝后,拆除后端的固定螺栓,对锯齿刀片3进行更换;降低了使用成本,减少了资源浪费。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对实施例1的改进,其区别在于:

如图2所示,锯齿刀片3刀面侧,自刀尖起在单面或双面设置刻度。通过查看锯齿刀片上的刻度,选择合适的保护限位装置2,使用螺栓固定在主把手7上。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