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辅助止血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2406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辅助止血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用具,尤其是一种新型辅助止血带。



背景技术:

静脉输液是治疗各种疾病的重要途径,是临床护理最基本的操作技能,根据静脉输液技术操作规范要求,输液毕拔除针头后,需按压至无出血。规范静脉输液操作、提高输液治疗护理质量,是保证患者安全医疗的重要环节。为达到止血效果,血管针眼与皮肤针眼一样需要得到有效按压。按压针眼切忌边压边揉,否则出现凝血的血管针眼重新出血的现象,正确的操作应该是轻压皮肤,迅速拔针。对于凝血机制好者连续按压时间为2-3min,最佳按压时间为3-6min,这样能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凝血机制不好和用抗凝血药物者需按压15min以上;另外肘部静脉穿刺后让患者伸直前臂,棉签与血管平行按压3-5min即可,切忌曲肘压迫止血,以免形成皮下淤血。通常情况下,凝血功能差、长期置入静脉留置针拔针、肢体活动不便、意识不清、年老体弱、无人陪护、监护室重症病人以及未掌握正确按压方式的病患缺乏正确的操作经验以及有效止血的意识,当护理工作人员处在特殊的工作时间段,如中午连班、夜班集中治疗时间段、新病人入院、危重病人较多、监护室病人诸多情况下时,会出现护理工作量大而护理人力资源相对不足的问题,为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对现有的止血带做出了改进,提出了一种新型辅助止血带,适用于静脉输液和静脉采血后使用,特别是针头拔除后不便按压止血的患者,可安全方便地使用进行止血。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因止血按压不方便或者不懂得正确止血按压方式及其他因素导致止血失败,出现淤青、或重复出血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辅助止血带,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辅助止血带,包括弹力拉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拉带中间设有止血棉,所述止血棉两侧设有开口,所述弹力拉带两端设有魔术贴,所述弹力拉带一端的魔术贴设有魔术贴钩面,另一端魔术贴设有魔术贴毛面,魔术贴钩面与魔术贴毛面对应设置。

进一步的,为了加强固定,增加手指活动性,方便双手完成其他事情,所述开口为圆形、长方形、椭圆形、菱形其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为了适应不同手指的位置,所述开口以止血棉为轴对称或不对称分布。

进一步的,为了避免皮肤过敏及感染,所述止血棉为一次性无菌纱布。

进一步的,所述止血棉通过魔术贴固定在弹力拉带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带有弹性的止血带穿戴在手掌上,增加固定效果,在止血带上设有开口,便于拇指活动;

2.根据肢体的不同围度,可以对魔术贴或弹力拉带进行有效粘贴固定,提高舒适度的同时极大方便了医护人员和患者。

3.止血棉采用一次性无菌纱布,增加了其透气性,有效防止了过敏及感染等问题的出现;同时止血棉的使用增大了止血带与皮肤的接触面积,可以有效促进伤口的止血和愈合,并且不易出血及感染伤口,也可以预防穿刺处淤青的发生及皮肤副作用,使用更加安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不仅操作简单,可以有效止血,而且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尤其在护理人员资源相对不足或其他特殊情况下,可以显著提高工作效率,病患的舒适度也有很大的提高。本产品生产成本低,使用简单便捷,值得在临床使用并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止辅助止血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开口以止血棉为中心轴对称结构示意图。

图3为开口以止血棉为中心轴非对称结构示意图。

图4为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1-图4中:1-止血棉,2-弹力拉带,3-开口,4-魔术贴,5-魔术贴钩面,6-魔术贴毛面,魔术贴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解释:

如图1-图4所示,一种新型辅助止血带,包括弹力拉带2,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拉带中间设有止血棉1,所述止血棉1两侧设有开口3,所述弹力拉带两端设有魔术贴4,所述一端魔术贴4设有魔术贴钩面5,另一端魔术贴4设有魔术贴毛面6,魔术贴钩面5与魔术贴毛面6对应设置。

所述开口3为圆形、长方形、椭圆形、菱形其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开口3以止血棉为轴对称或不对称分布。

所述止血棉1为一次性无菌纱布。

所述止血棉1通过魔术贴固定在弹力拉带2上。

使用时,将3cm*3cm*1cm大小的止血棉1通过魔术贴固定在25cm*5cm弹力拉带2上,对准皮肤上的出血点固定,将拇指穿过设有2cm开口3,弹力拉带2缠绕在手心手背处,通过魔术贴进行固定。固定时,利用弹力拉带的弹性和魔术贴的粘贴选择最佳舒适的位置。所述魔术贴为5cm*5cm魔术贴钩面和5cm*5cm魔术贴毛面组成,经过2-15min后,止血工作完成后,解开魔术贴即可。

为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护理工作效率,选取我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并且符合以下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凝血功能差;②长期置入静脉留置针拔除针头;③躁动镇静评分表(Richmond Agitation-Sedation Scale,RASS)评分大于等于2分;④静脉采血病人。排除标准:①静脉回流不畅者;②穿刺部位皮肤已破损者;③其它有不宜环形压迫止血情况者。按照此标准,选择2016年3月1日-4月1日72名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2016年4月1日-5月1日64名患者作为对照组,就压迫止血使用效果和使用时间进行对比。本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对两组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进行卡方检验、t检验,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充分论证辅助止血带的使用在人力资源节省及安全效果方面要优于传统的按压止血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