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外科手术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外科手术中的腹部手术使用的医疗设备,即腹部手术用引流管。
背景技术:
腹部外科手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引流是防治术后并发症和治疗部分外科疾患的重要手段,放置腹腔引流管有利于引离或排出积存于腹腔内的液体,其中体液包括血液、脓液、炎性渗液、胆汁、分泌液等。
腹腔引流管引流主要是腹腔内积液主要依靠虹吸作用经腹腔引流管被动引流至引流袋中,其作用机制是:体内位置较高的腔内液体通过引流管流入位置较低的引流袋中。条件是体腔中压强与引流袋中压强相等,引流管内管口不能露出液面。
腹腔引流时,一般来说,需遵循以下注意事项:首先,引流管一般不从原切口出来,而从切口旁另戳孔引出体表,以免污染整个切口并发感染;其次,引流管必须固定牢靠,以防引流管滑出切口或掉入体内。一般用缝线将引流管固定于皮肤上;术后必须维持引流通畅,即时清除引流管内堵塞物;最后,引流管的拔除,拔除时应先予以旋转、松动,使引流管与周围组织粘连分离,然后向外拔除。如有数根引流管,则可分次取出。
从上述描述中可以看出现有的腹腔引流管,主要存在使用时容易落入腹腔或者脱落出体外;使用完毕后,由于其引流的体液具有一定的粘稠度,造成当其从腹腔内拔出时,引流管与周围组织容易产生粘连,造成对患者的二次创伤。虽然,对于经常使用引流管的医生或者护士来说,按照一定的操作规程可以避免二次创伤,但是难以避免不熟悉的人或者病人自主拔出时的误操作造成的伤害,其易用性能不高。此外,即使是医生或者护士拔出,也需要应先予以旋转、松动,使引流管与周围组织粘连分离,然后向外拔除,引流管插入腹腔部分仍然会对患者产生一定的创伤,不利于患者康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腹部手术用引流管,其目的在于解决引流管从体腔内拨出时,容易与周围物体产生粘连的技术问题,从而避免误操作,提高患者治愈的速度。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腹部手术用引流管,包括依次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的鱼嘴型插入部、引流部和连接部,其中鱼嘴型插入部插入腹腔吸取体液,鱼嘴型插入部表面上设有引流孔实现引流,连接部连接引流瓶或者引流袋;鱼嘴型插入部的外径大于引流部的外径,并且该两者交接之处形成一个收口部;引流部靠近鱼嘴型插入部的一端设有喇叭形套管,喇叭型套管包括喇叭部和固定部,其中喇叭部的喇叭口朝向鱼嘴型插入部,并且喇叭部的喇叭口位置处还设有密封端板;密封端板靠近鱼嘴型插入部的位置处设有缺口,从插入部外侧流出的体液通过缺口进入喇叭形套管与引流部形成的收集腔内;喇叭形套管上靠近鱼嘴型插入部位置附近设有向内凹的凹槽或者向外凸的凸缘。
进一步地,喇叭形套管的固定部密封地套在引流部外侧,使得其与引流管成为一个整体,保证其尽量不受外界的干扰。
进一步地,喇叭形套管的外部还联通地连接有可拆卸的抽气装置,抽气装置包括依次连接在喇叭形套管上的单向阀门、气管和充气手柄,增强了外界对引流管插入外部的清洁。
进一步地,喇叭形套管由硅胶或者乳胶制成。
进一步地,喇叭形套管的密封端板由硬质孰料制成,除去密封端板的部分由硅胶或者乳胶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引流管,将其插入部人体腹腔部分设计成为鱼嘴型的插入部,使得插入腹腔时方便快速,减轻了人体的痛楚。此外还将鱼嘴型插入部的直径设计了大于引流部的直径,使得这两者在之间的收口部外侧形成一个弧形导流面,将体液从缺口处倒流至收集腔内,从而实现对导流管与人体接触外侧的体液的实时收集,避免粘接。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在喇叭部靠近鱼嘴型插入部位置附近设有向内凹的凹槽或者向外凸的凸缘,从而方便患者或者护士定时对患者引流管插入部位外侧面的体液进行手动清理,使得其清理更为干净,更进一步提高了导流管插入腹部部位外侧的随时清洁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腹部手术用引流管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腹部手术用引流管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鱼嘴型插入部,2-引流部,3-连接部,4-引流孔,5-喇叭型套管,51-喇叭部,52-固定部,53-密封端板;6-缺口,7-收集腔,8-抽气装置,9-单向阀门,10-气管,11-充气手柄,12-凹槽,13-凸缘,14-收口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如图1所示,腹部手术用引流管,包括依次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的鱼嘴型插入部1、引流部2和连接部3,其中鱼嘴型插入部1插入腹腔吸取体液,鱼嘴型插入部1表面上设有引流孔4实现引流,连接部3连接引流瓶或者引流袋;鱼嘴型插入部1的外径大于引流部2的外径,并且该两者交接之处形成一个收口部14;引流部2靠近鱼嘴型插入部1的一端设有喇叭形套管5,喇叭型套管5包括喇叭部51和固定部52,其中喇叭部51的喇叭口朝向鱼嘴型插入部1,并且喇叭部51的喇叭口位置处还设有密封端板53;密封端板53靠近鱼嘴型插入部1的位置处设有缺口6,从插入部外侧流出的体液通过缺口6进入喇叭形套管5与引流部2形成的收集腔7内;喇叭形套管5上靠近鱼嘴型插入部1位置附近设有向内凹的凹槽12或者向外凸的凸缘13,参见图2所示。
该引流管的喇叭形套管5的固定部52密封地套在引流部2外侧,使得其与引流管成为一个整体,保证其尽量不受外界的干扰。
此外,该引流管的喇叭形套管5的外部还可以联通地连接有可拆卸的抽气装置8,抽气装置8包括依次连接在喇叭形套管5上的单向阀门9、气管10和充气手柄11,增强了外界对引流管插入外部的清洁。
最后,该引流管的喇叭形套管5由硅胶或者乳胶制成。也可以将喇叭形套管5的密封端板53由硬质孰料制成,除去密封端板53的部分由硅胶或者乳胶制成,使得其具有更好的清洁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引流管,实现了对导流管与人体接触外侧的体液的实时收集,避免了长时间导流造成引流管与周围物体粘接,解决了引流管从体腔内拨出时,容易与周围物体产生粘连的技术问题,从而避免了误操作,提高了患者治愈的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