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麻醉口咽气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1955阅读:702来源:国知局
一种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麻醉口咽气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使用新型涉及一种气道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麻醉口咽气道装置,属于医疗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过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诊断与治疗技术的应用已十分普遍。随着疾病复杂化,而且接受检查的患者偏向老龄化,往往并发不同程度的心肺疾病。部分患者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存在恐惧,并且害怕痛苦以及精神创伤。检查的不良刺激以及心血管反应,可能给患者带来危害,甚至诱发心脑血管意外。所以,麻醉的效果直接影响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与治疗成功与否,麻醉好,患者痛苦较少,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现阶段都是用传统的注射器跟塑料管进行连接,有鼻腔插入,令患者深呼吸,同时注入麻醉药品,从而实现麻醉的效果。传统的麻醉装置操作不方便,而且对人体的刺激性大,麻醉的准确性不佳而影响麻醉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便且实用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麻醉口咽气道装置。

为了试验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麻醉口咽气道装置,包括注射器和导管;

所述注射器包括针筒、针头连接体、活塞、推杆、推杆头和推杆台,其中推杆台设置在距离针头连接体三分之一处的针筒上;

所述导管包括管体和管头;

所述管头设为椭球体,椭球体表面光滑;所述导管出口设为半开口的缝状出口。

所述注射器通过针头连接体与导管进行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是:通过注射器与导管的连接,改变传统的麻醉方式,区别于传统的注射器,本实用新型中的注射器的推杆台设置在距离针头连接体的三分之一处的针筒上,可以有效的避免了针筒进入患者口腔或者鼻腔,完全实现操作人员在患者体外完成注射的过程,有利于操作人员对注射速度的把控;管头设为椭球体,椭球体表面光滑,可以有效的减少导管在进出预设位置的阻力,避免在与人体器官的接触过程中产生不适;导管出口设置为缝状开口在注射麻醉药品的过程中半开口的缝状开口可以增强导管内的液体压力,有利于操作人员调整方向;此外,从半开口的缝状开口出来的液滴更加均匀集中,可以有效提高操作的准确性。

进一步,所述推杆台设置为圆环状,其中与操作人员的接触面进行磨砂处理,使得操作人员可以无需调整注射时候的角度,提供方便。

进一步,所述推杆头设置为圆环状,其中圆心设置凹型结构,使得操作人员的推注过程更加稳定。

进一步,所述针筒与操作人员接触的位置设置有防滑橡胶圈,这样可以使得操作人员一方面在长期的从业中保持准确性,另一方面可以保护操作人员的手指不起磨茧。

进一步,所述注射器管体的长度为8-10 cm,管体的容量为5-10 ml。

进一步,当患者配合程度好时,使用所述导管通过口腔对口咽部后壁表面进行麻醉;其中所述导管为医用纤维软管;所述医用纤维导管长度为5-10 cm,直径为2-4 mm。

进一步,当患者配合程度不佳时,使用所述导管通过鼻腔对口咽部后壁表面进行麻醉;其中所述导管为医用纤维细管;所述医用纤维细管长度为15-20cm,直径为0.6-0.8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设置推杆台在距离针头连接体三分之一处的针筒上,有效的避免了针筒进入患者口腔或者鼻腔,完全实现操作人员在患者体外完成注射的过程,有利于操作人员对注射速度的把控;

2、设置椭球状的管头可以有效的减少导管在进出预设位置的阻力,避免在于人体器官的接触过程中产生不适;

3、设置半开口的缝状开口有利于操作人员调整方向并且有效的提高了操作的准确性;

4、注射器的长度的设置比传统注射器更短,大大提高操作的简易程度,有效减少在操作上的失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麻醉口咽气道装置的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麻醉口咽气道装置的实施例3和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名称及序号:针筒1、针头连接体2、活塞3、推杆4、推杆头5、推杆台6、管体7、管头8、缝状出口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提供一种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麻醉口咽气道装置,包括注射器和导管;

所述注射器包括针筒1、针头连接体2、活塞3、推杆4、推杆头5和推杆台6,其中推杆台6设置在距离针头连接体2三分之一处的针筒1上,可以有效的避免了针筒1进入患者口腔或者鼻腔,完全实现操作人员在患者体外完成注射的过程,有利于操作人员对注射速度的把控;所述导管包括管体7和管头8;所述管头8设为椭球体,椭球体表面光滑,可以有效的减少导管在进出预设位置的阻力,避免在与人体器官的接触过程中产生不适。所述导管出口设为半开口的缝状出口9,在注射麻醉药品的过程中半开口的缝状开口可以增强导管内的液体压力,有利于操作人员调整方向;此外,从半开口的缝状开口出来的液滴更加均匀集中,可以有效提高操作的准确性。所述注射器通过针头连接体2与导管进行连接。

所述注射器管体7的长度为8 cm,管体7的容量为5 ml。

使用所述导管通过口腔对口咽部后壁表面进行麻醉;其中所述导管为医用纤维软管;所述医用纤维导管长度为5 cm,直径为2 mm。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提供一种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麻醉口咽气道装置,包括注射器和导管;

所述注射器包括针筒1、针头连接体2、活塞3、推杆4、推杆头5和推杆台6,其中推杆台6设置在距离针头连接体2三分之一处的针筒1上,可以有效的避免了针筒1进入患者口腔或者鼻腔,完全实现操作人员在患者体外完成注射的过程,有利于操作人员对注射速度的把控;所述导管包括管体7和管头8;所述管头8设为椭球体,椭球体表面光滑,可以有效的减少导管在进出预设位置的阻力,避免在与人体器官的接触过程中产生不适。所述导管出口设为半开口的缝状出口9,在注射麻醉药品的过程中半开口的缝状开口可以增强导管内的液体压力,有利于操作人员调整方向;此外,从半开口的缝状开口出来的液滴更加均匀集中,可以有效提高操作的准确性。所述注射器通过针头连接体2与导管进行连接。

所述注射器管体7的长度为8 cm,管体7的容量为10 ml。

使用所述导管通过口腔对口咽部后壁表面进行麻醉;其中所述导管为医用纤维软管;所述医用纤维导管长度为8 cm,直径为2-4 mm。

实施例3:

如图2所示,提供一种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麻醉口咽气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射器和导管;所述注射器包括针筒1、针头连接体2、活塞3、推杆4、推杆头5和推杆台6,其中推杆台6设置在距离针头连接体2三分之一处的针筒1上,可以有效的避免了针筒1进入患者口腔或者鼻腔,完全实现操作人员在患者体外完成注射的过程,有利于操作人员对注射速度的把控;所述导管包括管体7和管头8;所述管头8设为椭球体,椭球体表面光滑,可以有效的减少导管在进出预设位置的阻力,避免在与人体器官的接触过程中产生不适。所述导管出口设为半开口的缝状出口9,在注射麻醉药品的过程中半开口的缝状开口可以增强导管内的液体压力,有利于操作人员调整方向;此外,从半开口的缝状开口出来的液滴更加均匀集中,可以有效提高操作的准确性。所述注射器通过针头连接体2与导管进行连接。

所述注射器管体7的长度为10 cm,管体7的容量为5 ml。

使用所述导管通过鼻腔对口咽部后壁表面进行麻醉;其中所述导管为医用纤维细管;所述医用纤维细管长度为15 cm,直径为0.6 mm。

实施例4:

如图2所示,一种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麻醉口咽气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射器和导管;所述注射器包括针筒1、针头连接体2、活塞3、推杆4、推杆头5和推杆台6,其中推杆台6设置在距离针头连接体2三分之一处的针筒1上,可以有效的避免了针筒1进入患者口腔或者鼻腔,完全实现操作人员在患者体外完成注射的过程,有利于操作人员对注射速度的把控;所述导管包括管体7和管头8;所述管头8设为椭球体,椭球体表面光滑,可以有效的减少导管在进出预设位置的阻力,避免在与人体器官的接触过程中产生不适。所述导管出口设为半开口的缝状出口9,在注射麻醉药品的过程中半开口的缝状开口可以增强导管内的液体压力,有利于操作人员调整方向;此外,从半开口的缝状开口出来的液滴更加均匀集中,可以有效提高操作的准确性。所述注射器通过针头连接体2与导管进行连接。

所述注射器管体7的长度为10 cm,管体7的容量为10 ml。

使用所述导管通过鼻腔对口咽部后壁表面进行麻醉;其中所述导管为医用纤维细管;所述医用纤维细管长度为20 cm,直径为0.8 mm。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