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湿化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1952阅读:2520来源:国知局
氧气湿化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氧气湿化瓶,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处理紧急医疗事故时,氧疗为最常用的医疗手段,为了避免呼吸道干燥造成的不适,在进行氧疗时必须对氧气进行充分的湿化,因此氧气湿化的程度成为氧疗过程的关键。现有技术中,对氧气湿化的方式是将湿化液,即水灌装到湿化瓶中,然后通过湿化瓶的内芯将氧气通过湿化液面以下后逸出,最后通过湿化瓶的氧气输出口进入患者呼吸道,但是此种方式存在气泡噪音较大容易对患者的睡眠产生影响,及氧气流会携带水珠造成患者呼吸道的不适,呼吸困难。

专利号为201520948032.4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医用氧气湿化瓶,瓶体用来盛放氧气湿化液,进气管与瓶体底面之间设置相互连通的上支撑管和下支撑管,两者之间连接用于向上输送氧气湿化液的吸液柱,氧气通过吸液柱湿化后向出气管输送,但是此专利设计的吸液柱仅位于氧气湿化瓶的中间部位且为柱状形状,存在与氧气在湿化液中滞留时间短、接触面积小、传输路径短、湿化效率低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氧气湿化瓶,改变传统的氧气入水湿化的方式,通过合理的设计增加了氧气在湿化液中滞留时间和单位接触面积,同时延长了氧气流过的路径和时间,从而提高了氧气的湿化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氧气湿化瓶,包括用于盛放吸湿单元的瓶体、以及设置于瓶体上的进气管和出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单元内部具有若干条氧气流通通路,其中氧气流通通路的内径为0.5~5mm。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进气管设置于瓶体顶部、出气管设置于瓶体底部,两者交错设置,所述吸湿单元内部具有“S”型氧气流通通路。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进气管设置于瓶体顶部、出气管设置于瓶体底部,两者交错设置,所述吸湿单元具有若干条上下直通氧气流通通路。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进气管和出气管均设置于瓶体顶部,其中进气管穿入吸湿单元内部,氧气流经吸湿单元内部的“U”氧气流通通路向出气管输送。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进气管和出气管均设置于瓶体顶部,其中进气管穿入吸湿单元内部,且穿入吸湿单元内部的进气管的外壁设置通气孔,所述吸湿单元具有若干条上下直通氧气流通通路。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吸湿单元为聚乙烯醇、吸湿纤维或者吸湿树脂,氧气流通通路的内径为2mm。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且成本较低,便于大规模的推广使用,湿化氧气流流经路径长,湿化补充效果好,输出的氧气无噪音、无气泡、安全性能高等优势。

瓶体内放置吸湿单元,吸湿单元为聚乙烯醇、吸湿纤维或者吸湿树脂,外部的湿化液通过毛细管原理输送到整个吸湿单元,改变了传统的氧气入水湿化的方式,消除了气泡噪音较大对患者的睡眠产生影响的隐患,以及氧气流会携带水珠造成患者呼吸道的不适,呼吸困难,且湿化液被吸湿单元中相互连通的孔径分割为多个小液滴,且孔径内壁具有凹凸点,使氧气湿化气流在吸湿单元中的碰撞和混合,增加了氧气湿化气流的流经路径和流经时间,提高了湿化效果。

吸湿单元的氧气流通通路内径设计在于0.5~5mm,防止内径过小,造成氧气流流通不畅、呼吸者缺氧,同时防止内径过大,使氧气与湿化液接触时间短,达不到氧气湿化的效果,同时氧气流通通路内壁具有不规则的凹凸点,可以增加氧气流与吸湿单元的碰撞几率,延长流经时间,提高湿化效果。

为了进一步的提高湿化氧气流的流通路径,吸湿单元内部规则的孔径将内部空间分割成为若干条氧气流通通路,类似于S型氧气通路,使氧气湿化气流在输送过程中与吸湿单元通路的内壁相互碰撞、折射改变氧气湿化气流的流经路径和流经时间,提高了湿化效果。

为了进一步的改变氧气流的路径,将进气管和出气管均设置于瓶体顶部,其中进气管穿入吸湿单元内部,穿入吸湿单元内部的进气管的外壁设置通气孔,氧气流经吸湿单元内部的“U”氧气通路或者吸湿单元内部若干条上下直通氧气流通通路向出气管输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瓶体,2、进气管,3、出气管,4、吸湿单元,5、通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氧气湿化瓶,其结构示意如图1所示,包括用于盛放吸湿单元4的瓶体1、以及设置于瓶体上的进气管2和出气管3,进气管2设置于瓶体顶部、出气管3设置于瓶体底部,两者交错设置即中心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其中吸湿单元内部具有“S”型氧气通路,氧气通路的内径为1mm,使氧气流经通路的时间比较适宜,且孔径内壁具有不规则的凹凸点,可以增加氧气流与吸湿单元的碰撞几率,延长流经时间,提高湿化效果。

吸湿单元4为聚乙烯醇、吸湿纤维或者吸湿树脂,材质成本低廉,无任何毒副作用,外部的湿化液通过毛细管原理输送到整个吸湿单元,改变了传统的氧气入水湿化的方式,消除了气泡噪音较大对患者的睡眠产生影响的隐患,以及氧气流会携带水珠造成患者呼吸道的不适,呼吸困难。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吸入湿化液的吸湿单元放置于湿化瓶内,进气管2的进气口与氧气源相连接,氧气沿着吸湿单元4中“S”型氧气通路与湿化液相互接触碰撞,被湿化的氧气通过出气管输送。

实施例2

一种氧气湿化瓶,其结构示意如图2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吸湿单元具有若干条上下直通氧气流通通路,氧气流经流通通路向出气管输送。

实施例3

一种氧气湿化瓶,其结构示意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为了改变氧气流的路径,将进气管2和出气管3均设置于瓶体顶部,其中进气管2穿入吸湿单元4内部,氧气流经吸湿单元4内部的若干条“U”通道向出气管3输送。

实施例4

一种氧气湿化瓶,其结构示意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3不同之处在于:其中吸湿单元4具有若干条上下直通氧气流通通路。进气管2和出气管3均设置于瓶体顶部,且穿入吸湿单元4内部的进气管2的外壁设置通气孔5,氧气从通气孔5内流出,通过湿化单元内规则或者不规则的空隙和上下直通氧气流通通路向出气管3输送氧气,其传输路径也类似于“U”型通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