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无菌单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1800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面部无菌单支撑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面部无菌单支撑架。



背景技术:

介入术中患者常需保持平卧位,行颈静脉穿刺、锁骨下静脉穿刺以及需要脚先进卧于DSA手术床的患者,铺单时手术单需直接覆盖在患者脸部,容易造成患者恐惧、呼吸不畅、燥热等不适,术中常常需人为将手术单掀起并作适当支撑,有时需要反复进行此步骤,不仅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而且增加了手术污染几率;

而临床上不论是进口还是国产的DSA手术床均较窄,患者平卧于手术床后,床头的部位几乎再无空余的地方,再者,市场上有的介入手术面部无菌单支撑架虽然可固定于DSA手术床上,但是其支持板位于患者头部的正后方,在医生进行行颈静脉穿刺或锁骨下静脉穿刺时,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固定于手术床上、且可根据患者体型、以及舒适度来调节支撑架的旋转角度与伸缩长度,以此消除患者憋闷、紧张等不适感的面部无菌单支撑架。

本实用新型一种面部无菌单支撑架,包括:用于固定于手术床头的第一固定器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器顶部的软管;

其中,所述软管包括套设有第一伸缩支撑杆的第二固定器以及套设有第二伸缩支撑杆的第三固定器,且所述第二固定器、所述第三固定器均设置在与所述第一固定器相对的一侧,当支撑架工作时,使得所述第一伸缩支撑杆与患者肩部平齐、所述第二伸缩支撑杆与患者躯干平行设置,用于支撑手术单。

本实用新型面部无菌单支撑架,其优点是:第一固定器以及在软管上可180度旋转的第一伸缩支撑杆、第二伸缩支撑杆的设计,可使支撑架固定于DSA手术床上的同时,利用第一伸缩支撑杆与患者肩部平行,且第二伸缩支撑杆平行于患者躯干,用于支撑盖于患者面部的手术单,其角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调节,以患者舒适为目的,从而保持术中无菌的同时,避免患者恐惧、呼吸不畅、燥热等现象的发生;再者,方便医护人员随时观察患者面部情况变化,避免手术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面部无菌单支撑架的侧视图;

图2为面部无菌单支撑架的正视图;

图3为面部无菌单支撑架工作状态的侧视图;

图4为面部无菌单支撑架工作状态的正视图;

其中,

1、第一固定器,11、固定调节栓,

2、软管,21、第二固定器,211、第一伸缩支撑杆,22、第三固定器,221、第二伸缩支撑杆;

3、手术单。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至图4所示:一种面部无菌单支撑架,包括:包括用于固定于手术床头的第一固定器1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器1顶部的软管2;

其中,所述软管2包括套设有第一伸缩支撑杆211的第二固定器21以及套设有第二伸缩支撑杆221的第三固定器22,且所述第二固定器21、所述第三固定器22均设置在与所述第一固定器1相对的一侧,当支撑架工作时,使得所述第一伸缩支撑杆211与患者肩部平齐、所述第二伸缩支撑杆221与患者躯干平行设置,用于支撑手术单3。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器1底部设置有一固定调节栓11,使得所述第一固定器1安装至DSA手术床上后,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固定器1与DSA手术床的松紧度;

进一步地,所述软管2为硅胶软管或金属软管,用于控制所述软管2 360度旋转,根据手术需要任意角度调节,便于医务人员手术。

优选地,所述第二固定器21、第三固定器22均可在所述软管2上活动,根据手术需要,调节所述第二固定器21、第三固定器22在所述软管2上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第二固定器21设置在所述软管2中部,且所述第二固定器21为环型,用于套设所述第一伸缩支撑杆211;

所述第三固定器22设置在所述软管2上部,且所述第三固定器22为环型,用于套设所述第二伸缩支撑杆221;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伸缩支撑杆211、所述第二伸缩支撑杆221均能180度旋转,可根据手术需要以及患者体型等旋转调节角度,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同时减少手术过程中细菌感染,提高手术成功率。

本实用新型一种面部无菌单支撑架是这样实现的:将所述第一固定器1固定于DSA手术床头一侧的金属床板上,通过旋转所述第一固定器1顶端设置的所述软管2,使所述软管2旋转后的固定角度符合术中要求,再使所述第二固定器21中套设的所述第一伸缩支撑杆211伸出、旋转,使其与患者肩部平齐,最后将所述第三固定器22中套设的所述第二伸缩支撑杆221伸出、旋转,使其与患者躯干平行,即支撑患者面部的手术单3,便于医护人员随时观察患者面部变化情况,消除患者憋闷、紧张等不适感,防止手术污染,提高手术成功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