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关节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78834阅读:128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康复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腕关节训练器。



背景技术:

据国家人社局最新统计数据,中国每年新发生工伤近180万例,其中60%是手外伤工人,大部分受伤工人影响到手腕关节的功能,造成工人的手抓握能力、肌肉力量下降、腕关节ROM受限等,严重影响了工人的生产能力。目前对手功能训练的康复方法呈多样性,常见分被动、辅助以及主动运动三种,其中主动运动是恢复功能的非常有效方法,但是大部分主动运动的器材和方法都比较枯燥乏味,患者难于坚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腕关节训练器。

本实用新型包括不同规格的一组手柄柱、连接头、用于滑动头运动的金属轨道和滑动头,所述一组手柄柱的一端分别设有内螺纹孔,所述连接头的一端设有螺柱,另一端设有用于锁紧金属轨道的一对锁紧孔,连接头的螺柱一端装配在手柄柱的内螺纹孔处,所述金属轨道的两端分别通过锁紧螺栓锁紧在连接头的一对锁紧孔处,所述滑动头设有用于穿过金属轨道的避让孔,滑动头套在金属轨道上,并位于金属轨道上滑动。

所述金属轨道是由记忆金属制成的轨道。

所述一组手柄柱是三个手柄柱,三个手柄柱的重量分别为0.5kg、1.0kg和1.5kg。

所述一组手柄柱上分别套有防滑套。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手部受伤的不同时间与不同程度设计不同的训练剂量和训练目标;可根据手部功能受限的不同情况选取不同的手柄进行训练;相对目前康复机构内常用的针对前臂及腕关节受限后的治疗方式:CPM、手法放松或其它助力类的训练方式等,本康复器材的治疗方式更加富有目标性及游戏性,可以充分调动患者的主动性,有利于受伤后的前臂和腕关节恢复,可以使患者充分了解到受伤后功能受限情况及能力水平,减少伤残适应。产品美观、安全,轻便,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一组手柄柱;1-1、防滑套;2、连接头;3、金属轨道;4、滑动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不同规格的一组手柄柱1、连接头2、用于滑动头运动的金属轨道3和滑动头4,所述一组手柄柱1的一端分别设有内螺纹孔,所述连接头2的一端设有螺柱,另一端设有用于锁紧金属轨道的一对锁紧孔,连接头2的螺柱一端装配在手柄柱1的内螺纹孔处,所述金属轨道3的两端分别通过锁紧螺栓锁紧在连接头2的一对锁紧孔处,所述滑动头4设有用于穿过金属轨道的避让孔,滑动头4套在金属轨道3上,并位于金属轨道3上滑动。

所述金属轨道3是由记忆金属制成的轨道。

所述一组手柄柱1是三个手柄柱1,三个手柄柱1的重量分别为0.5kg、1.0kg和1.5kg。

所述一组手柄柱1上分别套有防滑套1-1。

工作方式及原理:记忆金属制成的钢丝绳轨道可根据需求弯曲成不同形状,如图所示为一种低难度的训练形状。使用前,治疗师根据患者功能情况选择合适大小及重量的手柄柱,适当弯曲金属轨道,将连接头与手柄柱组装成一体,将滑动头套在金属轨道上,后将金属轨道的两端锁紧在连接头上,即完成了训练器的组装,治疗师应记录患者心率及疼痛情况,受训者采用站立位或坐位,肩关节内收,上臂垂直夹紧,单手抓握手柄柱,利用腕部活动将滑动头沿金属轨道从A或C任意一点经过中点B滑动至对侧C或A再原路返回;重复训练达到停止点,完成训练后应记录患者完成次数及所用时间以及疼痛程度和自觉辛苦程度(RPE)。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