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面罩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53883阅读:1353来源:国知局
氧气面罩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氧面罩与患者面部之间的贴片,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在医院的临床治疗中,很多患者是无法自主呼吸,需要吸氧来维持生命的,而吸氧必备的就是氧气面罩,氧气面罩是将口鼻与外界环境隔开,以保证氧气调节器输来的具有一定含氧浓度和压力的气体流入人体呼吸器官的面具,提供了一种可靠地将氧气冲储液罐或者输氧管路中转入到人体肺部的方法;

但是,由于需要将氧气面罩与外界环境隔开,因此必需要将氧气面罩通过绑带固定在患者头部,氧气面罩势必长时间紧扣贴合在患者的面部,而引起压疮最主要的原因是局部组织遭受持续性垂直压力,这样,患者长时间佩戴氧气面罩,脸上就容易发生压疮;

而现有技术所公开的大多数氧气面罩,并没有对此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患者佩戴方便、舒适,同时能够确保患者正常输氧的同时,杜绝压疮产生的氧气面罩贴,以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实现其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氧气面罩贴,包括硅胶面贴,硅胶面贴的一侧端部具有第一鼻腔开口,第一鼻腔开口的下方具有第一嘴部开口。

所述硅胶面贴的表面开有若干组均匀布置的透气通孔。

所述硅胶面贴的两侧边沿均具有绒面贴,还具有承压层,承压层一侧表面的两侧边沿均具有与绒面贴相配合的尼龙钩贴,通过尼龙钩贴与绒面贴的配合,承压层贴合在硅胶面贴上,且承压层开有与第一鼻腔开口相配合的第二鼻腔开口和与第一嘴部开口相配合的第二嘴部开口。

所述承压层的另一侧表面位于第二嘴部开口的下部设有圆弧凸棱。

硅胶面贴的两端还具有绑带。

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硅胶面贴,硅胶面贴的一侧端部具有第一鼻腔开口,第一鼻腔开口的下方具有第一嘴部开口,这样,在使用时,可以将硅胶面贴像面膜一样贴在患者的面部,第一鼻腔开口正好将患者的鼻子完全露出,第一嘴部开口将患者的嘴部完全暴露,而患者脸颊等部位均被硅胶面贴覆盖,医用硅胶制成的面贴,既能够很好地贴合患者面部皮肤,同时也不会对患者的皮肤造成伤害。

而所述硅胶面贴的表面开有若干组均匀布置的透气通孔,由于透气通孔的存在,硅胶面贴能够在保证贴合在患者面部的同时,还能够尽可能得透气,使得患者的皮肤不至于闷热出汗。

而所述硅胶面贴的两侧边沿均具有绒面贴,还具有承压层,承压层一侧表面的两侧边沿均具有与绒面贴相配合的尼龙钩贴,通过尼龙钩贴与绒面贴的配合,承压层贴合在硅胶面贴上,且承压层开有与第一鼻腔开口相配合的第二鼻腔开口和与第一嘴部开口相配合的第二嘴部开口,这样结构的好处在于,承压层实际与硅胶面贴的大小、形状是一致的,当承压层与硅胶面贴贴合成一个整体时,患者的鼻子可以从第一鼻腔开口和第二鼻腔开口处露出,患者的嘴部也可以从第一嘴部开口于第二嘴部开口露出,而实际使用时,承压层可以为海绵材料,这样即透气,同时又减轻了氧气面罩给予患者面部的压力,而使用一段时间后,硅胶面贴可以清洗消毒后重复使用,承压层可以撕下更换,既保证了卫生,也节约了成本。

而所述承压层的另一侧表面位于第二嘴部开口的下部设有圆弧凸棱,当氧气面罩与承压层接触后,如果发生位移,氧气面罩的底部边沿能够正好抵在圆弧凸棱上,这样,就尽可能地避免了氧气面罩滑移脱开的情况。

而硅胶面贴的两端还具有绑带,能够更好地将硅胶面贴固定在患者的脸颊部位,避免移动。

本实用新型经采用后,能够在不改变氧气面罩的结构的情况下,杜绝了患者面部压疮的产生,同时又不会影响到输氧的进行,其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硅胶面贴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承压层6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承压层6贴合在硅胶面贴1上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照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一种典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氧气面罩贴,包括硅胶面贴1,硅胶面贴1的一侧端部具有第一鼻腔开口2,第一鼻腔开口2的下方具有第一嘴部开口3。

所述硅胶面贴1的表面开有若干组均匀布置的透气通孔4。

所述硅胶面贴1的两侧边沿均具有绒面贴5,还具有承压层6,承压层6一侧表面的两侧边沿均具有与绒面贴5相配合的尼龙钩贴7,通过尼龙钩贴7与绒面贴5的配合,承压层6贴合在硅胶面贴1上,且承压层6开有与第一鼻腔开口2相配合的第二鼻腔开口8和与第一嘴部开口3相配合的第二嘴部开口9。

所述承压层6的另一侧表面位于第二嘴部开口9的下部设有圆弧凸棱10。

硅胶面贴1的两端还具有绑带1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