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量多道皮肤点刺针。
背景技术:
皮肤点刺实验是皮肤科常用的检测食物和吸入过敏原的方法,其试验结果直观可靠,因此在临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所使用的方法为:患者双前臂屈侧消毒后,将过敏原测试液(约40种,含组胺阳性对照及生理盐水阴性对照)逐一滴于皮肤表面,间隔约3cm。逐一应用一次性皮肤点刺针刺皮皮肤(以不出血为宜),观察20分钟,记录各个过敏原试验部位是否出现风团,将出现的风团与组胺阳性对照比较,判断其阳性程度。该试验工具简单,但逐一滴加过敏原后仍需逐一针刺皮肤,费时费力,降低了检测效率;且点刺过敏原药液依靠人工挤压胶皮滴管上的橡胶气囊,不能做到精确定量,不仅浪费药液,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实验的人为误差。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微量多道皮肤点刺针。
其包括以下组成部分:微量多道移液器(2),和与微量多道移液器匹配的多个皮肤点刺针(6),所述点刺针整体由透明聚丙烯制成,所述点刺针的上口(1)与微量多道移液器(2)相匹配,点刺针中间部位具有聚丙烯过滤芯(3),所述聚丙烯过滤芯的上表面距离点刺针上口为0.5-2cm,过滤芯厚度为0.3-1cm,点刺针的下部为针头(4),针头(4)下部为针尖(5),针头与针尖连接部宽于针尖,所述针尖直径为0.4-0.6mm,长为1-2mm,微量多道移液器的每道的间距使得相邻点刺针尖之间的距离为2-4cm。
所述皮肤点刺针(6)为6-12个。
所述聚丙烯过滤芯的上表面距离点刺针上口为1.5cm,过滤芯厚度为0.5cm。
所述针尖直径为0.5mm,长为1.5mm。
微量多道移液器的每道的间距使得相邻点刺针尖之间的距离为3cm。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精确定量:点刺针与实验室常用的微量多道移液器相匹配,微量多道移液器能够精确定量至0.5ul,减少检测误差。
2.操作简便:针刺皮肤、滴注过敏原药液一次完成,省时省力。
3.安全:点刺针头为一次性使用,避免交叉感染。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的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图1为皮肤点刺针的示意图。
图2为微量多道皮肤点刺针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一种与微量多道皮肤点刺针,其包括以下组成部分:微量多道移液器(2),和与微量多道移液器主题匹配的皮肤点刺针,所述点刺针整体由透明聚丙烯制成,所述点刺针的上口(1)与微量多道移液器(2)相匹配,点刺针中间部位具有聚丙烯过滤芯(3),所述聚丙烯过滤芯的上表面距离点刺针上口为1.5cm,过滤芯厚度为0.5cm,点刺针的下部为针头(4),针头(4)下部连接有针尖(5),针头与针尖连接部宽于针尖,所述针尖直径为0.5mm,长为1.5mm,微量多道移液器的每道的间距使得相邻点刺针尖之间的距离为3cm。
点刺针为透明高分子材料聚丙烯(PP)制成,无菌,带滤芯,可以迅速刺入皮肤,减轻疼痛,还能够控制进针深度,避免刺入皮肤过深或过浅。在刺入的同时按下推注按钮,完成过敏原药液的滴注给药,节约了人力成本,提高检测效率。每次推注过敏原药10ul,微量移液器能够保证精确定量过敏原药液,保证了测试的准确性。
操作步骤:
将微量多道移液器垂直插入一次性点刺针头中,上紧。
将一次性点刺针头进入点刺过敏原药液液面以下,按压微量多道移液器按钮,吸取过敏原药液约10ul。
于前臂屈侧将点刺针刺入皮肤,根据针尖深度,刺入皮肤约1.5mm,由于针头与针尖连接部宽于针尖,故可精确控制针尖刺入深度。
按压微量多道移液器按钮,滴注过敏原药液,即完成皮肤点刺试验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