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新型穿刺操作台。
背景技术:
在大型医院,特别是儿童专科医院,每天有大批患儿在门诊进行静脉穿刺输液,而临床工作中,由于患儿对打针有恐惧感且自控能力差,无论是简单抽血还是留置针操作,通常需要至少两名,甚至更多护士共同协作才能完成一名患儿的静脉穿刺操作,不仅造成了科室护理资源的浪费,而且也影响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同时,因为患儿体位不配合而造成的穿刺失败,更是时有发生,这不仅给患儿造成了痛苦,且更容易激发护患矛盾,引起家长的不解及不满。
现有技术的缺陷:目前国内大部分医院对小儿进行输液治疗时普遍采用的是先让小儿躺在固定的普通的病床上实施静脉穿刺,穿刺成功后再让家长抱回座椅上完成输液,特别是在进行小儿头皮穿刺时,一般需另备操作台用于放置患儿,这样就比较麻烦;而普通的病床高度也并非适合所有儿童,也不能随意的移动,输液过程中,由于患儿会随意活动导致针头脱落,从而不得不进行二次乃至多次静脉穿刺。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穿刺操作台,以解决专门针对婴幼儿静脉穿刺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穿刺操作台,包括支撑腿和设置在所述支撑腿上的操作台面,关键在于:所述操作台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滑动输液架,所述滑动输液架一侧设有手臂固定件。
以上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滑动输液架能根据不同的静脉穿刺部位来调整输液瓶的位置,手臂固定件可以防止幼儿在输液过程中手臂随意活动导致针头脱落。
优选的,所述滑动输液架为两个,并且两个所述滑动输液架均设置在所述操作台面的中部,两个所述滑动输液架之间放置有消毒盘。
该方案的效果是两个输液架可以同时满足两个幼儿进行静脉输液治疗,头枕则能调整高度以提高幼儿头部的舒适度,消毒盘则可以盛装各种穿刺用的消毒用品,方便护士拿取。
优选的,所述滑动输液架包括水平滑轨,所述水平滑轨上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上穿设有定位螺栓,该定位螺栓穿过所述滑块并朝向所述水平滑轨,所述滑块上竖直设有输液杆。
该方案的效果是输液杆能在能根据不同的静脉穿刺部位,在水平滑轨上滑动并通过定位螺栓来调整在水平滑轨上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手臂固定件包括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与所述水平滑轨平行设置,所述固定底板上正对设有两块固定侧板,两块所述固定侧板的内侧均分别设有充气气囊。
该方案的效果是当手臂静脉穿刺后,幼儿将手臂放入手臂固定件内,固定侧板内侧上的充气气囊可充气从而将手臂夹设稳定在两块固定侧板之间,防止幼儿臂随意活动同时也具有很好的舒适性。
优选的,所述滑动输液架的外侧设有头枕,所述手臂固定件位于滑动输液架和头枕之间。
该方案的效果是当患者躺在穿刺台上进行静脉穿刺时,可以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优选的,所述固定底板上设有加热垫。
该方案的效果是当天冷时加热提供保暖,降低病人疼痛感。
优选的,所述支撑腿的下端设有带锁扣的滑轮。
该方案的效果是可以更方便的移动该新型穿刺操作台。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穿刺操作台型可用于小儿取卧位或坐位进行头皮或四肢静脉穿刺,结构简单、临床使用方便舒适,在给病人输液时操作简便、省时省力且防止穿刺针移位,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充分利用了治疗车的作用,又起到了移动式护士站的部分功能,一车多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新型穿刺操作台,包括支撑腿1和设置在所述支撑腿1上的操作台面2,所述操作台面2上设置有两个滑动输液架3,两个所述滑动输液架3均设置在所述操作台面2的中部,两个所述滑动输液架3之间放置有消毒盘6,所述滑动输液架3的外侧设有头枕7,滑动输液架3和头枕7之间设有手臂固定件4,所述支撑腿1的下端设有带锁扣的滑轮14。
图1中还可以看到,所述滑动输液架3包括水平滑轨31,所述水平滑轨31上设有滑块32,所述滑块32上穿设有定位螺栓33,该定位螺栓33穿过所述滑块32并朝向所述水平滑轨31,所述滑块32上竖直设有输液杆34;所述手臂固定件4包括固定底板41,所述固定底板41上设有加热垫13,所述固定底板41与所述水平滑轨31平行设置,所述固定底板41上正对设有两块固定侧板42,两块所述固定侧板42的内侧均分别设有充气气囊43,所述充气气囊43呈袋状,所述充气气囊43的开口边缘与所述固定侧板42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侧板42上设有与充气气囊43连通的充气口,充气口连接有充气管,充气管连气源。
在给患儿进行静脉穿刺时,患儿平躺在操作台面2上,将输液瓶挂置在输液杆34上,根据患儿穿刺的位置,比如进行手部静脉穿刺,护士移动输液杆34,使其在水平滑轨31上滑动,确定位置后,旋紧定位螺栓33,将输液杆34的位置固定,穿刺和输液过程中,可将患儿手臂放入手臂固定件4中,两个固定侧板42上的充气气囊43鼓起并相互靠近,两侧的充气气囊43形成手臂夹持腔,用于夹住患儿手臂。
最后需要说明,上述描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