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的讲是一种吸氧管收纳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吸氧管多采用一次性包装,使用后的吸氧管一般丢弃掉,造成了吸氧管的浪费,而对于同一个人而言吸氧管是可以重复使用的,但是吸氧管在收纳过程中又很容易被外界环境污染且吸氧管在收纳过程中容易打结曲折,这些均会影响吸氧管的二次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吸氧管收纳装置,可以方便的对吸氧管进行收纳,同时可有效防止吸氧管被外界环境所污染,不妨碍二次使用。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吸氧管收纳装置,所述吸氧管包括管座、导管和鼻塞,所述导管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管座和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氧管收纳装置包括顶端开口的长方体形壳体和盖板,所述盖板用于盖严壳体的顶端开口,所述壳体内侧的中部设置有垂直于壳体底面的圆筒形立柱,所述壳体内侧靠近一个短端的位置设置有平行于短端的挡板,所述挡板与壳体的两个长端之间设置有开口,所述导管和管座可缠绕在立柱上,所述导管连接鼻塞的一端穿过挡板与壳体的两个长端之间的开口,所述鼻塞放置在挡板与邻近的壳体短端之间。
以下是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所述圆筒形立柱外壁上套有圆筒形套筒,所述圆筒形套筒的外壁顶端设置有背离筒口的第一凸缘,所述圆筒形立柱的外壁顶端设置有背离筒口的第二凸缘,所述第二凸缘压在第一凸缘内缘部分的正上方,所述第一凸缘的外缘部分顶面设置有一个垂直于第一凸缘的圆柱形把手,所述把手可带动套筒自转,所述导管和管座缠绕在套筒上。
所述盖板上设置有一个对应把手在特定位置时的第一通孔,所述把手转动到特定位置且将盖板盖严在壳体顶端时,所述把手正好伸入第一通孔。
所述第一凸缘的外缘设置有卡接管座的卡口,所述挡板的中部设置有放置鼻塞的第二通孔。
所述壳体内侧靠近另一短端的位置设置有酒精棉球盛放盒和医用夹子盛放槽。
使用时,将吸氧管的管座穿过第一凸缘的卡口,转动把手将吸氧管的导管缠绕到套筒上,导管缠绕到最后时将把手定位在对应盖板第一通孔的特定位置,然后将导管连接鼻塞的一端绕过挡板与壳体长端之间的开口后将鼻塞放置在挡板与邻近的壳体短端之间,然后将鼻塞塞入挡板的第二通孔中,最后盖严盖板。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圆筒形立柱和套筒可以方便的对导管进行收纳,防止吸氧管的导管打结,卡口、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可以实现对吸氧管管座、导管和鼻塞的定位,防止吸氧管在收纳盒内松动,所述盖板可将吸氧管与外界分离防止污染,所述酒精棉球可以用于对吸氧管的管座和鼻塞进行消毒。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 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壳体和盖板的示意图;
图3为套筒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壳体,2、盖板,3、立柱,4、第二凸缘,5、挡板,6、第二通孔,7、酒精棉球盛放盒,8、医用夹子盛放槽,9、套筒,10、第一凸缘,11、把手,12、卡口,13、第一通孔,14、开口,15、鼻塞,16、导管,17、管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2和3所示,所述吸氧管包括管座17、导管16和鼻塞15,所述导管16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管座17和鼻塞15,所述吸氧管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端开口的长方体形壳体1和盖板2,所述盖板2用于盖严壳体1的顶端开口,所述壳体1内侧的中部设置有垂直于壳体1底面的圆筒形立柱3,所述壳体1内侧靠近一个短端的位置设置有平行于短端的挡板5,所述挡板5与壳体1的两个长端之间设置有开口14。
所述圆筒形立柱3外壁上套有圆筒形套筒9,所述圆筒形套筒9的外壁顶端设置有背离筒口的第一凸缘10,所述圆筒形立柱3的外壁顶端设置有背离筒口的第二凸缘4,所述第二凸缘4压在第一凸缘10内缘部分的正上方,所述第一凸缘10的外缘部分顶面设置有一个垂直于第一凸缘10的圆柱形把手11,所述把手11可带动套筒9自转。
所述盖板2上设置有一个对应把手11在特定位置时的第一通孔13,所述把手11转动到特定位置且将盖板2盖严在壳体1顶端时,所述把手11正好伸入第一通孔13。
所述第一凸缘10的外缘设置有卡接管座17的卡口12,所述挡板5的中部设置有放置鼻塞15的第二通孔6。
所述壳体1内侧靠近另一短端的位置设置有酒精棉球盛放盒7和医用夹子盛放槽8。
使用时,将吸氧管的管座17穿过第一凸缘10的卡口12,转动把手11将吸氧管的导管16缠绕到套筒9上,导管16缠绕到最后时将把手11定位在对应盖板2第一通孔13的特定位置,然后将导管16连接鼻塞15的一端绕过挡板5与壳体1长端之间的开口14后将鼻塞15放置在挡板5与邻近的壳体1短端之间,然后将鼻塞15塞入挡板5的第二通孔6中,最后盖严盖板2。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所述圆筒形立柱和套筒可以方便的对导管进行收纳,防止吸氧管的导管打结,所述卡口、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可以实现对吸氧管管座、导管和鼻塞的定位,防止吸氧管在收纳盒内松动,所述盖板可将吸氧管与外界分离防止污染,所述酒精棉球可以用于对吸氧管的管座和鼻塞进行消毒。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