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输液或输血管路的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9805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用于输液或输血管路的加热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输液或输血管路的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输液或输血时,通常是通过静脉滴注向人体内输入大剂量注射液或血液,注射液或血液通常包装在玻璃或者塑料制成的输液瓶或袋中,不含防腐剂和抑菌剂。使用时通过输液器调整滴速,注射液或血液稳定持续地由静脉输入人体,具有补充人体的水分、电解质,调节人体内渗透压等作用,同时也适用于不能进行口服营养的患者。因此输液或输血作为一种医疗手段,在临床疾病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一般而言,注射液或血液的存储温度都低于20度,在冬天注射液或血液的温度会更低,尤其是血液在冷藏室冷藏,温度更低。由于温度较低的注射液或血液会对血管产生刺激,因而患者在输液或输血的时候,通常采用手握输液或输血管路,以增加注射液或血液的温度,或者通过不断饮热水以及使用热水袋等方法缓解输液或输血带来的畏寒等不适症状。另外,由于冷藏的原因,血液中往往存在部分凝聚的血块,这些血块在输血的过程中容易堵塞输血管路,不利于输血的顺利进行。

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提出了许多解决的方法。例如:用交流电对电极通电,以加热电解质液,切断电源后可对输液管持续传导热量;还可以对输液瓶或输血袋进行加热,或者生产可加热输液袋等。这些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注射液或血液在输入前的温度,缓解患者的不适,但仍然存在安全隐患,需要外部持续供电,成本高,体积过大等不足之处,使这些技术的应用受到环境的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加热方式存在安全隐患、使用复杂、体积过大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输液或输血管路的加热装置,加热方式安全可靠,操作方式简单,使用方便、灵活,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输液或输血管路的加热装置,所述用于输液或输血管路的加热装置包括:

容纳并密封发热粉剂的发热带,所述发热带具有柔性,所述发热带能卷绕在所述管路的外周,所述发热带的一侧表面上开设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上覆盖透气膜;

具有柔性的传导套,其卷绕包裹在所述发热带的外部,所述传导套上开设与所述第一通气孔连通的第二通气孔;

用于密封所述第二通气孔的密封贴,所述密封贴能分离地贴合在所述传导套上,通过所述密封贴与所述传导套的分离,外界的空气经所述第二通气孔和所述第一通气孔,并透过所述透气膜与所述发热粉剂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传导套包括相对设置的热绝缘层和管路保温层,所述热绝缘层贴合在所述发热带的一侧表面,所述管路保温层贴合在所述发热带的另一侧表面;

所述第二通气孔位于所述热绝缘层上,且所述第二通气孔的位置对应于所述第一通气孔的位置。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所述第一通气孔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二通气孔的数量与所述第一通气孔的数量相同,各所述第二通气孔分别对应连通一个所述第一通气孔。

进一步地,各所述第一通气孔在所述发热带的宽度方向上排列呈直线;所述密封贴的数量为一个,且所述密封贴呈条状,所述密封贴覆盖在各所述第二通气孔上。

进一步地,所述热绝缘层为由绝热材料制成的热绝缘层,所述管路保温层为由保温材料制成的管路保温层。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所述第一通气孔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二通气孔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二通气孔与各所述第一通气孔连通。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所述密封贴的数量与所述第二通气孔的数量相同,各所述密封贴分别对应覆盖在一个所述第二通气孔上。

进一步地,所述用于输液或输血管路的加热装置还包括呈条状的固定扣,所述固定扣固定在管路保温层上,所述固定扣平行且靠近于所述发热带的一侧宽边,通过卷绕所述发热带所述固定扣能分离地连接到所述热绝缘层。

进一步地,所述透气膜为无纺布,所述无纺布的孔径小于所述发热粉剂的外径。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贴的内表面上涂覆有明胶层。

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输液或输血管路的加热装置为一次性产品,通过发热带中发热粉剂的氧化反应产热,发热方式安全可靠,不可能存在加热金属生锈和高温溶液带电、溢出等安全隐患,也不存在产品膨胀、爆炸等问题,工作效率稳定且安全。

本实用新型只需撕下设置在传导套的外表面上的密封贴,即可开始使用,容易操作,使用方便简单。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外接电源即可完成加热功能,结构简单,组件少,成本低廉。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输液或输血管路的加热装置不需要外接电源,不受适用场所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发热带可任意固定在输液或输血管路上,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的输液或输血管路的粗细和盘绕的形状,适应性地调整与各种结构的输液装置配套使用;还可以根据需求使用多个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具有柔性的发热带和传导套可以弯曲变形,从而能方便地折叠,方便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输液或输血管路的加热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输液或输血管路的加热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输液或输血管路的加热装置的密封贴与传导套分离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输液或输血管路的加热装置卷绕到输液或输血管路上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发热带;

20-传导套;22-第二通气孔;26-热绝缘层;28-管路保温层;

30-密封贴;40-固定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的技术特征和优点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输液或输血管路的加热装置,用于输液或输血管路的加热装置包括具有柔性的发热带10、具有柔性的传导套20和密封贴30。发热带10用于容纳并密封发热粉剂,发热带10能卷绕在管路的外周,发热带10的一侧表面上开设第一通气孔,第一通气孔上覆盖透气膜。传导套20卷绕包裹在发热带10的外部,传导套20上开设与第一通气孔连通的第二通气孔22。密封贴30用于密封第二通气孔22,密封贴30能分离地贴合在传导套20上,通过密封贴30与传导套20的分离,外界的空气经第二通气孔22和第一通气孔,并透过透气膜与发热粉剂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输液或输血管路的加热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加热方式安全可靠:

以现有技术的电热储能输液为例,采用电极加热电解质液,这种方法在通电过程中电解质液气化严重,电极往往不能完全浸泡在液体中,导致电极工作效率低。同时,经常充电膨胀会加速外包装材料老化,容易发生高温电解质液溢出,存在给使用者带来意外伤害的风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为一次性产品,通过化学反应(发热粉剂的氧化反应)产热,发热方式安全可靠,不可能存在加热金属生锈和高温溶液带电、溢出等安全隐患,也不存在产品膨胀、爆炸等问题,工作效率稳定且安全。

2、加热操作简单:

现有技术中,电热储能输液加温器和输血袋加热器实现输液温度可控,操作过程繁琐复杂,不方便使用者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只需撕下设置在传导套20的外表面上的密封贴30,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即可开始使用,容易操作,使用方便简单。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外接电源即可完成加热功能,结构简单。

3、体积小巧,使用灵活:

现有技术中,电热储能输液加温器和输血袋加热器体积都比较大,不利于输液或输血过程中,根据实际使用的输液或输血管路的粗细和盘绕的形状,分别配套使用相应的加热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体积小,使用前呈条形,使用时围成管状,可任意固定在输液或输血管路上,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的输液或输血管路的粗细和盘绕的形状,适应性地调整与各种结构的输液装置配套使用;还可以根据需求使用多个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具有柔性的发热带10和传导套20可以弯曲变形,从而能方便地折叠,方便携带。而且由于不需要外接电源,不受适用场所限制。

4、制造成本低:

现有技术中,电热储能输液加温器和输血袋加热器装置中组件较多,结构复杂,成本高,不利于广泛推广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的结构简单,组件少,成本低廉,适于在医院、社康中心广泛推广使用。由于其成本低廉,作为一次性用品使用,十分方便。

较优地,发热粉剂为按8:6:2:1的质量配比混合的铁粉、氯化钠固体、三氧化二铁固体和含水蒸气的活性炭,以获得合适的发热效率,以使发热带10温度控制在50摄氏度附近。

透气膜为微孔透气膜,防止发热粉剂泄露,同时保证在密封贴30分离去除后,空气能进入发热带10内并与发热粉剂接触,产生氧化反应,从而产生并释放大量的热量。通过控制微孔透气膜的通氧速率,确定理想的通氧速率,控制发热带10中发热粉剂反应的快慢以及发热产生的热量大小,从而使发热带10能缓慢地传导热量,将温度控制在50摄氏度附近。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所示,传导套20包括相对设置的热绝缘层26和管路保温层28,热绝缘层26贴合在发热带10的一侧表面,管路保温层28贴合在发热带10的另一侧表面。第二通气孔22位于热绝缘层26上,且第二通气孔22的位置对应于第一通气孔的位置。

较优地,结合图1和图2所示,传导套20也呈与发热带10相匹配的带状,其内设置带状的空腔,发热带10嵌置于带状的空腔内。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第一通气孔的数量为至少两个,第二通气孔22的数量与第一通气孔的数量相同,各第二通气孔22分别对应连通一个第一通气孔。设置较多数量的第一通气孔,使空气能较大面积地接触到发热粉剂,从而加快发热粉剂的反应速度,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的工作效率。

较优地,密封贴30的数量与第二通气孔22的数量相同,各密封贴30分别对应覆盖在一个第二通气孔22上。如果不需要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传导的热量过多或过快,可以根据需要只分离一部分密封贴30,减少发热粉剂与空气接触的面积,从而减缓的反应速度。或者仅设置一个面积较大的密封贴30,能密封在所有的第二通气孔22上。

作为另一种可实施的方式,在发热带10的一侧表面上开设较多数量的第一通气孔,传导套20上可仅开设一个第二通气孔22,第二通气孔22与所有的第一通气孔连通。较优地,第一通气孔为并排设置的多个圆孔,第二通气孔22为一个长孔,长孔的边缘围在多个圆孔之外。

进一步地,各第一通气孔在发热带10的宽度方向上排列呈直线;密封贴30的数量为一个,且密封贴30呈条状,密封贴30覆盖在各第二通气孔22上。由于发热带10沿长度方向卷绕在管路的外部,使第一通气孔沿发热带10的宽度方向排列,经卷绕后可以很容易地使所有的第一通气孔不被遮挡,不会影响密封贴30的揭开,从而使第一通气孔能全部裸露在外用于通气。

请参阅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在发热带10上沿宽度方向上并排设置了五个第一通气孔,相应地,在热绝缘层26上沿发热带10的宽度方向(即传导套20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了五个第二通气孔22,各第一通气孔分别对应一个第二通气孔22。仅设置一个条状的密封贴30,覆盖在所有的第二通气孔22上,可以快捷地打开所有的第二通气孔,方便使用者使用。

进一步地,热绝缘层26为由绝热材料制成的热绝缘层26,管路保温层28为由保温材料制成的管路保温层28。热绝缘层26在使用时主要接触外界空气,采用热绝缘材质,可以减少或阻止热量向空气传导。管路保温层28在使用时包裹在内,主要接触输液或输血管路,采用保温材质,使热量能实现基本恒定、相对稳定的传导。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绝热材料为玻璃纤维、硅酸盐或气凝胶毡。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保温材料为蛭石。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和图4所示,用于输液或输血管路的加热装置还包括呈条状的固定扣40,固定扣40固定在管路保温层28上,固定扣40平行且靠近于发热带10的一侧宽边,通过卷绕发热带10固定扣40能分离地连接到热绝缘层26。

本实施例中,固定扣40为能粘贴到热绝缘层26上的一条双面胶带,双面胶带粘贴十分方便,而且,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作为一次性用品,采用双面胶带粘贴,使成本更加低廉。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固定扣40可为固定在管路保温层28上的绳子或拉带,传导套20连同发热带10卷绕到管路上后,通过绳子或拉带将传导套20捆紧。作为另一种可实施的方式,固定扣40为设置在管路保温层28上的粘扣的钩面,在热绝缘层26上相应设置粘扣的毛面,传导套20连同发热带10卷绕到管路上后,钩面粘接到毛面上,将传导套20捆紧。

进一步地,透气膜为无纺布,无纺布的孔径小于发热粉剂的外径,不仅可保证发热粉剂能接触到空气,还可以避免发热粉剂泄露,影响发热功效和环境卫生。

进一步地,密封贴30的内表面上(即与传导套20贴合的内表面上)涂覆有明胶层,可以有效阻止空气进入第二通气孔22。当使用者撕下密封贴30后,第二通气孔22连通第一通气孔,空气进入发热带10,加热装置开始发热。

较优地,发热带10的尺寸为宽度7厘米,长度10厘米,发热带10的重量在30克左右,本实用新型的发热装置的尺寸约为宽度10厘米,长度18厘米,本实用新型在保证了发热效率的前提下,体积较小,方便携带,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更改发热带10的尺寸和质量。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特别指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