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桡动脉脑血管介入诊疗导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1121阅读:2765来源:国知局
一种经桡动脉脑血管介入诊疗导管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经桡动脉脑血管介入诊疗导管系统。



背景技术:

全脑血管造影是诊断脑血管病的“金标准”,经股动脉是常规入路,而经股动脉穿刺进行介入治疗的穿刺点并发症发生率为2%~10%,常见的并发症包括穿刺点血肿、皮下或腹膜后出血、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等。桡动脉位置浅表、内径细,穿刺术后容易找准动脉破口压迫止血。对于神经介入患者行股动脉穿刺进行介入治疗后多需进行抗凝、抗血小板等治疗,使穿刺后穿刺点出血风险明显升高,穿刺部位出血亦是常见并发症。多项研究证实经桡动脉可以明显减少穿刺点并发症。穿刺点出血并发症率仅为0.4%,需要外科手术干预的穿刺点出血并发症率低至0.06%。经桡动脉入路介入治疗后患者无需严格卧床制动,舒适度较高,一项关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的研究表明,术后1 d和1周TRA组患者的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平均得分均高于TFA组患者,而且患者也有极强的意愿选择TRA。患者术后住院时间较TFA患者短。住院费用较低。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中心探索经桡动脉行脑血管造影,少数中心进行经桡动脉进行脑血管介入治疗手术,但是使用的导管多使用西蒙导管,VTK导管等,需要在主动脉弓内旋转成攀或主动脉瓣成攀,然后提拉导管超选一级分支血管。

西蒙导管成形及超选过程复杂、费时、费力,对主动脉弓内骚扰较大,易出现并发症。且反弯导管跟进性较差,常常出现超选二级分支血管困难。目前尚无一种经桡动脉入路脑血管诊疗手术,操作简单,实用的专用导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西蒙导管成形及超选过程复杂、费时、费力,对主动脉弓内骚扰较大、跟进性较差,常常出现超选二级分支血管困难,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经桡动脉脑血管介入诊疗导管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一种经桡动脉脑血管介入诊疗导管系统,包括一根内部导管和一根外部导管,内部导管和外部导管同轴使用且紧密配合,内部导管一端为手柄端Ⅰ,远离手柄端Ⅰ的头端Ⅰ呈自由弯曲的猪尾巴结构;外部导管一端为手柄端Ⅱ,远离手柄端Ⅱ的头端Ⅱ为柔性软管,且头端Ⅱ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在20度至40度之间。

所述头端Ⅰ弯曲的直径为0.5cm~4cm之间。

所述头端Ⅱ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度。

所述内部导管长度比外部导管长度长15-30cm。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经桡动脉脑血管介入诊疗导管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1)现有的西蒙导管等均为具有一定形状的导管,导管形状不能调节,此系统具体可调节头端,角度更灵活;

2)现有的西蒙导管均为单一导管,本系统为内外双导管组成,内部导管超选血管开口,外部导管跟进.两根导管同轴,相互配合使用。

3)现有脑血管造影导管内径较小仅能进行脑血管造影,不能进行脑血管介入手术操作,如需要进行介入手术时需利用交换技术,把指引导管引入目标血管,本系统具有脑血管造影及脑血管介入手术多重用途,外部导管内腔较大,相当于指引导管,导管到位无需进行导管交换,可直接进行脑血管介入手术操作,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

4)本实用新型内部导管头端弯曲直径较小,可在锁骨下动脉,无名动脉等快速成形,无需主动脉瓣处进行导管成攀,减少导管于主动脉弓内操作;通过调节系统头端导管的弯曲角度可快捷超选多种角度的血管开口;

5)现有西蒙导管等,头端预成形弯曲角度较大,较硬,进入二级分支血管困难,本实用新型外部导管头端较软,后部为直型,便于跟进超选二级分支血管;超选成功后内部导管可起到稳定系统,增强系统支持力的作用,便于导管跟进;同轴结构可避免外部导管在血管转弯处对血管壁产生切割损伤血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部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至图5是调节本实用新型的内外两根导管的相对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外部导管;2、内部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该经桡动脉脑血管介入诊疗导管系统由内外两根导管组成,内部导管2和外部导管1同轴使用且紧密配合,内部导管2的外径略小于外部导管1的内径,内部导管2为猪尾结构(即J形结构),一端为手柄端Ⅰ,远离手柄端Ⅰ的头端Ⅰ呈自由弯曲的猪尾巴结构;外部导管1一端为手柄端Ⅱ,远离手柄端Ⅱ的头端Ⅱ为柔性软管。内部导管2头端Ⅰ猪尾状弯曲的直径为0.5cm~4cm之间,如直径为1cm、2cm或3cm。外部导管1头端Ⅱ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20度至40度之间,优选地,头端Ⅱ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度。

两根导管同轴使用,如图3至图5所示,可通过控制两根导管相对位置调节系统头端内部导管的角度,便于超选不同角度的血管开口,内部导管超选成功后,导丝超选入靶血管,然后固定内部导管,推进外部导管,内部导管起到稳定系统的作用,同时外部导管1头端为软头,便于跟进超选二级分支血管。内部导管长度较外部导管长度长15-30cm,优选地,长20cm,当执行介入操作时,外部导管尾端及内部导管尾端接“Y”阀,给予持续加压液体滴注冲洗,避免出现导管内血栓形成。进行血管造影时可保留内部导管,通过内部导管注射对比剂,无需撤出内部导管,便于连续超选多根血管;脑血管介入手术时,外部导管到位后,撤出内部导管,单纯利用外部导管较大内腔进行手术。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