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乳腺癌术后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53429阅读:6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乳腺癌术后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引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乳腺癌术后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为目前治疗乳腺癌最常用的手术方式,手术结束后常规于前胸壁胸骨旁和腋窝各放置一根引流管,但目前普遍为两根引流管连接至一个负压引流装置,不便统计胸壁胸骨旁和腋窝两处分别排出的积液容量,影响医护人员对患者拔管时间的判断,且还无法对患者排出的积液进行及时化验或注射生理盐水冲洗及注射抗生素或促粘连剂等,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应用于乳腺癌术后引流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乳腺癌术后引流装置,来解决传统的乳腺癌术后引流装置,普遍为两根引流管连接至一个负压引流装置,且还无法对患者排出的积液进行及时化验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乳腺癌术后引流装置,包括第一负压引流袋、第一引流管、第二负压引流袋、第一魔术贴、第二魔术贴、第二引流管、侧孔、第一连接带、母扣、第二连接带、子扣、刻度表、出水管、转动塞,所述的第一引流管位于第一负压引流袋顶部,所述的第一引流管与第一负压引流袋胶水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负压引流袋位于第一负压引流袋右侧,所述的第二负压引流袋与第一负压引流袋活动相连,所述的第一魔术贴位于第一负压引流袋右侧,所述的第一魔术贴与第一负压引流袋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二魔术贴位于第二负压引流袋左侧,所述的第二魔术贴与第二负压引流袋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二引流管位于第二负压引流袋顶部,所述的第二引流管与第二负压引流袋螺纹相连,所述的侧孔分别位于第一引流管和第二引流管上端,所述的侧孔为通孔,所述的第一连接带位于第一负压引流袋右侧上下,所述的第一连接带与第一负压引流袋缝合相连,所述的母扣位于第一连接带中端,所述的母扣与第一连接带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二连接带位于第二负压引流袋右侧上下,所述的第二连接带与第二负压引流袋缝合相连,所述的子扣位于第二连接带中端,所述的子扣与第二连接带缝合相连,所述的刻度表分别位于第一负压引流袋和第二负压引流袋中端,所述的刻度表分别与第一负压引流袋和第二负压引流袋一体相连,所述的出水管分别位于第一负压引流袋和第二负压引流袋底部,所述的出水管分别与第一负压引流袋和第二负压引流袋一体相连,所述的转动塞位于出水管内部,所述的转动塞与出水管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第二引流管中端还设有转动槽,所述的转动槽与第二引流管一体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转动槽内部还设有转动管,所述的转动管与转动槽转动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转动管中端还设有流水孔,所述的流水孔为通孔。

进一步,所述的流水孔右侧还设有流水槽,所述的流水槽为凹槽。

进一步,所述的流水孔左侧还设有卡槽,所述的卡槽与转动管一体,且所述的卡槽数量为2件。

进一步,所述的转动槽左侧还设有插销,所述的插销与转动槽滑动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插销上端还设有弹簧,所述的弹簧与插销活动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弹簧外侧还设有固定外壳,所述的固定外壳与转动槽胶水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转动管右侧还设有保护套,所述的保护套与转动管活动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应用于乳腺癌术后引流装置,使用时,医护人员首先将第一负压引流袋和第二负压引流袋相互贴合,使第一魔术贴与第二魔术贴相互粘贴,再将第一连接带与第二连接带相互贴合,使母扣与子扣相互扣合,从而实现第一负压引流袋和第二压引流袋相连牢固,而后,医护人员便可将第一引流管放置于患者胸壁胸骨旁,再将第二引流管放置于腋窝,并通过侧孔的作用,使积液通过第一引流管和第二引流管,排入第一负压引流袋和第二负压引流袋中,同时,医护人员可通过刻度表查看第一压引流袋和第二负压引流袋内积液的容量,当第一压引流袋和第二负压引流袋内的积液装满时,可旋转转动塞,使出水管漏出,使得积液能够从出水管流出,同时,当医护人员需要抽取患者积液进行检查化验时,可先将保护套从转动管上拔出,再一只手将插销从卡槽内拔出,另外一只手旋转转动管,使转动管顺着转动槽转动,在转动管转动到一定位置时,流水孔便与转动槽两侧相互贴合即实现流水孔的封闭,同步,流水槽转动到转动槽上方位置即实现流水槽的漏出,此时,积液便可通过流水槽流出,使得医护人员能够及时对患者排出的积液进行检查化验,该应用于乳腺癌术后引流装置,结构巧妙,功能强大,不仅能够及时的引流患者排出的积液,还能对患者胸壁胸骨旁和腋窝两处排出的积液进行分离,在实现了积液收集的基础上,也具备了对两处积液容量进行分离检查,提高了医护人员对患者拔管时间的判断,且医护人员还可通过简单的调节,将患者排出的积液进行及时化验或注射生理盐水冲洗及注射抗生素或促粘连剂等,同时,医护人员也可根据患者病情,将第一负压引流袋和第二负压引流袋进行拆分,对患者胸壁胸骨旁或腋窝其中一处进行引流。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于乳腺癌术后引流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转动槽局部放大图;

图3是出水管局部放大图。

第一负压引流袋1、第一引流管2、第二负压引流袋3、第一魔术贴4、第二魔术贴5、第二引流管6、侧孔7、第一连接带8、母扣9、第二连接带10、子扣11、刻度表12、出水管13、转动塞14、转动槽601、转动管602、流水孔603、流水槽604、卡槽605、插销606、弹簧607、固定外壳608、保护套609。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应用于乳腺癌术后引流装置,包括第一负压引流袋1、第一引流管2、第二负压引流袋3、第一魔术贴4、第二魔术贴5、第二引流管6、侧孔7、第一连接带8、母扣9、第二连接带10、子扣11、刻度表12、出水管13、转动塞14,所述的第一引流管2位于第一负压引流袋1顶部,所述的第一引流管2与第一负压引流袋1胶水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负压引流袋3位于第一负压引流袋1右侧,所述的第二负压引流袋3与第一负压引流袋1活动相连,所述的第一魔术贴4位于第一负压引流袋1右侧,所述的第一魔术贴4与第一负压引流袋1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二魔术贴5位于第二负压引流袋3左侧,所述的第二魔术贴5与第二负压引流袋3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二引流管6位于第二负压引流袋3顶部,所述的第二引流管6与第二负压引流袋3螺纹相连,所述的侧孔7分别位于第一引流管2和第二引流管6上端,所述的侧孔7为通孔,所述的第一连接带8位于第一负压引流袋1右侧上下,所述的第一连接带8与第一负压引流袋1缝合相连,所述的母扣9位于第一连接带8中端,所述的母扣9与第一连接带8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二连接带10位于第二负压引流袋3右侧上下,所述的第二连接带3与第二负压引流袋10缝合相连,所述的子扣11位于第二连接带10中端,所述的子扣11与第二连接带10缝合相连,所述的刻度表12分别位于第一负压引流袋1和第二负压引流袋3中端,所述的刻度表12分别与第一负压引流袋1和第二负压引流袋3一体相连,所述的出水管13分别位于第一负压引流袋1和第二负压引流袋3底部,所述的出水管13分别与第一负压引流袋1和第二负压引流袋3一体相连,所述的转动塞14位于出水管13内部,所述的转动塞14与出水管13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引流管6中端还设有转动槽601,所述的转动槽601与第二引流管6一体相连,所述的转动槽601内部还设有转动管602,所述的转动管602与转动槽601转动相连,所述的转动管602中端还设有流水孔603,所述的流水孔603为通孔,所述的流水孔603右侧还设有流水槽604,所述的流水槽604为凹槽,所述的流水孔603左侧还设有卡槽605,所述的卡槽605与转动管602一体,且所述的卡槽605数量为2件,所述的转动槽601左侧还设有插销606,所述的插销606与转动槽601滑动相连,所述的插销606上端还设有弹簧607,所述的弹簧607与插销606活动相连,所述的弹簧607外侧还设有固定外壳608,所述的固定外壳608与转动槽601胶水相连,所述的转动管602右侧还设有保护套609,所述的保护套609与转动管602活动相连。

该应用于乳腺癌术后引流装置,使用时,医护人员首先将第一负压引流袋1和第二负压引流袋3相互贴合,使第一魔术贴4与第二魔术贴5相互粘贴,再将第一连接带8与第二连接带10相互贴合,使母扣9与子扣11相互扣合,从而实现第一负压引流袋1和第二压引流袋3相连牢固,而后,医护人员便可将第一引流管2放置于患者胸壁胸骨旁,再将第二引流管6放置于腋窝,并通过侧孔7的作用,使积液通过第一引流管2和第二引流管6,排入第一负压引流袋1和第二负压引流袋3中,同时,医护人员可通过刻度表12查看第一压引流袋1和第二负压引流袋3内积液的容量,当第一压引流袋1和第二负压引流袋3内的积液装满时,可旋转转动塞14,使出水管13漏出,使得积液能够从出水管13流出,同时,当医护人员需要抽取患者积液进行检查化验时,可先将保护套609从转动管602上拔出,再一只手将插销606从卡槽605内拔出,另外一只手旋转转动管602,使转动管602顺着转动槽601转动,在转动管602转动到一定位置时,流水孔603便与转动槽601两侧相互贴合即实现流水孔603的封闭,同步,流水槽604转动到转动槽601上方位置即实现流水槽604的漏出,此时,积液便可通过流水槽604流出,使得医护人员能够及时对患者排出的积液进行检查化验,同时,医护人员也可根据患者病情,将第一负压引流袋1和第二负压引流袋3进行拆分,对患者胸壁胸骨旁或腋窝其中一处进行引流。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