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义齿的拆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6360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一种人工义齿的拆卸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义齿拆卸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人工义齿的拆卸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追求美观或是改善口腔卫生等原因,许多人会选择以植牙的方式来修补缺损的牙齿。传统的植牙方式会利用粘着剂填充义齿壳体与支座之间的间隙,以使上部构造藉由粘着剂固定于支座上。然而,粘着剂一旦固化之后,便很难将上部构造从支座上移除,导致义齿周边容易因为不易彻底清洁而产生牙周病,进而缩短了义齿的使用期限。倘若以物理方式强迫对上部构造施加力量以将上部构造从支座上移除,则很容易造成上部构造的结构或外观受损,或是造成支座的结构受损。

故有必要对现有人工义齿的拆卸装置进行进一步地技术革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人工义齿的拆卸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人工义齿的拆卸装置,它包括有义齿壳体、支座螺钉、齿槽骨、顶针、右弹片、第一拉杆、摆杆、第二推杆、第二拉杆、第一推杆和左弹片;所述义齿壳体的底部设置成开口状;所述齿槽骨的顶表面设置有内螺孔;所述支座螺钉与内螺孔相螺纹连接;所述右弹片的顶端和左弹片的顶端均与支座螺钉的侧壁相固定连接;所述右弹片的底端设置有右定位板;所述左弹片的底端设置有左定位板;所述支座螺钉的内侧壁分别设置有左固定孔和右固定孔;所述右定位板插入右固定孔内;所述左定位板插入左固定孔内;所述支座螺钉的侧壁与摆杆的杆身相铰接;所述摆杆的底端设置有摆杆推块;所述摆杆的顶端与第一拉杆一端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拉杆另一端与第二拉杆一端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拉杆另一端与左弹片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杆一端与右弹片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杆另一端与第二推杆一端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杆另一端抵压在摆杆推块上;所述义齿壳体的内侧壁设置有顶针孔;所述义齿壳体的外侧壁设置有连接孔;所述顶针孔与连接孔相连通;所述顶针孔的直径大于连接孔的直径;所述顶针孔内设置有顶针;所述右弹片的外侧壁设置有弹片推块;所述顶针一端抵压在弹片推块上。

进一步地,所述顶针的水平高度大于第二推杆的水平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顶针另一端设置有条形槽;所述义齿壳体上设置有导油槽;所述导油槽与顶针孔相连通。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人工义齿的拆卸装置,它包括有义齿壳体、支座螺钉、齿槽骨、顶针、右弹片、第一拉杆、摆杆、第二推杆、第二拉杆、第一推杆和左弹片;所述义齿壳体的底部设置成开口状;所述齿槽骨的顶表面设置有内螺孔;所述支座螺钉与内螺孔相螺纹连接;所述右弹片的顶端和左弹片的顶端均与支座螺钉的侧壁相固定连接;所述右弹片的底端设置有右定位板;所述左弹片的底端设置有左定位板;所述支座螺钉的内侧壁分别设置有左固定孔和右固定孔;所述右定位板插入右固定孔内;所述左定位板插入左固定孔内;所述支座螺钉的侧壁与摆杆的杆身相铰接;所述摆杆的底端设置有摆杆推块;所述摆杆的顶端与第一拉杆一端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拉杆另一端与第二拉杆一端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拉杆另一端与左弹片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杆一端与右弹片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杆另一端与第二推杆一端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杆另一端抵压在摆杆推块上;所述义齿壳体的内侧壁设置有顶针孔;所述义齿壳体的外侧壁设置有连接孔;所述顶针孔与连接孔相连通;所述顶针孔的直径大于连接孔的直径;所述顶针孔内设置有顶针;所述右弹片的外侧壁设置有弹片推块;所述顶针一端抵压在弹片推块上。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需要对义齿壳体摘除更换或修补,用工具伸入连接孔后对顶针进行施加压力;推动右弹片脱离右固定孔,同时推动第二推杆,利用杠杆原理,使拉动摆杆转动来拉动左弹片,使左定位板从左固定孔脱离出来,义齿壳体就能轻松摘除出来,解决义齿壳体摘除的难题,除了义齿壳体能够完整地取出,而且能够很好地保护支座和齿根骨。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图;

图2是图1的A向剖面图;

图3是图1的B部放大视图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义齿壳体;1-1、左固定孔;1-2、顶针孔;1-3、连接孔;

1-4、右固定孔;1-5、导油槽;2、支座螺钉;3、齿槽骨;3-1、内螺孔;

4、顶针;4-1、条形槽;5、右弹片;5-1、右定位板;5-2、弹片推块;

6、第一拉杆;7、摆杆;8、摆杆推块;9、第二推杆;10、第二拉杆;

11、第一推杆;12、左弹片;12-1、左定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人工义齿的拆卸装置,它包括有义齿壳体1、支座螺钉2、齿槽骨3、顶针4、右弹片5、第一拉杆6、摆杆7、第二推杆9、第二拉杆10、第一推杆11和左弹片12;所述义齿壳体1的底部设置成开口状;所述齿槽骨3的顶表面设置有内螺孔3-1;所述支座螺钉2与内螺孔3-1相螺纹连接;所述右弹片5的顶端和左弹片12的顶端均与支座螺钉2的侧壁相固定连接;所述右弹片5的底端设置有右定位板5-1;所述左弹片12的底端设置有左定位板12-1;所述支座螺钉2的内侧壁分别设置有左固定孔1-1和右固定孔1-4;所述右定位板5-1插入右固定孔1-4内;所述左定位板12-1插入左固定孔1-1内;右弹片5和左弹片12均对义齿壳体1有一个向外的弹力;确保右弹片5固定在右固定孔1-4,左弹片12固定在左固定孔1-1内;所述支座螺钉2的侧壁与摆杆7的杆身相铰接;所述摆杆7的底端设置有摆杆推块8;所述摆杆7的顶端与第一拉杆6一端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拉杆6另一端与第二拉杆10一端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拉杆10另一端与左弹片12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杆11一端与右弹片5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杆11另一端与第二推杆9一端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杆9另一端抵压在摆杆推块8上;所述义齿壳体1的内侧壁设置有顶针孔1-2;所述义齿壳体1的外侧壁设置有连接孔1-3;所述顶针孔1-2与连接孔1-3相连通;所述顶针孔1-2的直径大于连接孔1-3的直径;所述顶针孔1-2内设置有顶针4;所述右弹片5的外侧壁设置有弹片推块5-2;所述顶针4一端抵压在弹片推块5-2上;当需要对义齿壳体1摘除时,用工具伸入连接孔1-3后对顶针4进行施加压力;推动右弹片5脱离右固定孔1-4,同时推动第二推杆9,利用杠杆原理,使拉动摆杆7转动来拉动左弹片12,使左定位板12-1从左固定孔1-1脱离出来,义齿壳体1就能轻松摘除出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顶针4的水平高度大于第二推杆9的水平高度,支座螺钉2与右弹片5的接触点为支点的省力杠杆,使推动顶针4时更省力,更轻松。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顶针4另一端设置有条形槽4-1;所述义齿壳体1上设置有导油槽1-5;所述导油槽1-5与顶针孔(1-2)相连通,由于顶针4长期在口腔环境中静止不动,当需要再推动顶针4会比较费力,所以从连接孔1-3内加润滑剂,再通过工具插入条形槽4-1内进行旋转顶针4,使润滑剂能附着在顶针4和顶针孔1-2之间,顶针4更容易推出。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需要对义齿壳体摘除更换或修补,用工具伸入连接孔后对顶针进行施加压力;推动右弹片脱离右固定孔,同时推动第二推杆,利用杠杆原理,使拉动摆杆转动来拉动左弹片,使左定位板从左固定孔脱离出来,义齿壳体就能轻松摘除出来,解决义齿壳体摘除的难题,除了义齿壳体能够完整地取出,而且能够很好地保护支座和齿根骨。另外,该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制造成本低。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