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探测器底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96518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PET探测器底板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PET探测器底板。



背景技术:

现有的医疗设备中,PET探测器底板为纯粹的光滑面板,在光滑面板上直接打孔固定安装DTC(Data Transmission Controller,数据传输控制板)电路板以及DAQ(Data Acquisition,数据采集板)电路板,并没有过细的去对应不同的电路板结构优化底板结构,只是在DTC电路板的发热元件位置对应的光滑面板上设置一小块散热板即完事,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容易出现电路板松动,导致发热元件和散热板抵触松动,影响了电路板的使用寿命。另外,光滑面板除了散热板的一小块区域凸起,其他安装面都为水平面,在使用时,由于PET探测器底板的一侧需要挂接探测晶体,导致探测器底板头重脚轻,在拿起安装有晶体的PET探测器底板的时候,PET探测器底板容易断裂。再就是探测器数据输出线走线问题,所有的走线都是在探测器底板与电路板之间的缝隙处直接分出,没有做对应的输出线走线布局,给维护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PET探测器底板,该PET探测器底板将底板本体的安装面分为了上部区域、中部区域、下部区域三个部分,上部区域包括供于容置DTC电路元件的第一容置槽,设于所述第一容置槽下方一侧且供于抵触所述DTC电路板中的发热元件的散热板,解决了DTC电路板的安装问题,中部区域的加强版解决了底板本体易断裂问题以及散热面优化问题,下部区域对应DAQ电路板设置,下部区域中的第二容置槽解决了DAQ电路元件的容置问题,走线开口解决了探测器数据输出线走线问题。

一种PET探测器底板,供于承载DTC电路板以及DAQ电路板,包括底板本体,所述底板本体具有一安装面,所述安装面的上部区域对应DTC电路板设置,上部区域包括供于容置DTC电路元件的第一容置槽,设于所述第一容置槽下方一侧且供于抵触所述DTC电路板中的发热元件的散热板;所述安装面的中部区域包括沿散热板朝所述安装面的中部区域延伸以供形成加强底板本体抗弯强度的加强板,所述安装面的下部区域对应DAQ电路板设置,所述下部区域包括供于容置DAQ电路元件的第二容置槽,以及开设于第二容置槽底部供于探测器数据输出线走线的走线开口。

优选地,所述上部区域还包括沿所述第一容置槽上侧边缘开设的一插置开口,所述DTC电路板对应所述插置开口设有一侧部转接板,所述插置开口背部的底板本体侧壁上设有供于固定侧部转接板的螺合孔。

优选地,还包括分别延伸出所述底板本体顶部两端的机架连接块,所述机架连接块上开设有机架连接孔。

优选地,位于所述第一容置槽下方与所述散热板相邻的所述第一容置槽下方另一侧,所述第一容置槽、散热板以及加强板围合的空白区域还设有供于减少加工量并增加热容量的热容板,且所述散热板、热容板以及第一容置槽的高度呈递减梯度设置。

优选地,位于所述散热板上方的所述第一容置槽的边角位置设有一垫块,所述垫块上设有第一螺孔,所述热容板上还设有第二螺孔,所述第一螺孔以及第二螺孔相配合以供固定所述DTC电路板上的发热元件。

优选地,所述散热板和加强板为一体式散热板面,以供增加散热面的同时增强所述底板本体的中部区域强度。

优选地,所述底板本体经由一围合边框围合所述安装面,所述围合边框的宽度对应DTC电路板以及DAQ电路板的宽度设置,且所述围合边框上还设有分别对应固定DTC电路板以及DAQ电路板的固定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容置槽呈矩形槽,所述第二容置槽呈“凹”状槽,所述热容板为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槽左下方的矩形板,所述一体式散热板面为所述第一容置槽、热容板以及第二容置槽围合的不规则状的散热面板。

优选地,所述走线开口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窗口。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PET探测器底板,该PET探测器底板将底板本体的安装面分为了上部区域、中部区域、下部区域三个部分,上部区域包括供于容置DTC电路元件的第一容置槽,设于所述第一容置槽下方一侧且供于抵触所述DTC电路板中的发热元件的散热板,解决了DTC电路板的安装问题,中部区域的加强版解决了底板本体易断裂问题以及散热面优化问题,下部区域对应DAQ电路板设置,下部区域中的第二容置槽解决了DAQ电路元件的容置问题,走线开口解决了探测器数据输出线走线问题,该PET探测器底板结构优化合理,且实用性强,散热性能好,且板面强度高,不易折损。

另外,第一容置槽上侧边缘开设的一插置开口与侧部转接板对应插接并通过螺丝穿设螺合孔以固定侧部转接板,使得电路板稳定性更强,不易松动。

另外,热容板的设置,增加了PET探测器底板的热容量,减少了加工量。

另外,散热板和加强板为一体式散热板面,增加了散热面的同时增强底板本体的中部区域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示的PET探测器底板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在实际应用中的立体图;

图3为图1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利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的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示的PET探测器底板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在实际应用中的立体图,图3为图2的正视图。结合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PET探测器底板,供于承载DTC电路板50以及DAQ电路板60,该PET探测器底板包括底板本体10,所述底板本体具有一安装面11,该安装面被划分为上部区域111、中部区域112以及下部区域113。

所述安装面11的上部区域111对应DTC电路板设置,上部区域111包括供于容置DTC电路元件的第一容置槽1111,设于所述第一容置槽1111下方一侧且供于抵触所述DTC电路板50中的发热元件的散热板1112。

所述安装面11的中部区域112包括沿散热板1112朝所述安装面的中部区域延伸以供形成加强底板本体抗弯强度的加强板1121。

所述安装面11的下部区域113对应DAQ电路板设置,所述下部区域113包括供于容置DAQ电路元件的第二容置槽1131,以及开设于第二容置槽1131底部供于探测器数据输出线走线的走线开口1132。

进一步地,所述上部区域111还包括沿所述第一容置槽1111上侧边缘开设的一插置开口1115,所述DTC电路板50对应所述插置开口1115设有一侧部转接板51,所述插置开口1115背部的底板本体10侧壁上设有供于固定侧部转接板51的螺合孔1113。实际应用中,该侧部转接板51供于从侧部连接DTC电路板50中的多层板面,并通过侧部转接板51插设在插置开口1115内,最后通过螺钉从底板本体10顶部侧壁穿设螺合孔1113,固定该侧部转接板51。

本实施例中,该PET探测器底板还包括分别延伸出所述底板本体10顶部两端的机架连接块20,所述机架连接块20上开设有机架连接孔21,方便了PET探测器底板与PET机架的连接。

更进一步地,位于所述第一容置槽1111下方,具体地说,与所述散热板1112相邻的所述第一容置槽1111下方另一侧,即所述第一容置槽1111、散热板1112以及加强板1121围合的空白区域还设有供于减少加工量并增加热容量的热容板1114,且所述散热板1112、热容板1114以及第一容置槽1111的高度呈递减梯度设置。实际应用中,位于所述散热板1112上方的所述第一容置槽1111的边角位置设有一垫块30,所述垫块上30设有第一螺孔31,所述热容板1114上还设有第二螺孔32,所述第一螺孔31以及第二螺孔32相配合,共同固定所述DTC电路板上的发热元件。

另外,所述散热板1112和加强板1121为一体式散热板面,以供增加散热面的同时增强所述底板本体的中部区域112强度。

另外,实际应用中,所述底板本体10经由一围合边框40围合所述安装面11,所述围合边框40的宽度对应DTC电路板50以及DAQ电路板60的宽度设置,且所述围合边框40上还设有分别对应固定DTC电路板50以及DAQ电路板60的固定孔。

具体地说,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容置槽1111呈矩形槽,所述第二容置槽1131呈“凹”状槽,所述热容板1114为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槽1111左下方的矩形板,所述一体式散热板面为所述第一容置槽1111、热容板1114以及第二容置槽1131围合的不规则状的散热面板。另外,所述走线开口1132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窗口,以供探测器数据输出线更为方便地分流输出。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PET探测器底板的具体应用细节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2,提供晶体挂接组件70、PET探测器底板、DTC电路板50以及DAQ电路板60。首先,在围合边框40的最底侧边框的两端分别留有供于连接晶体挂接组件的晶体连接孔41,晶体连接孔41两两分设在围合边框40的最底侧边框的两端,通过螺丝固定晶体挂接组件。然后安装DTC电路板50,需提起注意的是,该DTC电路板50是通过立设的侧部转接板51分层且垂直连接DTC电路板50中的多层板面,安装DTC电路板50时,DTC电路板50的发热元件需要对准散热板1112位置设置,通过侧部转接板51插设在插置开口1115内,最后通过螺钉从底板本体10顶部侧壁穿设螺合孔,固定该侧部转接板51,再之,通过围合边框40上对应固定DTC电路板的固定孔从正面穿设螺丝以固定DTC电路板的正面,然后在垫块上的第一螺孔以及所述热容板上的第二螺孔中穿设螺丝,使得发热元件被位于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的螺丝共同固定。固定完成的DTC电路板中的发热元件与散热板1112相贴合,DTC电路板50中的DTC电路元件容置在第一容置槽1111内。最后,安装DAQ电路板60,从图1和图3可以看出,在中部区域112的围合边框40上开设有供于DAQ电路板60上部电路元件容置的扩展槽42,安装时,将DAQ电路板60的上部对位两个扩展槽42以防止安装位置偏移,然后观察第二容置槽1131内的DAQ电路元件是否就位,确认完成后,通过围合边框40上对应固定DAQ电路板60的固定孔从正面穿设螺丝以固定DAQ电路板60的正面,即整个PET探测器安装完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PET探测器底板,该PET探测器底板将底板本体的安装面分为了上部区域、中部区域、下部区域三个部分,上部区域包括供于容置DTC电路元件的第一容置槽,设于所述第一容置槽下方一侧且供于抵触所述DTC电路中的发热元件的散热板,解决了DTC电路板的安装问题,中部区域的加强版解决了底板本体易断裂问题以及散热面优化问题,下部区域对应DAQ电路板设置,下部区域中的第二容置槽解决了DAQ电路元件的容置问题,走线开口解决了探测器数据输出线走线问题,该PET探测器底板结构优化合理,实用性强,散热性能好,且板面强度高,不易折损。

另外,第一容置槽上侧边缘开设的一插置开口与侧部转接板对应插接并通过螺丝穿设螺合孔以固定侧部转接板,使得电路板稳定性更强,不易松动。

另外,热容板的设置,增加了PET探测器底板的热容量,减少了加工量。

另外,散热板和加强板为一体式散热板面,增加了散热面的同时增强底板本体的中部区域强度。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