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水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6248阅读:865来源:国知局
补水仪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将介质输入人体内或输到人体上的器械(A61M),并且涉及将能量转入或转出人体的装置(A61N,A61B 18/00),本实用新型尤其涉及补水仪,用于向人体体表皮肤补充水分,其包括壳体、液态介质导入装置、电磁能导入装置、和机械振动能导入装置。



背景技术:

商业化的美容补水器可分为喷雾型和渗漏型。喷雾补水器的原理是把水或者液态的美容液利用超音波振荡片雾化成纳米颗粒,对着使用者面部或其它部位皮肤进行喷雾补水,使干燥的皮肤恢复活力。渗漏型补水器的原理是将过滤膜贴覆于皮肤并轻轻挪动就可将营养液或水均匀地涂抹于皮肤,达到治疗、美容或补水的功效,在无需任何电子辅助导入功能的情况下也能够单独使用,大大精简了美容仪器的使用步骤,而且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专利文献CN204971225U公开一种智能离子补水仪,包括有外壳和设置于外壳内的肌肤水分检测模组、纳米补水模组、无线通讯模组、控制模组、电源;其中,该肌肤水分检测模组包括有可露于外壳表面的水分测试触点,该纳米补水模组包括有储液箱(368)、离子水生成器及纳米雾化喷头;该控制模组接收肌肤水分检测模组所检测得到的肌肤水分检测数据按需控制纳米补水模组动作;藉此,通过肌肤水分检测模组、纳米补水模组、控制模组、无线通讯模组的结合,先对肌肤水分检测分析,再个性化地定量给肌肤补水,相比传统技术中直接对肌肤进行随意补水或固定量补水的方式而言,本实用新型之产品更为智能,其补水量更能贴合肌肤实际所需,肌肤的补水效果更佳。

专利文献CN202751657U公开一种智能型喷雾补水器,包括外壳体以及外壳体上设置的功能按键、LCD显示器、喷雾口、注水口和电池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内设置有喷雾补水装置和皮肤水分检测装置,所述喷雾补水装置包括水箱和超音波雾化片,所述皮肤水分检测装置包括皮肤水分检测探头,所述外壳体内还设置有电池和PCB组件,所述PCB组件分别连接补水装置和皮肤水分检测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原有喷雾补水器上增加皮肤水分检测探头,使原来功能单一的喷雾补水器在正常喷雾补水的同时还具有皮肤水分检测的功能,当皮肤水分检测探头检测到皮肤水分小于设定值时智能启动喷雾补水功能,同时根据检测到的皮肤水分大小智能选择喷雾时间,也可以独立使用喷雾补水或者皮肤水分检测功能,结构简单,可实现批量化生产。

专利文献CN105056378A公开一种手持美容仪,旨在提供一种内置有营养液或水存储和涂抹功能的使用简单方便的手持美容仪。其包括壳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涂抹装置,所述涂抹装置设置有储液空间,所述储液空间的出口设置有过滤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结构紧凑、成本合理、功能齐全的手持式便携补水仪。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补水仪,其用于向人体体表皮肤补充水分,其包括壳体、液态介质导入装置、电磁能导入装置、和机械振动能导入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具有椭蛋形的外轮廓,适合使用者单手握持所述补水仪,并且所述壳体包括主机上壳体和主机下壳体;

所述液态介质导入装置,其用于将水或美容液导引到体表皮肤上,其包括储液箱和微孔膜,所述水或美容液被贮存于所述储液箱中,并能通过所述微孔膜渗出到体表皮肤上,其中,所述微孔膜在大气压下能够阻止所述水或美容液从所述储液箱中渗出,并且在使用者向所述微孔膜施加压力后,所述储液箱中的液体压力增加,从而对所述微孔膜施加压力,导致所述微孔膜被拉伸扩张,进而所述微孔膜的微孔被扩大,能够允许所述水或美容液从所述储液箱中渗出,随着所述微孔膜受到的压力减小直至大气压,所述微孔膜的微孔收缩,又能够阻止所述水或美容液从所述储液箱中渗出;

所述电磁能导入装置,其能够将电磁能导入体表皮肤中,其包括RF射频能量导入装置和可见光能量导入装置;

所述RF射频能量导入装置包括RF电极、水电极和RF射频发生部件,其中,所述RF射频发生部件与所述RF电极和所述水电极形成电连接,并通过所述水或美容液和体表皮肤形成电流回路,所述RF射频发生部件产生的射频能量能够加热所述水或美容液和所述体表皮肤,并且,所述RF射频发生部件包括RF驱动电路、升压电路和RF检测电路;

所述可见光能量导入装置包括LED灯板和彩光控制电路,其中,所述彩光控制电路能够控制所述LED灯板发出不同颜色的激光束,所述激光束能够加热所述水或美容液和所述体表皮肤;

所述机械振动能导入装置包括振动马达和马达驱动电路,其中,所述马达驱动电路能够驱动所述振动马达产生机械振动,对所述体表皮肤起到机械按摩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补水仪100主要用于面部补水,去皱,美白,按摩。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优点和特性通过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得以更好的理解,附图中:

图1:本实用新型的补水仪100和充电座200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补水仪100和充电座200的另一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补水仪100的立体示意图,其示出水箱支架103;

图4:本实用新型的补水仪100的另一立体示意图,其示出主机铭板121;

图5:图1所示的补水仪100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6:图1所示的补水仪的充电座200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7:图6所示充电座200的立体示意图;

图8:图6所示充电座200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图9:图1所示的补水仪100的立体示意图,其中,主机下壳体118等零部件被移除,马达支架111和充电电池113被显露出来;

图10:图1所示的补水仪100的立体示意图,其中,主机下壳体118等零部件被移除,PCB控制电路板114被显露出来;

图11:图1所示的补水仪100的马达压板112的立体示意图;

图12:图1所示的补水仪100的马达压板112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图13:图1所示的补水仪100的马达支架111的立体示意图;

图14:图1所示的补水仪100的马达支架111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图15:图1所示的补水仪100的立体示意图,其中,主机下壳体118等零部件被移除,彩光板106被显露出来;

图16:图1所示的补水仪100的LED灯板109的立体示意图;

图17:图1所示的补水仪100的水箱支架103的立体示意图;

图18:图1所示的补水仪100的水箱支架103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图19:图1所示的补水仪100的水电极108的立体示意图;

图20:图1所示的补水仪100的水电极108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图21:图1所示的补水仪100的第一防水圈105的立体示意图;

图22:图1所示的补水仪100的微孔膜102的立体示意图;

图23:图1所示的补水仪100的主机下壳体118的立体示意图;

图24:图1所示的补水仪100的主机下壳体118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图25:图1所示的补水仪100的防水垫片119的立体示意图;

图26:图1所示的补水仪100的装饰板120的立体示意图;

图27:图1所示的补水仪100的装饰板120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图28:图1所示的补水仪100的第二防水圈117的立体示意图;

图29:图1所示的补水仪100的电极卡板122的立体示意图;

图30:图1所示的补水仪100的导电电极116的立体示意图;

图31:图1所示的补水仪100的导电电极116和电极卡板122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32:图1所示的补水仪100的隔光件115的立体示意图;

图33:图1所示的补水仪100的PCB控制电路板114的立体示意图;

图34:图1所示的补水仪100的主机铭板121的立体示意图;

图35:图1所示的补水仪100的部分剖示图,其中示出储液箱368的结构和RF电极104、水电极108的电连接方式;

图36:图1所示的补水仪100的LED灯板109的示意图;

图37:图1所示的补水仪100的PCB控制电路板114的示意图;

图38:图1所示的补水仪100的PCB控制电路板114的另一面的示意图;

图39:图1所示的补水仪100的工作电路原理图。

在图中,同一的或类似的元件使用同一数字标记,不同的元件使用不同的数字标记,其中:

100 补水仪 201 支承座

101 压圈 202 底座上壳体

102 微孔膜 204 充电电路板

103 水箱支架 205 电源接口

104 RF电极 206 配重铁

105 第一防水圈 207 底座下壳体

106 彩光板 301 主板连接排插

107 主机上壳体 302 红绿蓝三色LED灯

108 水电极 303 水电极连接位

109 LED灯板 304 RF电极连接位

110 振动马达 368 储液箱

111 马达支架 401 马达驱动电路

112 马达压板 402 声音控制电路

113 充电电池 403 彩光控制电路

114 PCB控制电路板 404 LED指示电路

114a 电源开关 405 RF驱动电路

114b RF射频开关 406 电源开关电路

114c 彩光开关 407 充电保护电路

115 隔光件 408 稳压电路

116 导电电极

117 第二防水圈 410 按钮控制电路

118 主机下壳体 411 CPU主控电路

119 防水垫片 412 低电压检测电路

120 装饰板 413 RF检测电路

121 主机铭板 414 升压电路

121a 电源按钮位 451 马达排插

121b RF射频按钮位 452 蜂鸣器

121c 彩光按钮位 453 灯板连接插座

122 电极卡板 454 RF变压器

153 第一密封圈 455 电池排插

154 储液空腔 456 9V排插

200 充电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专利文献CN105056378A公开一种手持美容仪或者补水仪,其用于向人体体表皮肤补充水分,其包括壳体、液态介质导入装置、电磁能导入装置、和机械振动能导入装置。该现有技术的补水仪的壳体是长握柄的流线型。

参照图1-39,本实用新型的补水仪与现有技术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

参照图1-4,所述壳体具有椭蛋形的外轮廓,适合使用者单手握持所述补水仪100,并且所述壳体包括主机上壳体107和主机下壳体118。优选地,所述壳体可由塑料通过注射模制而成或通过3D打印技术制成。壳体分成上、下半壳体的形式有利于安装机械零件和电子元件。椭蛋形的壳体非常适合单手握持操作,手感非常好,并且,在使用者将补水仪100贴靠体表皮肤时,更有利于通过手的力量向微孔膜102施加压力,使水或美容液从微孔膜102渗出。

参照图17、18和图35,所述液态介质导入装置,其用于将水或美容液导引到体表皮肤上,其包括储液箱368和微孔膜102,所述水或美容液被贮存于所述储液箱368中,并能通过所述微孔膜102渗出到体表皮肤上,其中,所述微孔膜102在大气压下能够阻止所述水或美容液从所述储液箱368中渗出,并且在使用者向所述微孔膜102施加压力后,所述储液箱368中的液体压力增加,从而对所述微孔膜102施加压力,导致所述微孔膜102被拉伸扩张,进而所述微孔膜102的微孔被扩大,能够允许所述水或美容液从所述储液箱368中渗出,随着所述微孔膜102受到的压力减小直至大气压,所述微孔膜102的微孔收缩,又能够阻止所述水或美容液从所述储液箱368中渗出。可选地,所述储液箱368的结构可以是一体式或分体式,要点是,所述储液箱368的一表面敞开或制有让水或美容液通过的通孔。所述储液箱368可由塑料或塑性高分子材料通过注射模制而成或通过3D打印技术制成。一体式的储液箱368可由两个“半箱体”焊接例如超声波焊接而成。分体式的储液箱368可由两个“半箱体”通过密封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储液箱368可以是圆柱体、六面体、半球体的形式。可选地,所述美容液可以是润肤水、爽肤水或化妆水等。

参照图5,35,36-39,所述电磁能导入装置,其能够将电磁能导入体表皮肤中,其包括RF射频能量导入装置和可见光能量导入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电磁能体现为电磁波,其包括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可见光包括红光、绿光、蓝光。RF射频无线电波【http://baike.baidu.com/view/42237.htm】的频率范围从300KHz~300GHz之间。

激光【http://baike.baidu.com/item/%E6%BF%80%E5%85%89/130230】是单色性好的可见光,激光在医学上的应用主要分三类:激光生命科学研究、激光诊断、激光治疗,其中激光治疗又分为:激光手术治疗、弱激光生物刺激作用的非手术治疗和激光的光动力治疗。

激光的应用:

激光美容

1.激光在美容界的用途越来越广泛。色素沉着,如太田痣、鲜红斑痣、雀斑、老年斑、毛细血管扩张等,以及去纹身、洗眼线、洗眉、治疗瘢痕等;而2013年以前一些新型的激光仪,高能超脉冲CO2激光,铒激光进行除皱、磨皮换肤、治疗打鼾,美白牙齿等等,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为激光外科开辟越来越广阔的领域。

2.激光手术有传统手术无法比拟的优越性。首先激光手术不需要住院治疗,手术切口小,术中不出血,创伤轻,无瘢痕。例如:眼袋的治疗传统手术法存在着由于剥离范围广、术中出血多,术后愈合慢,易形成瘢痕等缺点,而应用高能超脉冲CO2激光仪治疗眼袋,则以它术中不出血,不需缝合,不影响正常工作,手术部位水肿轻,恢复快,无瘢痕等优点,令传统手术无法比拟。而一些由于出血多而无法进行的内窥镜手术,则可由激光切割代替完成。

3.激光在血管性皮肤病以及色素沉着的治疗中成效卓越。使用脉冲染料激光治疗鲜红斑痣,疗效显著,对周围组织损伤小,几乎不落疤。它的出现,成为鲜红斑痣治疗史上的一次革命,因为鲜红斑痣治疗史上,放射、冷冻、电灼、手术等方法,其瘢痕发生率均高,并常出现色素脱失或沉着。激光治疗血管性皮肤病是利用含氧血红蛋白对一定波长的激光选择性的吸收,而导致血管组织的高度破坏,其具有高度精确性与安全性,不会影响周围邻近组织。因此,激光治疗毛细血管扩张也是疗效显著。

此外,由于可变脉冲激光等相继问世,使得不满意纹身的去除,以及各类色素性皮肤病如太田痣,老年斑等的治疗得到了重大突破。这类激光根据选择性光热效应理论,即不同波长的激光可选择性地作用于不同颜色的皮肤损害,利用其强大的瞬间功率,高度集中的辐射能量及色素选择性,极短的脉宽,使激光能量集中作用于色素颗粒、将其直接汽化、击碎,通过淋巴组织排出体外,而不影响周围正常组织,并且以其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无瘢痕,痛苦小而深入人心。

4.激光外科开创了医学美容的新纪元。高能超脉冲CO2激光磨皮换肤术开拓了美容外科的新技术。它利用高能量,极短脉冲的激光,使老化、损伤的皮肤组织瞬间被汽化,不伤及周围组织,治疗过程中几乎不出血,并可精确的控制作用深度。其效果得到国际医学整形美容界充分肯定,被誉为“开创了医学美容新纪元”;此外,更有高能超脉冲CO2激光仪治疗眼袋、打鼾、甚至激光美白牙齿等,以其安全精确的疗效,简便快捷的治疗在医学美容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激光美容使得医学美容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并且赋予医学美容更新的内涵。

激光去除面部黑痣

激光去黑痣的原理就在于将激光在瞬间爆发出的巨大能量置于色素组织中,把色素打碎并分解,使其可以被巨噬细胞吞并掉,而后会随着淋巴循环系统排出体外,由此达到将色素去去掉的目的。

激光去痣可以适用的痣的类型很多,比如包括上面提到的三种色素痣、太田痣、鲜红斑痣等,疗效都很明显,并且不容易留疤,风险性小。用二氧化碳激光亦能去黑痣。

射频简称RF,射频就是射频电流,它是一种高频交流变化电磁波的简称。每秒变化小于1000次的交流电称为低频电流,大于10000次的称为高频电流,而射频就是这样一种高频电流。高频大于10KHz;射频为300K-300GHz,是高频的较高频段;微波频段为300M-300GHz,又是射频的较高频段。

射频的医学应用:

射频除皱是一种非侵入式的治疗方式,是目前一个最为安全,最有效果的美容去皱方法之一。

射频除皱的原理:

射频波穿透表皮基底黑色素细胞的屏障,使真皮层胶原纤维加热至55℃-65℃,胶原纤维收缩,使松弛的皮肤皱纹被拉紧,从而达到美容去皱的目的。

射频除皱特点:

●高效,实验证明,射频除皱能有效刺激胶原蛋白重组,紧致肌肤、减少皱纹,治疗后满意度较高。

●安全,射频除皱系统能保护表皮层,达到即安全又高效的满意效果,比其它非侵入式的治疗安全性更高。此外,治疗后没有恢复期,患者可以立即恢复日常作息,免去了其它治疗后所必须的注意事项。

●持久,治疗后,因新生的胶原蛋白一直延续不断产生,皮肤天天都会有改善。且会在4—6个月左右达到更加显著,令人满意的效果。

●关于激光和射频对人体组织和细胞的作用还可参见大量的科技文献,例如,不同波长激光对鼠纤维母细胞合成胶原蛋白的影响【作者:郭淑兰,于晓静,李春阳;出版源:中华医学会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2008】,毫米波辐照对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蛋白合成代谢的影响【作者:周许峰;出版源: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学术交流会,2010】

参照图35、37-39,所述RF射频能量导入装置包括RF电极104、水电极108和RF射频发生部件,其中,所述RF射频发生部件与所述RF电极104和所述水电极108形成电连接,并通过所述水或美容液和和体表皮肤形成电流回路,所述RF射频发生部件产生的射频能量能够加热所述水或美容液和所述体表皮肤,并且,所述RF射频发生部件包括RF驱动电路405、升压电路414和RF检测电路413。可选地,所述RF射频发生部件与所述RF电极104和所述水电极108通过软导电线形成电连接。所述RF驱动电路405、所述升压电路414和所述RF检测电路413通过印刷电路形成电连接。

参照图16、35、36、39,所述可见光能量导入装置包括LED灯板109和彩光控制电路403,其中,所述彩光控制电路403能够控制所述LED灯板109发出不同颜色的激光束,所述激光束能够加热所述水或美容液和所述体表皮肤。可选地,所述LED灯板109和所述彩光控制电路403通过软导电线形成电连接。

参照图5、9、11-14、37-39,所述机械振动能导入装置包括振动马达110和马达驱动电路401,其中,所述马达驱动电路401能够驱动所述振动马达110产生机械振动,对所述体表皮肤起到机械按摩的作用。可选地,所述振动马达110和所述马达驱动电路401通过软导电线形成电连接。所述振动马达110借助于马达支架111和马达压板112被安装在所述补水仪100的主机上壳体107和主机下壳体118形成的内腔中。

本实用新型的补水仪结构紧凑、操作简便、功能齐全,能够向人体体表导入液体介质电磁能和机械能。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微孔膜102由防水透气膜制成。更为优选地,所述微孔膜102由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材料制成。现有技术中的类似过滤膜易脆、不耐脏、易堵塞、易损坏,需经常更换。

防水透气膜【http://baike.baidu.com/view/2166659.htm】,亦称呼吸纸,是一种新型的高分子防水材料。

防水透气膜的工作原理:

在水汽的状态下,水颗粒非常细小,根据毛细运动的原理,可以顺利渗透到毛细管到另一侧,从而发生透汽现象。当水汽冷凝变成水珠后,颗粒变大,由于水珠表面张力的作用水分子之间互相“拉扯抗衡”,水分子就不能顺利脱离水珠渗透到另一侧,也就是防止了水的渗透发生,使透汽膜有了防水的功能。

所述微孔膜102由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材料制成。

聚四氟乙烯,英文缩写为Teflon或PTFE,被美誉为或俗称“塑料王”,中文商品名“铁氟龙”、“特氟隆”、“特氟龙”、“特富隆”、“泰氟龙”等。它是由四氟乙烯经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耐腐蚀性,是当今世界上耐腐蚀性能最佳材料之一,除熔融金属钠和液氟外,能耐其它一切化学药品,在王水中煮沸也不起变化,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抗酸碱和有机溶剂的环境,具有密封性、高润滑不粘性、电绝缘性和良好的抗老化耐力。其耐温优异,能在+250℃至-180℃的温度下长期工作,允许骤冷骤热,或冷热交替操作。

聚四氟乙烯相对分子质量较大,低的为数十万,高的达一千万以上,一般为数百万聚合度在104数量级,而聚乙烯仅在103。一般结晶度为90~95%,熔融温度为327~342℃。聚四氟乙烯分子中CF2单元按锯齿形状排列,由于氟原子半径较氢稍大,所以相邻的CF2单元不能完全按反式交叉取向,而是形成一个螺旋状的扭曲链,氟原子几乎覆盖了整个高分子链的表面。这种分子结构解释了聚四氟乙烯的各种性能。温度低于19℃时,形成13/6螺旋;在19℃发生相变,分子稍微解开,形成15/7螺旋。虽然在全氟碳化合物中碳-碳键和碳-氟键的断裂需要分别吸收能量346.94和484.88kJ/mol,但聚四氟乙烯解聚生成1mol四氟乙烯仅需能量171.38kJ。所以在高温裂解时,聚四氟乙烯主要解聚为四氟乙烯。聚四氟乙烯在260、370和420℃时的失重速率每小时分别为1×10-4、4×10-3和9×10-2。可见,聚四氟乙烯可在260℃长期使用。由于高温裂解时还产生剧毒的副产物氟光气和全氟异丁烯等,所以要特别注意安全防护并防止聚四氟乙烯接触明火。

力学性能:它的摩擦系数极小,仅为聚乙烯的1/5,这是全氟碳表面的重要特征。又由于氟-碳链分子间作用力极低,所以聚四氟乙烯具有不粘性。它在250℃的温度下不熔化,在-260℃的超低温中不发脆。聚四氟乙烯光滑异常,连冰都比不过它。

它绝缘性能特别好,报纸厚的一层薄膜,便足以抵挡1500V的高压电。聚四氟乙烯在-196~260℃的较广温度范围内均保持优良的力学性能,全氟碳高分子的特点之一是在低温不变脆。

耐化学腐蚀和耐候性:除熔融的碱金属外,聚四氟乙烯几乎不受任何化学试剂腐蚀。例如在浓硫酸、硝酸、盐酸,甚至在王水中煮沸,其重量及性能均无变化,也几乎不溶于所有的溶剂,只在300℃以上稍溶于全烷烃,约0.1g/100g。聚四氟乙烯不吸潮,不燃,对氧、紫外线均极稳定,所以具有优异的耐候性。

电性能:聚四氟乙烯在较宽频率范围内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都很低,而且击穿电压、体积电阻率和耐电弧性都较高。耐辐射性能聚四氟乙烯的耐辐射性能较差,受高能辐射后引起降解,高分子的电性能和力学性能均明显下降。

膨体聚四氟乙烯【http://baike.baidu.com/view/640849.htm】,英文名称expanded PTFE,简称EPTFE,是一种新型的医用高分子材料,由聚四氟乙烯树脂经拉伸等特殊加工方法制成。白色,富有弹性和柔韧性,具有微细纤维连接而形成的网状结构,这些微细纤维形成无数细孔,使膨体PTFE可任意弯曲,血液相容性好,耐生物老化,用于制造人造血管、心脏补片等医用制品。从医学角度,是目前最为理想的生物组织代用品。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特有的微孔结构,无毒、无致癌、无致敏等副作用,而且人体组织细胞及血管可长入其微孔,形成组织连接,如同自体组织一样。

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薄膜可以加工成各种独特的微结构,从而生产出一系列的高性能过滤器介质,其微孔可以阻挡各种微粒而允许空气通过。膨体聚四氟乙烯独特的化学惰性和热稳定性使其非常适用于苛刻的化学药品和高温等过滤条件。

本实用新型巧妙地利用防水透气膜的微孔特性,对其施加拉伸力,使得原本不透水的微孔直径被拉大,以致于水分子团能够通过膜片。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常压或大气压下,所述微孔膜102的微孔很小,水分子团不能够从所述微孔膜102中渗出。在使用者向所述微孔膜102施加压力后,导致所述微孔膜102变形,并被拉伸扩张,进而所述微孔膜102的微孔的直径被扩大,当施加的拉伸压力足够大时,所述微孔膜102的微孔的直径被扩大到足够允许所述水或美容液从所述微孔膜102中渗出。同样随着所述微孔膜102受到的压力减小到一定程度或直至大气压,所述微孔膜102的微孔直径慢慢收缩,当微孔直径收缩到足够小时,又能够阻止所述水或美容液从所述微孔膜102中渗出。因此,能让水渗出所述微孔膜102所需的最小拉伸压力定义为渗出压力,渗出压力的大小只要在使用者单手操作补水仪100就能达到为宜。

根据第一优选实施方式,为合理布置各个控制电路,使用印刷电路板,为此,参照图37-39,所述补水仪100还包括PCB控制电路板114,其被安装在所述壳体中,如图5所示。

所述PCB控制电路板114设置有所述马达驱动电路401、声音控制电路402、所述彩光控制电路403、LED指示电路404、所述RF驱动电路405、电源开关电路406、充电保护电路407、稳压电路408、按钮控制电路410、CPU主控电路411、低电压检测电路412、RF检测电路413、和升压电路414,其中,

所述马达驱动电路401的电压输入端A与所述稳压电路408的电压输出端B电连接,其接线端MOTOR与所述CPU主控芯片U3的第12脚电连接;

所述声音控制电路402在所述补水仪100的控制按钮被按动时发出按键提示音,并且,所述声音控制电路402的电压输入端C与所述稳压电路408的电压输出端B电连接,其接线端BUZZ与所述CPU主控芯片U3的第5脚电连接;

所述彩光控制电路403的电压输入端D与所述稳压电路408的电压输出端B电连接,其接线端LED-RED与所述CPU主控芯片U3的第9脚电连接,其接线端LED-BLUE与所述CPU主控芯片U3的第11脚电连接,其接线端LED-GREEN与所述CPU主控芯片U3的第10脚电连接;

所述LED指示电路404用于指示RF射频的输出强度,其包括发光二极管D2、发光二极管D3、发光二极管D4,它们分别与所述CPU主控电路411的CPU主控芯片U3的第6、7、8脚电连接;

所述RF驱动电路405的电压输入端E与所述稳压电路408的电压输出端B电连接;

所述电源开关电路406通过检测电源开关SW1的按动次数来控制电源电压的输出,其中,所述电源开关电路406的电压输入端F2与所述充电保护电路407的电压输出端F1电连接,所述电源开关电路406的电源按钮连接端P-SW与所述按钮控制电路410的电源按钮连接端P-SW电连接,所述电源开关电路406的接线端ON/OFF与所述CPU主控电路411的CPU主控芯片U3的第18脚电连接,并且在连接点G1和连接点G2处与所述低电压检测电路412电连接;

所述充电保护电路407的接线端POWER-LOW与所述CPU主控芯片U3的第17脚电连接;

所述稳压电路408能够将电源电压按一确定的电压数值稳定输出,其在连接点G1和连接点G2处与所述低电压检测电路412电连接,在电压输出端B输出稳定电压;

所述按钮控制电路410包括RF射频控制按钮SW3、彩光控制按钮SW2、电源控制按钮SW1、二极管D5、二极管D6、和电阻R5,其中,所述按钮控制电路410的电压输入端与所述稳压电路408的电压输出端B电连接,接线端RF-KEY与所述CPU主控电路411的CPU主控芯片U3的第2脚电连接,接线端IR-KEY与所述CPU主控电路411的CPU主控芯片U3的第3脚电连接,接线端POWER-KEY与所述CPU主控电路411的CPU主控芯片U3的第4脚电连接;

所述低电压检测电路412包括电容C3、电阻R6、t电阻R7,其中,接线端P-DETE与所述CPU主控电路411的CPU主控芯片U3的第14脚电连接;

所述RF检测电路413的电压输入端B2与所述稳压电路408的电压输出端B电连接,其接线端TOUCH与所述CPU主控电路411的CPU主控芯片U3的第19脚电连接;

所述升压电路414的电压输入端F3与所述充电保护电路407的电压输出端F1电连接,其接线端ON/OFF与所述CPU主控电路411的CPU主控芯片U3的第18脚电连接,其接线端FR-VDD与所述RF驱动电路405的接线端FR-VDD电连接,其接线端HIGH与所述CPU主控芯片U3的第6脚电连接,其接线端MID与所述CPU主控芯片U3的第7脚电连接,其接线端LOW与所述CPU主控芯片U3的第8脚电连接。

各功能电路通过印刷电路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从而具有这样的PCB控制电路板114的补水仪100能够实现产品结构紧凑的技术目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参照图36、39,所述彩光控制电路403能够控制所述LED灯板109发出红、蓝、绿三种颜色的激光束,并且包括红光二极管LED1、蓝光二极管LED2、绿光二极管LED3、电阻R1R、电阻R1B、电阻R1G、电阻R33、电阻R50、电阻R48、晶体三极管Q9、晶体三极管Q15、晶体三极管Q14、电阻R13、电阻R49、电阻R34。优选的是,各电子元件按图39所示的连接方式形成电连接。这样的配置使得补水仪100能够发出红、绿、蓝三种色彩的激光。

有利地,如图1和3所示,LED灯板109发出的彩色激光透过彩光板106射向体表皮肤。优选地,彩光板106的透光部分围绕RF电极104和水箱支架103地布置。这样的布置美观、合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如图39所示,所述RF驱动电路405包括晶体二极管D11、电阻R85、电容C12、电容C11、变压器T1、晶体二极管D8、电容CE5、MOS管P4、电阻R10、电阻R11。优选的是,各电子元件按图39所示的连接方式形成电连接。这样配置的驱动电路能够产生高、中、低三种功率的射频电磁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所述储液箱368由水箱支架103、彩光板106、所述水电极108以密封方式组合围成储液空腔154,其中,所述水箱支架103具有通孔阵列,能够让水或美容液通过;并且,所述微孔膜102通过压圈101被压合覆盖在所述通孔阵列103a上,从而,水或美容液能够通过所述通孔阵列流向所述微孔膜102。这样配置的储液箱结构简单、零件少。向所述储液箱368加注水或美容液时,只需将由所述水箱支架103、所述微孔膜102和所述压圈101构成的箱盖组件从补水仪100上取下,然后向储液空腔154加水,再将所述箱盖组件压入储液空腔154。优选地,如图35所示,所述箱盖组件通过第一密封圈153与彩光板106密封连接。这样的配置保证在不使用补水仪100时,水或美容液不会意外漏出。

由于LED灯板109位于RF电极104、水电极108与PCB控制电路板114之间,除通过软导电线直接连接RF电极104、水电极108与PCB控制电路板114的电连接方式之外,也可以借助于LED灯板109与PCB控制电路板114间接电连接。为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如图35、37-39所示,所述RF驱动电路405与所述PCB控制电路板114上的灯板连接插座453形成电连接,所述灯板连接插座453与所述LED灯板109上的主板连接排插301形成电连接,并且,所述RF电极104和所述水电极108分别与固定在所述LED灯板109上的导电金属弹簧109a、109b接触连接,进而形成电连接。这样的配置使得布线简洁,利于补水仪100的组装、拆解、维护、保修。

因此,LED灯板109与PCB控制电路板114可以通过导电排线实现全部和额外的电连接,为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所述LED灯板109上的发光二极管与所述LED灯板109上的主板连接排插301形成电连接,所述PCB控制电路板114上的灯板连接插座453与所述LED灯板109上的主板连接排插301电连接,所述灯板连接插座453与所述彩光控制电路403形成电连接。

同理,优选的是,所述振动马达110通过所述PCB控制电路板114上的马达排插451与所述马达驱动电路401形成电连接。

由于振动马达工作时高速转动,因此,振动马达的机械固定也非常重要。如图5、11-14,振动马达通过马达支架111和马达压板112固定在补水仪100的壳体内。

主机面板上的按钮如何触发所述PCB控制电路板114控制各部件或组件按设定方式工作,是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如图5、33、3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主机铭板121被安装在所述主机下壳体118上,并且与所述PCB控制电路板114相面对地布置,以便所述主机铭板121上的电源按钮位121a与所述PCB控制电路板114上的电源开关114a相对准,RF射频按钮位121b与RF射频开关114b相对准,彩光按钮位121c与彩光开关114c相对准,进而按动主机铭板121上的按钮就能按动所述PCB控制电路板114上的开关。这样的配置使得产品结构简洁、紧凑。

补水仪100整体防水也是一个有益的特性,为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所述补水仪100的外壳构成部件之间按密封方式组装在一起,其中,所述水箱支架103与所述彩光板106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53,所述RF电极104与所述彩光板106之间设置有第一防水圈105,所述水电极108与所述彩光板106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主机上壳体107与所述主机下壳体118之间设置有第二防水圈117,所述装饰板120与所述主机下壳体118之间设置有防水垫片119。这样的配置保证了产品内部的结构零件和电子元件不会受到外界的水或美容液的侵害,不会导致漏电或结构损害。

优选地,RF电极104由不锈钢制成。

图6、7、8示出补水仪100的充电座200,其包括支承座201、底座上壳体202、电源指示灯203、充电电路板204、电源接口205、配重铁206、底座下壳体207。补水仪100需充电时,放置于充电座200并与之形成电连接,达到充电目的。当然,充电座200也可用作补水仪100不使用时的支座。

如图9所示,补水仪100的主机下壳体118等零部件被移除,马达支架111和充电电池113被显露出来,由此可清楚地看出充电电池113被安置在马达压板112旁。

如图10所示,补水仪100的主机下壳体118等零部件被移除,PCB控制电路板114被显露出来,由此可清楚地看出PCB控制电路板114在主机壳体内的布置。

图11-12示出补水仪100的马达压板112的优选结构。

图13-14示出补水仪100的马达支架111的优选结构,其中,马达支架111具有沉箱结构,利于动能传递。

图15示出的补水仪100的主机下壳体118等零部件被移除,彩光板106被显露出来,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出彩光板106在主机壳体内的布置。

图16示出补水仪100的LED灯板109的优选结构,优选地,所述LED灯板109具有12颗LED,每颗具有红绿蓝三色。

图17-18示出补水仪100的水箱支架103的优选结构。

图19-20示出补水仪100的水电极108的优选结构形状。

图21示出补水仪100的第一防水圈105的优选结构形状。

图22示出的补水仪100的微孔膜102的优选结构形状。

图23-24示出的补水仪100的主机下壳体118的优选结构形状。优选地,其可由塑料或塑性高分子材料通过注射模制而成或通过3D打印技术制成。

图25示出补水仪100的防水垫片119的优选结构形状。

图26-27示出补水仪100的装饰板120的优选结构形状。

图28示出补水仪100的第二防水圈117的优选结构。

图29示出的补水仪100的电极卡板122的结构。

图30示出的补水仪100的导电电极116的结构。

图31示出补水仪100的导电电极116和电极卡板122组件,其用于与充电座200上的电极接触连接。

图32示出补水仪100的隔光件115,用于隔离图34所示的各个指示灯,避免串光。

图33示出补水仪100的PCB控制电路板114,其主要示出三个开关的位置。

图34示出的补水仪100的主机铭板121,其中,清楚地显示出三个按钮和四个指示灯的位置。

图35示出补水仪100的部分结构,其清楚示出储液箱368的结构和RF电极104、水电极108的电连接方式。

图36示出补水仪100的LED灯板109,其中,清楚示出主板连接排插301、红绿蓝三色LED灯302、水电极连接位303、RF电极连接位304。

图37示出补水仪100的PCB控制电路板114的背面,其清楚示出电源开关114a——对应于图39中的SW1、RF射频开关114b——对应于图39中的SW3、彩光开关114c——对应于图39中的SW2,并且示出各功能电路的电子元件的布置。

图38示出补水仪100的PCB控制电路板114的正面,并清楚地示出马达排插451、蜂鸣器452、灯板连接插座453、RF变压器454、电池排插455、9V排插456。

图39示出补水仪100的工作电路原理图,并以功能电路模块方式分列展示各功能模块。

图1-39示出本实用新型的补水仪100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结构和原理。下文对其工作原理简单描述:

液体介质导入功能

●从补水仪100上取下箱盖组件,向储液箱368中加注水或美容液,然后盖上箱盖组件;

●将补水仪100压靠待护理的体表皮肤,让水或美容液通过微孔膜102从补水仪100渗出,涂覆在体表皮肤;

●将补水仪100移离体表皮肤,结束护理,水或美容液不会从微孔膜102漏出;

●无需电力就能工作。

电源开关功能

●电源开关114a被按1次,三极管Q1的基极电压被拉低,三极管Q1瞬间导通,CPU主控芯片U3的第4脚POWER-KEY检测到按键信号,其第18脚输出高电平,三极管Q2导通,其基极电压被拉低,三极管Q1的基极电压持续保持低位,PCB控制电路板114通电,其中,三端稳压器U2将例如7.4V左右——最小6.4V最大8.2V——的电压稳定输出为5V电压;

●电源开关114a被再按1次,CPU主控芯片U3的第18脚停止输出高电平,三极管Q2截止、三极管Q1截止,PCB控制电路板114断电;

●当CPU主控芯片U3的第14脚P-DETE检测到低电平——也就是例如小于6.4V,CPU主控芯片U3的第17脚POWER-LOW输出脉冲信号,使发光二极管D1红光闪烁,指示补水仪需充电。

彩光输出功能

●补水仪通电开机后,是默认红光输出,CPU主控芯片U3的第9脚高电平;

●彩光开关114c被按1次,CPU主控芯片U3的第3脚接收到触发信号,第10脚高电平,第9、11脚低电平断开,输出绿光,其中,三极管Q14导通,三极管Q9、三极管Q15截止;

●彩光开关114c被再按1次,CPU主控芯片U3的第3脚接收到触发信号,第11脚高电平,第9、10脚低电平断开,输出蓝光,其中,三极管Q15导通,三极管Q14、三极管Q9截止;

●彩光开关114c被按第3次,CPU主控芯片U3的第3脚接收到触发信号,第9、10、11脚低电平断开,没有彩光输出,其中,三极管Q9、三极管Q14、三极管Q15截止;

●彩光开关114c被再按第4次,CPU主控芯片U3的第3脚接收到触发信号,第9脚高电平,第11、10脚低电平断开,输出红光,其中,三极管Q9导通,三极管Q14、三极管Q15截止;

●如此以按动4次为周期,循环输出不同颜色的彩光。

RF射频输出功能和振动按摩功能

●补水仪100通电开机,默认低档射频输出,CPU主控芯片U3的第8脚高电平,RF升压电路414通电,三极管Q13导通,三极管Q7、Q8截止,发光二极管D2亮,指示低档射频输出;

●RF射频开关114b按第1次,CPU主控芯片U3的第7脚高电平,三极管Q7导通,三极管Q13、Q8截止,发光二极管D3亮,指示中档射频输出;

●RF射频开关114b按第2次,CPU主控芯片U3的第6脚高电平,三极管Q8导通,三极管Q13、Q7截止,发光二极管D4亮,指示高档射频输出;

●RF射频开关114b按第3次,CPU主控芯片U3的第8脚高电平,三极管Q13导通,三极管Q7、Q8截止,发光二极管D2亮,指示低档射频输出;

●RF射频开关114b按第4次,进入振动模式,CPU主控芯片U3的第12脚MOTOR高电平,振动马达110开启振动,其中,三极管Q7、Q8、Q13循环导通,发光二极管D2、D3、D4循环发亮闪烁,其中,在补水仪100处于高中低三档RF射频输出时,CPU主控芯片U3的第13脚RF始终保持例如120KHZ的高电平输出,在处于第4档时,CPU主控芯片U3的第13脚RF低电平,第12脚MOTOR高电平;

●RF射频开关114b以按动4次为周期,循环切换三档射频功能和马达振动功能。

优选地,RF升压电路414的电压输出端RF-VDD在高中低三档射频输出中对应的输出电压例如为23V、13.6V、7.8V

声音提示功能

按任一按键或者自动冲压机时,CPU主控芯片U3的第5脚BUZZ输出脉冲信号,声音控制电路402的三极管Q11导通,蜂鸣器452发出按键提示音。

彩光输出时,RF升压电路一直导通,由于没有RF射频输出,因此RF升压电路没有负载,耗电很小,电流很低;在接通RF驱动电路405后,RF升压电路有负载,有RF射频输出,此时RF升压电路414的电流大,有能耗。

补水仪100可以有以下工作模式:

●单独RF射频输出;

●单独马达振动输出;

●RF射频或马达振动与彩光输出或液体介质输出功能两两组合;

●马达振动、彩光输出、液体介质输出三功能组合;

●RF射频、彩光输出、液体介质输出三功能组合。

本实用新型的补水仪100主要用于面部补水,去皱,美白,按摩。

充电座200的中心孔用于漏水,主机补水仪100以接触式充电。

补水仪100的壳体上设置有反止肋,防止壳体向内错位变形

专利文献CN202751657U,CN105056378A,CN204971225U,CN205094963U,CN105664310A公开了与本发明创造相关的零件、元件、部件或装置,因此,在本文中没有提及的零件、元件和部件之间的结构关系、位置关系、作用力关系、运动关系、能量关系、动量关系等都可参照上述引用的专利文献来理解。本文引用的所述专利文献的技术内容因而成为本专利申请文件的一部分。在需要的情况下,本发明创造所涉及的技术领域中的所有的已公布的专利文献都可对本专利申请提供现有技术参照。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创造的优选的或具体的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创造的设计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创造的设计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本发明创造的范围之内和/或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