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摇滑轮调节高度头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7150阅读:58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胃管辅助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手摇滑轮调节高度头托。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对昏迷病人的进食,一般采用鼻饲法,是将胃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插胃管时,为提高插管的成功率,是人工用手将病人头部托起,增大病人咽喉通道弧度,使插管成功,上述人工用手托起头部插管的方法,现虽普遍应用,但也存有以下问题:一是需俩人操作,一人托头,另一个人插管,占用人力多,劳动强度大;二是人工托头,不稳定,易活动,影响插管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摇滑轮抬高头托,节省人力,劳动强度小,稳定性强,安全舒适,提高插管质量的手摇滑轮调节高度头托。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手摇滑轮调节高度头托,由头托、托柄、销轴、托板、连接座构成,托柄一端设头托,另一端用销轴连接在托板前端的连接座上,其特征在于在头托内设橡皮气囊,充气管一端通过头托与橡皮气囊连通,另一端与充气球相接,在托板上设支架,在支架上设高度调节机构,在头托后下方中间设抬高板。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高度调节机构,由上滑轮架、上滑轮、下滑轮轴、固定板、下滑轮、手摇把、牵引绳、锁定销构成,上滑轮架一端焊接支架上,上滑轮用销轴连接在上滑轮架内,下滑轮轴一端通过支架右侧的轴套和固定板安装下滑轮后,插入支架左侧的轴套内,另一端设手摇把,牵引绳一端与下滑轮连接,另一端经过上滑轮与头托上的抬高板相接,锁定销通过固定板上的调节孔插入下滑轮的固定孔内,固定板上端焊接在上滑轮架一侧的下方。使用本实用新型时,病人仰卧位,先将病人头部放进头托内的橡皮气囊中,若头部在橡皮气囊内,还有空间,就操作充气球,向橡皮气囊内充气,橡皮气囊膨胀后,消除空间把头部稳住;在插胃管时,医务人员先拔下固定板上的锁定销,然后顺时针方向摇动手摇把,牵引绳把头托抬高,当高度合适后,停止摇动手摇把,再把锁定销插入固定板的调节孔和下滑轮的固定孔中,防止头托下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目前用人工托头的方法相比,具有手摇滑轮抬高头托,节省人力,劳动强度小,稳定性强,安全舒适,提高插管质量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制作本实用新型。该手摇滑轮调节高度头托,由头托1、托柄2、销轴3、托板4、连接座5构成,托柄2一端设头托1,另一端用销轴3连接在托板4前端的连接座5上,其特征在于在头托1内设橡皮气囊6,充气管7一端通过头托1与橡皮气囊6连通,另一端与充气球8相接,在托板4上设支架10,在支架10上设高度调节机构9,在头托1后下方中间设抬高板11。所述高度调节机构9,由上滑轮架9a、上滑轮9b、下滑轮轴9c、固定板9d、下滑轮9e、手摇把9f、牵引绳9g、锁定销9h构成,上滑轮架9a一端焊接在支架10上,上滑轮9b用销轴连接在上滑轮架9a内,下滑轮轴9c一端通过支架10右侧的轴套和固定板9d安装下滑轮9e后,插入支架10左侧的轴套内,另一端设手摇把9f,牵引绳9g一端与下滑轮9e连接,另一端经过上滑轮9b与头托1上的抬高板11相接,锁定销9h通过固定板9d上的调节孔插入下滑轮9e的固定孔内,固定板9d上端焊接在上滑轮架9a一侧的下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