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内科用雾化吸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14376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内科用雾化吸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儿内科用雾化吸入装置。



背景技术:

雾化吸入法是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一种重要和有效的治疗方法,该方法利用气体射流原理,将药物溶液通过雾化器等雾化装置,变成细微的雾状颗粒,悬浮于气体中,随着患者自然呼吸,通过口鼻吸入的方式进入呼吸道和肺内并沉积,从而达到呼吸道湿化或药物治疗的目的。

现有雾化吸入大多为口鼻并用的方式,因此,特别是小儿在治疗的过程中会将药物吸入消化道,这样既就会浪费药物,达不到治疗呼吸道疾病的效果,且由于现有的雾化吸入结构固定,而小儿患者在治疗好动,导致面罩不易准确固定在其面部,影响治疗效果和效率,同时患儿呼出的带病菌气体容易残留在面罩或雾化杯中,对后续的小儿使用者造成交叉感染,再者,现有的药液雾化方式是通过气泵产生高速的气流冲击药液,使药液与空气混合变成雾气,但当雾化的药液进入吸入装置时,高速的雾气会在进药管的出口产生负压,导致药雾不能被进一步雾化且药雾容易凝结成大颗粒液滴,而小儿患儿的肺部比较敏感,容易产生不适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儿内科用雾化吸入装置,采用鼻吸口呼的吸入方式对患儿进行治疗,增强治疗的效果,且防止残留病菌对患儿产生交叉感染,并能够对药物进行进一步雾化,并对雾化杯内的药雾进行预热,减少小儿患儿在治疗时产生的不适感,同时采用头戴的方式将鼻吸罩固定在患儿面部,稳定且高效,提高治疗的效率和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儿内科用雾化吸入装置包括雾化杯1、进药管2、锥形挡片3、挡栅4、导流片5、弯管6、出气管7、软管8、氧气接口9、鼻吸罩10、头套外壳11、气囊12、充气泵13、充气导管14、固定架15,所述雾化杯1的底部和两侧设有水浴腔16,水浴腔16的右侧顶部设有进水口18,进水口18内设有柱塞19,所述的出气管7上设有温度计21和流量控制阀22,流量控制阀22位于温度计21的左侧,所述的软管8、鼻吸罩10之间设有单向阀23,鼻吸罩10的两侧均设有子母扣的子扣25,头套外壳11的两侧均设有与子扣25相对应的母扣26,所述雾化杯1顶部设有杯盖17,雾化杯1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架15,进药管2的顶部连通雾化杯1内腔并固定在固定架15上,固定架15的上方设置有锥形挡片3,锥形挡片3的中部为圆锥形块,其边缘部分为水平,进药管2的管口正对锥形挡片3,锥形挡片3的边缘均布有与之垂直的挡栅4,挡栅4的底部固定于固定架15上,挡栅4的内侧为圆弧面,锥形挡片3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导流片5,导流片5的顶部呈圆弧状,弯管6下端正对导流片5的顶部,弯管6上端内部填充消毒棉纤20,雾化杯1左侧上端设置有出气管7,出气管7左端连接软管8,软管8上设有氧气接口9,软管8的左端连接鼻吸罩10,鼻吸罩10设置在头套外壳11的右侧,头套外壳11的内侧设有气囊12,充气泵13通过充气导管14与气囊12连接,充气导管14上设有放气管27,放气管27上设有气塞。

进一步的,所述的鼻吸罩10右端套接于单向阀23,上端卡接于头套外壳11。

进一步的,所述的软管8为螺纹软管。

进一步的,所述的鼻吸罩10的右侧边缘设有密封裙边28。

进一步的,所述的鼻吸罩10的上侧设有卡通眼镜24,卡通眼镜24的上端固定在头套外壳11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鼻吸口呼的方式进行药雾吸入,减少药物的浪费,治疗效果好。

2、本实用新型通过锥形挡片与挡栅的进一步雾化,将药液雾化成为细小颗粒的药滴,药物吸入位置深,且采用水浴的方式对药雾进行预热,患儿吸入舒适,治疗效果好。

3、本实用新型通过头戴的方式将鼻吸罩固定在患儿面部,而设有气囊的头套通过利用充气泵充气来改变其内侧空间的大小,以适应不同患儿的头部尺寸,便捷高效,且鼻吸罩的与患儿面部接触的部分设有密封裙边,防止泄露而对患儿眼部产生刺激,安全且舒适。

4、本实用新型于面罩部设有单向阀,阻止患儿呼出的废气进入设备,防止患儿交叉感染,同时于出气管上设有流量控制阀,可根于不同患儿的情况控制出药速率,再者,出气管设有氧气接口,可配合氧疗对患儿进行治疗,而鼻吸罩通过螺纹软管连接雾化杯,可随意调整鼻吸罩的位置,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儿内科用雾化吸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儿内科用雾化吸入装置的挡栅立体图。

图中,1-雾化杯、2-进药管、3-锥形挡片、4-挡栅、5-导流片、6-弯管、7-出气管、8-软管、9-氧气接口、10-鼻吸罩、11-头套外壳、12-气囊、13-充气泵、14-充气导管、15-固定架、16-水浴腔、17-杯盖、18-进水口、19-柱塞、20-消毒棉纤、21-温度计、22-流量控制阀、23-单向阀、24-卡通眼镜、25-子扣、26-母扣、27-放气管、28-密封裙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如图1、图2所示,所述的儿内科用雾化吸入装置包括雾化杯1、进药管2、锥形挡片3、挡栅4、导流片5、弯管6、出气管7、软管8、氧气接口9、鼻吸罩10、头套外壳11、气囊12、充气泵13、充气导管14、固定架15,所述雾化杯1的底部和两侧设有水浴腔16,水浴腔16的右侧顶部设有进水口18,进水口18内设有柱塞19,所述的出气管7上设有温度计21和流量控制阀22,流量控制阀22位于温度计21的左侧,通过进水口18往水浴腔16中加入适宜温度的热水,将雾化杯1内的药物预热至30 º~40 º之间,缓解药物对人体肺部的刺激,通过调节流量控制阀22而根据实际情况改变出药的速率。所述的软管8、鼻吸罩10之间设有单向阀23,阻止患儿呼出的废气进入软管8或雾化杯1内,防止患儿呼出带病菌的气体对后续使用者产生交叉感染。鼻吸罩10的两侧均设有子母扣的子扣25,头套外壳11的两侧均设有与子扣25相对应的母扣26,便于固定鼻吸罩10,鼻吸罩10的右侧边缘设有密封裙边28,防止药物泄露而对患儿眼部产生刺激,同时减少药物的浪费。所述雾化杯1顶部设有杯盖17,雾化杯1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架15,进药管2的顶部连通雾化杯1内腔并固定在固定架15上,固定架15的上方设置有锥形挡片3,锥形挡片3的中部为圆锥形块,其边缘部分为水平,进药管2的管口正对锥形挡片3,锥形挡片3的边缘部分均布有与之固定且垂直的挡栅4,挡栅4的底部固定于固定架15上,挡栅4的内侧为圆弧面,高速的雾气经过锥形挡片3导流后撞击挡栅4的圆弧面,大颗粒药滴被击碎,并通过挡栅4圆弧面的导流作用将药雾从挡栅4之间的间隙喷出,而相邻的两个挡栅4之间的间隙足够小,从而提升雾化效果。锥形挡片3的上端设置有与之固定的导流片5,导流片5的顶部呈圆弧状,弯管6下端正对导流片5的顶部,高速的雾气从进药管2的喷口喷出时形成负压,通过弯管6连通外部空气而平衡雾化杯1内部的气压,提高雾化效果,弯管6上端内部填充消毒棉纤20,净化进入雾化杯1内的空气,而进入弯管6内的药物凝结于弯管6内部表面,在重力作用下,凝结于弯管6内部表面的药物滴落至导流片5上且流向导流片5的四周,而当药液流经挡栅4时将被经过锥形挡片3导流后而冲击栅片4的气流击碎雾化,提高雾化效率。雾化杯1左侧上端设置有出气管7,出气管7左端连接软管8,软管8上设有氧气接口9,通过氧气接口9输入氧气进行氧疗,配合雾化吸入治疗,可改善哮喘等重症患儿的二氧化碳存留和低氧血症,大大提高了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软管8的左端连接鼻吸罩10 ,鼻吸罩10设置在头套外壳11右侧,软管8为螺纹软管,可任意调节鼻吸罩10的位置,鼻吸罩10右端套接于单向阀23,上端卡接于头套外壳11,可拆卸和更换,保持鼻吸罩清洁。头套外壳11的内侧设有气囊12,充气泵(13)通过充气导管(14)与气囊(12)连接,充气导管14上设有放气管27,放气管27上设有气塞,鼻吸罩10的上侧设有卡通眼镜24,卡通眼镜24的上端固定在头套外壳11上,通过充气泵对气囊12充气而改变头套外壳11内侧空间的大小,以适应不同患儿的头部尺寸,卡通眼镜24能缓解患儿对机械类操作治疗抵触心理,降低医务工作者的工作难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关闭流量控制阀22,将适宜温度的水通过进水口18注入水浴腔16内,将柱塞19塞紧,闭合杯盖17,药液经雾化器雾化后,药液被雾化为雾气后通过进药管2进入雾化杯1内,且于进药管2的管口喷出,并撞击在锥形挡片3,通过锥形挡片3的导流作用,雾气将沿着锥形挡片3的表面散开而撞击在挡栅4的圆弧面上,大颗粒药滴被击碎且通过挡栅4的圆弧面的导流作用,药物从挡栅4之间的间隙喷出,与此同时,外部空气经消毒棉纤20消毒后进入雾化杯1内,平衡雾化杯1的内部气压,而进入弯管6内部的药雾将凝结在弯管6内的管壁上,凝结后的药液由于重力的作用滴落于导流片5上且流向导流片5的四周,而当药滴流经挡栅4时将被经过锥形挡片3导流后而冲击栅片4的气流击碎雾化;雾化完成后,当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为30 º~40 º之间时,引导患儿穿戴头套外壳11,按压充气泵13,调整气囊12的大小,扣合子母扣,打开流量控制阀22,由医生引导患儿采用鼻吸口呼的方式进行治疗,通过氧气接口9输入氧气进行氧疗;治疗结束后,将头套外壳11取下,打开放气管27上的气塞,更换鼻吸罩10,关闭流量控制阀22,拔出柱塞19将水浴层16中的水倒出,打开杯盖17清洗雾化杯1,为下一次治疗做准备。

本实用新型采用鼻吸口呼的方式进行药雾吸入,减少药物的浪费,治疗效果好;本实用新型通过锥形挡片与挡栅的进一步雾化,将药液雾化成为细小颗粒的药滴,药物吸入位置深,且采用水浴的方式对药雾进行预热,患儿吸入舒适,治疗效果好;本实用新型通过头戴的方式将鼻吸罩固定在患儿面部,而设有气囊的头套通过充气泵充气来改变其内侧空间的大小,以适应不同患儿的头部尺寸,便捷高效,且鼻吸罩的与患儿面部接触的部分设有密封裙边,防止泄露而对患儿眼部产生刺激,安全且舒适;本实用新型于面罩部设有单向阀,阻止患儿呼出的废气进入设备,防止患儿交叉感染,同时于出气管上设有流量控制阀,可根于不同患儿的情况控制出药速率,再者,出气管设有氧气接口,可配合氧疗对患儿进行治疗,而鼻吸罩通过螺纹软管连接雾化杯,可随意调整鼻吸罩的位置,简单方便。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