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灸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7425阅读:741来源:国知局
一种透灸仪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艾灸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透灸仪。



背景技术:

艾灸是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问题,艾灸作为一种很好的防病治病手段逐步被更多人所接受。目前,市场上的艾灸装置一般只包括艾柱的燃烧装置,部分产品会针对人体的特定穴位做成特定的形状,比如做成座椅形状,方便会阴穴或背部某些穴位的艾灸;但是艾柱燃烧过程中会产生烟气,烟气过多吸入可能会影响呼吸系统的健康,部分过敏体质的人群还可能会发生皮肤过敏等症状,目前的产品不能很好的处理艾柱燃烧时所产生的烟气,影响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透灸仪,在艾灸治疗时,能排出艾柱燃烧所产生的烟气,减少烟气对被治疗者的影响。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透灸仪,包括艾柱腔和围成艾柱腔的腔壁,所述的艾柱腔一侧开口,所述的腔壁内设有烟气通道,所述的艾柱腔和烟气通道之间设有若干排烟孔,所述的透灸仪还包括风机,所述的烟气通道通过排烟管道和风机连接。

所述的艾柱在艾柱腔内燃烧,艾柱腔的腔壁内设有烟气通道,烟气通道和艾柱腔通过排烟孔连通,艾柱燃烧产生的烟气可以通过排烟孔进入烟气通道,并在风机的作用下经由排烟管道排出,艾灸治疗时,燃烧的烟气大部分会被排出,极大的改善了治疗的空间,减少烟气对被治疗者的影响。

作为优选,所述的腔壁的顶部设有排烟孔。

作为优选,所述艾柱腔与开口相对的侧壁上设有若干艾柱。

作为优选,所述的艾柱腔的顶部和侧壁均设有排烟孔。

作为优选,所述的风机为离心风机,所述的风机包括烟气净化装置,艾柱燃烧产生的烟气可通过烟气净化装置净化之后排出,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作为优选,所述的透灸仪还包括支架,所述的排烟管道沿支架布置。

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架包括立柱和装有滚轮的底座,所述立柱的一端与艾柱腔的腔壁连接,另一端与底座连接,透灸仪通过立柱和底座支撑,底座上设有滚轮可以方便的移动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架包括立柱和导轨组件,所述立柱的一端与艾柱腔的腔壁连接,另一端与导轨组件连接,透灸仪可以通过导轨组件固定在座椅做床边,方便治疗,导轨组件的滑块和导轨能相对移动,可以根据需要对人体不同的穴位进行艾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一种透灸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一种透灸仪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透灸仪,包括艾柱腔1和围成艾柱腔1的腔壁13,所述的艾柱腔1一侧开口,所述的腔壁13内设有烟气通道12,所述的艾柱腔1和烟气通道12之间设有若干排烟孔11,所述的透灸仪还包括风机3,所述的风机3优选为离心风机,所述的烟气通道12通过排烟管道21和风机3连接;所述的艾柱14位于艾柱腔1内与开口相对的侧壁上,艾柱腔1的腔壁13内设有烟气通道12,烟气通道12和艾柱腔1通过排烟孔11连通,所述的排烟孔11设置在艾柱腔1的顶部,艾柱14燃烧产生的烟气可以通过排烟孔11进入烟气通道12,并在风机3的作用下经由排烟管道21排出,艾灸治疗时,燃烧的烟气大部分会被排出,极大的改善了治疗的空间,减少烟气对被治疗者的影响;所述的风机3包括烟气净化装置,艾柱14燃烧产生的烟气可通过烟气净化装置净化之后排出,减少对空气的污染;所述的透灸仪还包括支架,所述的排烟管道21沿支架布置;所述的支架包括立柱2和装有滚轮的底座22,所述立柱2的一端与艾柱腔1的腔壁13连接,另一端与底座22连接,透灸仪通过立柱和底座22支撑,底座22上设有滚轮可以方便的移动位置。

进行艾灸治疗时,将点燃的艾柱14放置在艾柱腔1,可以根据需求选择放置艾柱14的数量,然后开启风机3,艾柱14燃烧产生的烟气在风机3的牵引下流动,可以直接排出室外,也可以通过风机3处的烟气净化装置进行净化再排出,将艾柱腔1的开口侧面向需要艾灸的穴位即可进行艾灸治疗。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支架包括立柱2和导轨组件23,所述立柱2的一端与艾柱腔1的腔壁13连接,另一端与导轨组件23连接;透灸仪可以通过导轨组件23固定在座椅或床边,方便治疗,导轨组件23的滑块和导轨能相对移动,可以根据需要对人体不同的穴位进行艾灸。

以上所述的一种透灸仪,在艾灸治疗时,能排出艾柱燃烧所产生的烟气,减少烟气对被治疗者的影响。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