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开口器套。
背景技术:
开口器,是用于呼吸困难或者神志不清的患者需洗胃等时用的撑开口腔的器械,一般由医用不锈钢制成。而为了防止不锈钢材质的开口器损伤口腔粘膜,因此在每次使用时需在其钳端缠上纱布,然后用胶布固定。这种方法既费时、费力,不美观,又不便于消毒处理。公开号为CN20454202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于2015年8月12日公开了一种医用开口器,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包括开口器座和开口臂,开口臂为两个,分别为左开口臂和右开口臂,左开口臂与开口器座左端铰接,右开口臂与开口器座右端铰接,其中:左开口臂和右开口臂的臂端部上均嵌套有硅胶防护套,且这两个硅胶防护套贴在口腔壁的一面均为磨砂防滑面,开口臂的臂端部的前端直径大,后端直径小,可防临床使用时硅胶防护套滑脱。该实用新型较好地解决了传统方法费时费力的弊端,但是该实用新型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和问题,比如,使用完后硅胶套不易取下,给器械的清洗和消毒带来一定的麻烦等。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开口器套,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时能较好保护患者的口腔不受损伤,使用后的清洗和消毒也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开口器套,包括两只具有套腔的套主体,所述套主体包括套口段、套中段和套底段,所述套中段设置有缩紧部,所述缩紧部的宽度小于所述套中段其它部位的宽度,所述套底段的横截面面积小于所述套中段和所述套口段的面积。
作为优选,所述缩紧部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相对设置的两个操作环,操作环的存在可以使得开口器套的套上和拆下都更为方便快捷。
作为优选,所述缩紧部的长度为所述套主体长度的1/6-1/5。
作为优选,所述套主体上开设有若干透气孔。如果套主体一端是封闭端,那么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由于造成真空而难以安装和拆卸,透气孔的设置很好地避免了这一情况的发生。
作为优选,所述缩紧部的内表面设置有摩擦波纹,可以使得套主体与开口器更好地固定,不易滑动。
作为优选,所述套底段的内壁上设置有操作绳,所述操作绳的自由端穿至所述套主体外。器械使用完必然要进行清洗和消毒,操作绳的设置可以轻易地将开口器套翻面,使清洗和消毒更为彻底。
通过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性能牢靠,使用时操作简单,且不易损伤患者口腔粘膜,使用后的清洗和消毒也能方便彻底地进行。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开口器套,包括两只具有套腔的套主体1,套主体1包括套口段11、套中段12和套底段13,套底段13的横截面面积小于所述套中段12和套口段11的横截面面积。套主体1上开设有若干透气孔101,个数根据套主体1的表面面积而定。套中段12设置有缩紧部121,缩紧部121的宽度小于套中段12其它部位的宽度,其长度为套主体1长度的1/6-1/5,本实施例为1/6,且其外表面上设置有相对设置的两个操作环1211,其内表面设置有摩擦波纹。
实施例2:
一种开口器套,包括两只具有套腔的套主体1,套主体1包括套口段11、套中段12和套底段13,套底段13的横截面面积小于所述套中段12和套口段11的横截面面积。套主体1上开设有若干透气孔101,个数根据套主体1的表面面积而定。套中段12设置有缩紧部121,缩紧部121的宽度小于套中段12其它部位的宽度,其长度为套主体1长度的1/5,且其外表面上设置有相对设置的两个操作环1211,其内表面设置有摩擦波纹。套主体1套底段13内壁上设置有操作绳,操作绳的自由端穿至套主体1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