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影像融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1944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影像融合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影像融合装置。



背景技术:

基于红外热像仪进行辅助诊断是目前多临床学科的选择之一,专业医生可以结合临床对患者全身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克服了其他诊断技术局限于某个局部的片面性。现在应用远红外热像技术已经能够检测炎症、肿瘤、结石、血管性疾病、神经系统、亚健康等100余种病症,涉及人体各个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许多影像学仪器或多或少对人体都有不同程度的伤害,而远红外热成像诊断不会产生任何射线,无需标记药物。因此,对人体不会造成任何伤害,对环境不会造成任何污染,而且简便经济。

而虽然红外热像仪具有上述诸多优点,但是在现有热影像诊断中,红外线热成像对温度的反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解析温差可达0.05℃,其属于二维成像,虽然可以大体勾画出人体轮廓,但对具体细微解剖部分显示欠佳,对影像的区分主要依据人眼识别影像色彩的变化,对于病变的范围效果也不是很明显,对于病灶辨析度不高,不能直观的看出病灶区所在位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影像融合装置,将可见光影像与红外线热影像融合在一起,能够更加清晰直观的显示病灶所在位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一种影像融合装置,包括可见光摄像机、红外线摄像机、显示器、和主机柜;

一种影像融合装置,包括:可见光摄像机、红外线摄像机、显示器、和主机柜;

所述可见光摄像机和所述红外线摄像机与所述主机柜电连接;所述主机柜与所述显示器电连接;

所述可见光摄像机与所述红外线摄像机同轴并列设置且拍摄的方位角相同。

可选的,还包括升降杆;

所述升降杆上固定连接有红外线摄像机;

所述可见光摄像机固定于所述红外线摄像机上方,处于同一竖直线上。

可选的,还包括延伸臂和支撑杆;

所述支撑杆上连接有所述延伸臂;

所述可见光摄像机与所述红外线摄像机设置于所述延伸臂末端。

可选的,所述延伸臂上设置多个拐点,拐点处设置为转动连接。

可选的,还包括高解析光学摄像机和用于支撑所述高解析光学摄像机的可升降支杆,所述高解析光学摄像机与所述主机柜电连接;所述可升降支杆的底部设置有滑轮。

可选的,还包括控制终端,所述控制终端与所述主机柜信号连接。

可选的,所述控制终端,用于通过所述主机柜控制所述可见光摄像机与所述红外线摄像机的拍摄视角,并且控制可见光影像和红外影像的融合。

可选的,还包括滑轮,所述主机柜的底部由四个滑轮支撑。

可选的,还包括鼠标与键盘,所述鼠标与键盘通过数据线与所述主机柜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在红外线摄像机的基础上增加可见光摄像机,并将可见光摄像机与红外线摄像机同轴安装并且是相同的拍摄视角,对于同样的摄像目标基于同一角度进行成像,从而便于可见光图像与热成像融合,能够辅助医生直观的看出病灶所在位置,是一种较为有效的用于辅助诊断的医学影像装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融合诊断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融合诊断系统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融合步骤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影像融合装置,能够实现将可见光影像与红外线热影像融合在一起。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融合诊断系统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影像融合装置,包括:可见光摄像机101、红外线摄像机102、显示器103、和主机柜104;所述可见光摄像机101和所述红外线摄像机102与所述主机柜104电连接;所述主机柜104与所述显示器103电连接;所述可见光摄像机101与所述红外线摄像机102同轴并列设置且拍摄的方位角相同。

本实用新型中,可见光摄像机101与红外线摄像机102同轴设置,指的是可见光摄像机101拍摄时所围绕的拍摄转轴与红外线摄像机102所围绕的拍摄转轴相同,一般情况下,指的是可见光摄像机101 与红外线摄像机102在竖直方向上沿同一条竖直线设置。

还包括升降杆105;所述升降杆105上固定连接有红外线摄像机102;

所述可见光摄像机101固定于所述红外线摄像机102上方。

还包括滑轮106,所述主机柜104的底部由四个滑轮106支撑。

还包括鼠标与键盘107,所述鼠标与键盘107通过数据线与所述主机柜104电连接。

实施例二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融合诊断系统示意图,如图2所示,一种影像融合装置,包括:可见光摄像机201、红外线摄像机202、显示器203、和主机柜204;所述可见光摄像机201和所述红外线摄像机202与所述主机柜204电连接;所述主机柜204与所述显示器203电连接;所述可见光摄像机201与所述红外线摄像机202同轴并列设置且拍摄的方位角相同。

还包括延伸臂205和支撑杆206;所述支撑杆206上连接有所述延伸臂205;所述可见光摄像机201与所述红外线摄像机202设置于所述延伸臂205末端。

所述延伸臂205上设置多个拐点,拐点处设置为转动连接。

所述可见光摄像机201与所述红外线摄像机202沿相同的拍摄转轴设置。

还包括高解析光学摄像机207和用于支撑所述高解析光学摄像机207的可升降支杆208,所述高解析光学摄像机207与所述主机柜204电连接;所述可升降支杆208的底部设置有滑轮209。

所述主机柜204的底部由四个滑轮209支撑。

还包括鼠标与键盘210,所述鼠标与键盘210通过数据线与所述主机柜204电连接。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融合步骤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具有如下步骤:

步骤301:撷取可见光影像,可见光摄像机撷取患者可见光影像保存到系统中。

步骤302:建立标准数据库,建立一个人体脉络标准数据库,选出与可见光影像相对应的图片。

步骤303:撷取红外线影像,红外线摄像机撷取患者与步骤301相对应位置的红外线影像保存在系统中。

步骤304:将可见光影像与人体脉络标准数据库中相对应的图像进行融合。

步骤305:将步骤304中的融合图像与步骤303中的红外线影像进行融合。

步骤306:对步骤305中的融合图像进行调整,直到图形完全吻合。

步骤307:产生诊断说明与报告。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