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用的新型护理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74139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血液透析用的新型护理罩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血液透析用的新型护理罩结构。



背景技术:

血液透析是一种较安全、易行、应用广泛的血液净化方法之一。透析是指溶质通过半透膜,从高浓度溶液向低浓度方向运动。血液透析包括溶质的移动和水的移动,即血液和透析液在透析器(人工肾)内借半透膜接触和浓度梯度进行物质交换,使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电解质向透析液移动,透析液中的钙离子、碱基等向血液中移动。如果把白蛋白和尿素的混合液放入透析器中,管外用水浸泡,这时透析器管内的尿素就会通过人工肾膜孔移向管外的水中,白蛋白分子较大,不能通过膜孔。这种小分子物质能通过而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半透膜的物质移动现象称为弥散。临床上用弥散现象来分离纯化血液使之达到净化目的的方法即为血液透析的基本原理。病人透析时,病人体温一般低于正常体温(36 摄氏度),而且透析时间一般也较长,需要4-5 个小时,所以病人在这段时间一般都会睡眠,然而病人在透析时需要盖被褥或者时不时无意识的需要调整手臂姿势及位置,为防止病人移动手臂或者被褥滑落触碰到穿刺针头部位或者针管,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意外的风险(触碰针头或针管有可能致使病人大出血出现休克以致死亡等案例时有发生),针对当前血液透析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款针对于患者在做血液透析过程中保护穿刺针头,以免发生刮碰意外的护理罩,以保证透析过程的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血液透析用的新型护理罩结构,本装置通过底壳和面壳的配合完成穿刺针头的保护,避免外力作用穿刺针头,确保透析的可靠性,同时本装置便于调节支撑位置,可以根据患者的卧位进行调节,无需患者移动身体,操作简单方便,同时本装置可以较好的保护透析导管,避免导管被挤压变形,确保透析的顺利进行。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血液透析用的新型护理罩结构,包括U形的活动支架,所述活动支架下端处配合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床架用的连接板,所述活动支架为方管弯曲后获得,所述活动支架的上端配合有滑套,所述滑套与所述活动支架之间配合有螺丝,所述滑套的顶部设置有插套,所述插套内配合有插杆,所述插杆与所述插套之间活动连接,所述插杆的顶部设置有护罩组件,所述护罩组件包括底壳和面壳,所述底壳的两侧设置有插槽,所述面壳底部的两侧设置有配合所述插槽的插板,所述插槽的两侧位置处设置有弧形定位槽,在所述插板的两侧位置处设置有滑槽,在所述滑槽内配合有滑板,所述滑板远离所述滑槽的那一端设置有配合所述弧形定位槽的第一弧形定位槽,所述底壳的下端连接所述插杆。

优选地,所述底壳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软垫,所述第一软垫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弧形槽,所述第一软垫为海绵软垫。

优选地,所述面壳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软垫,所述第二软垫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弧形槽,所述第二软垫也为海绵软垫。

优选地,所述面壳的底部、位于所述插板的两侧位置处设置有导柱,所述底壳的顶部设置有配合所述导柱的导柱孔。

本装置在安装时,通过活动支架的移动调节至患者的手臂位置处,而后将患者的手臂摆放在底壳内,完成透析导管的连接后,盖上面壳,此时导管被收纳在第一弧形定位槽内,而后面壳配合底壳,此时滑动滑板,使得第一弧形定位槽与弧形定位槽相配合,导管被固定,有效避免导管松脱,确保透析的安全性,同时也避免压迫导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通过底壳和面壳的配合完成穿刺针头的保护,避免外力作用穿刺针头,确保透析的可靠性,同时本装置便于调节支撑位置,可以根据患者的卧位进行调节,无需患者移动身体,操作简单方便,同时本装置可以较好的保护透析导管,避免导管被挤压变形,确保透析的顺利进行,本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为低廉,安装较为方便,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护罩组件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阅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血液透析用的新型护理罩结构,包括U形的活动支架1,所述活动支架1下端处配合有连接套2,所述连接套2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床架用的连接板201,所述活动支架1为方管弯曲后获得,所述活动支架1的上端配合有滑套3,所述滑套3与所述活动支架1之间配合有螺丝301,所述滑套3的顶部设置有插套4,所述插套4内配合有插杆5,所述插杆5与所述插套4之间活动连接,所述插杆5的顶部设置有护罩组件6,所述护罩组件6包括底壳601和面壳602,所述底壳601的两侧设置有插槽611,所述面壳602底部的两侧设置有配合所述插槽611的插板612,所述插槽611的两侧位置处设置有弧形定位槽621,在所述插板612的两侧位置处设置有滑槽622,在所述滑槽622内配合有滑板623,所述滑板623远离所述滑槽622的那一端设置有配合所述弧形定位槽621的第一弧形定位槽631,所述底壳601的下端连接所述插杆5。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底壳60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软垫632,所述第一软垫632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弧形槽633,所述第一软垫632为海绵软垫。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面壳60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软垫642,所述第二软垫642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弧形槽643,所述第二软垫642也为海绵软垫。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面壳602的底部、位于所述插板612的两侧位置处设置有导柱7,所述底壳601的顶部设置有配合所述导柱7的导柱孔(未图示)。

本装置在安装时,通过活动支架的移动调节至患者的手臂位置处,而后将患者的手臂摆放在底壳内,完成透析导管的连接后,盖上面壳,此时导管被收纳在第一弧形定位槽内,而后面壳配合底壳,此时滑动滑板,使得第一弧形定位槽与弧形定位槽相配合,导管被固定,有效避免导管松脱,确保透析的安全性,同时也避免压迫导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通过底壳和面壳的配合完成穿刺针头的保护,避免外力作用穿刺针头,确保透析的可靠性,同时本装置便于调节支撑位置,可以根据患者的卧位进行调节,无需患者移动身体,操作简单方便,同时本装置可以较好的保护透析导管,避免导管被挤压变形,确保透析的顺利进行,本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为低廉,安装较为方便,适合推广使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