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鼻孔静脉放血的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65016阅读:170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鼻孔静脉放血的工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鼻孔静脉放血的工具。



背景技术:

中医学是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古老而深奥的学科,而剌络放血疗法,(简称刺血疗法)是中医范畴针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放血治病的手段可以说是一种最古老的全球性的传统的医疗方法,从我国出土的砭石、石针、骨针等文物的考证中,人类早在5000多年前就已使用放血治病的手段。我国最早的医学专著《黄帝内经》中就明确地将锋针(现称三棱针)定为刺血的工具,并多次提及刺血治病的操作,取穴、治疗范围等。中医学发展至今,在中国辽阔的土地上各民族中仍有许多专职的民间医生运用这一疗法治病救人。此法操作简便,疗效迅速,在临床上常常是立起沉疴,顿消痼疾,具有药物和其他针法所不能达到的显著疗效。从中医学理论来看,理是行之有效的活血化瘀手段。刺血疗法使用得当对人体绝无损害,又可减免某些中、西药物对人体的毒副作用,它属于现今提倡的天然疗法之一种。

刺血疗法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哈萨克传统医学宝贵优秀文化遗产,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可靠的理论依据。刺血工具是指放血时所使用的特制的器械。目前刺血大多使用三棱针,其结构单一。由于对人体不同部位进行放血的要求不同,导致采用三棱针放血效率低下,且操作不便,由其是对患有鼻炎、鼻窦炎、鼻息肉等患者进行鼻孔的静脉放血时,表现更加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鼻孔静脉放血的工具,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操作的便捷性,同时提高放血的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鼻孔静脉放血的工具,包括:

手持部,所述手持部的中部上方和中部两侧向外突出;所述手持部的中部的下方内凹陷;所述手持部的前部上方具有向内的凹部;

刺放部,设置在所述手持部的前端,与所述手持部固定连接;所述刺放部为纯银材料;所述刺放部包括:刺放本体和刺放尖部;所述刺放本体为圆柱形;所述刺放本体的一端与所述手持部固定连接;所述刺放尖部的后端与所述刺放本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刺放尖部的后部的截面为椭圆形,且随着远离所述刺放本体,所述截面逐渐变小;所述刺放尖部的前部具有刀尖和刀刃;所述刀尖设置在所述刺放尖部远离所述刺放本体的端部;所述刀刃设置在所述刺放尖部的前部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刀尖的尖角角度为30°-40°。

进一步地,所述刀刃与所述刀尖之间具有过渡圆弧。

进一步地,所述手持部的后端具有向外的圆弧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手持部的长度为90-110mm;

所述手持部的中部的截面最宽部位的宽度小于30mm。

进一步地,所述刺放部的长度为45-50mm。

进一步地,所述刺放尖部的长度为20-25mm。

进一步地,所述刀刃的长度为15-18mm。

进一步地,所述刺放部插装在所述手持部的中心。

进一步地,所述手持部采用枣木材料。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用于鼻孔静脉放血的工具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操作便捷,放血效率高,手持部适于手握,使放血操作更加精准。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鼻孔静脉放血的工具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鼻孔静脉放血的工具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所示:

1为手持部,2为刺放部,2-1为刺放本体,2-2为刺放尖部,2-21为刀刃,2-22为刀尖。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用于鼻孔静脉放血的工具,包括:手持部和刺放部;

手持部的中部上方和中部两侧向外突出;手持时置于手心部位;手持部的中部的下方内凹陷;手持时便于用手指把控;手持部的前部上方具有向内的凹部,手持时大拇指置于此处,可以防滑。

刺放部设置在手持部的前端,与手持部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优选刺放部插接在所述手持部上;当然也不排除通过在手持部上设置内螺纹,在刺放部上设置外螺纹,进行螺纹连接。刺放部为纯银材料,银离子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可以提高放血的安全性。刺放部包括:刺放本体和刺放尖部;刺放本体为圆柱形;刺放本体的一端与手持部固定连接;可以为焊接固定,本实施例优选刺放本体的一端插装在手持部上。刺放尖部的后端与刺放本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刺放尖部的后端与刺放本体可以通过焊接固定,本实施例优选刺放尖部与刺放本体一体化设置。刺放尖部的后部的截面为椭圆形,且随着远离刺放本体,截面逐渐变小;刺放尖部的前部具有刀尖和刀刃;刀尖设置在刺放尖部远离刺放本体的端部;刀刃设置在刺放尖部的前部的两侧。本实施例操作便捷,放血效率高,手持部适于手握,使放血操作更加精准。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刀尖的尖角角度为30°-40°,易于刺入鼻孔的鼻息肉。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刀刃与刀尖之间具有过渡圆弧,使刀尖刺入鼻孔的放血部位后,刺入伤口更易于向两侧扩展。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手持部的后端具有向外的圆弧凸起,防止有棱角,损伤操作人员。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手持部的长度为90-110mm,适应于人手的操作和把握。

手持部的中部的截面最宽部位的宽度小于30mm,适应于人手的操作和把握。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刺放部的长度为45-50mm,保证伸入鼻孔足够的深度,同时防止太长不易于控制刺入力度和位置。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刺放尖部的长度为20-25mm,以适应鼻孔的大小。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刀刃的长度为15-18mm,以适应鼻孔的大小,且适应需要刺入肉体的深度。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刺放部插装在手持部的中心。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手持部采用枣木材料,结实耐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