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具体为一种用于结肠造口进行清洁灌肠的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清洁灌肠的方法是从肛门插入肛管进行清洁灌肠,用这种方式结肠造口患者进行清洁灌肠时极易使灌肠液外溢,污染衣服并且灌肠效果不佳,病人在这种情况下会产生巨大的心理痛苦和较大的心理负担,这样对医生和病人来说都会带来很多麻烦,所以如何自如控制灌肠液的进出、流速和数量,并将灌肠液完全灌入肠道内而不从造口处返流就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结肠造口进行清洁灌肠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结肠造口进行清洁灌肠的装置,包括一次性造口袋、气囊导尿管和便盆;所述便盆是由盆体、固定盆盖和接入口构成的,所述盆体上方设有所述固定盆盖,所述固定盆盖的中部设有所述接入口,所述气囊导尿管的导液输入端插入所述一次性造口袋的开口处,所述一次性造口袋的出粪口处通过魔术胶贴固定有一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便盆的接入口。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引流管与出粪口的连接为喇叭状,且是由软件塑料一次性成型。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便盆的右侧设有一个排便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利用气囊导尿管从造口袋进入进行灌肠可以灵活的控制灌肠液的进出、流量和速度,并且灌肠液不会外流溢出,使清洁灌肠的效果更好,减小了病人的痛苦和压力,也减少了衣被污染的情况;配备的便盆可以防止排出的粪渣在排入盆中时发生喷溅,并且可以隔离粪渣的气味;本实用新型结构简便、使用方便、实用性好、效果好,从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医患矛盾情况的出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一次性造口带、2.气囊导尿管、3.便盆、4.引流管、31.盆体、32.固定盆盖、33.接入口、34.排便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种用于结肠造口进行清洁灌肠的装置,包括一次性造口袋1、气囊导尿管2和便盆3;所述便盆3是由盆体31、固定盆盖32和接入口33构成的,所述盆体31上方设有所述固定盆盖32,可在排泄时防止排泄物的喷溅和气味的挥散,所述便盆3的右侧设有一个排便口34,所述固定盆盖的中部设有所述接入口33,方便与一次性造口袋1的排泄口连接,所述气囊导尿管2的导液输入端插入所述一次性造口袋1的开口处,所述一次性造口袋1的排泄口处通过魔术胶贴固定有一引流管4,可以更好的固定一次性造口袋1的排泄口,所述引流管4与出粪口的连接为喇叭状,且是由软件塑料一次性成型,所述引流管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便盆3的接入口33。
在使用本装置时,将患者取仰卧位,左倾15度,将一次性造口袋1妥善固定于造口处,准备39℃~41℃的肥皂水2000毫升,灌肠液液面距离结肠造口60㎝,连接气囊导尿管2,用液体石蜡充分润滑导尿管表面后,操作者戴手套循肠管走向将气囊导尿管2插入造口内10㎝处,气囊导尿管2气囊内注入30毫升空气使之充盈,然后缓慢回拉至固定,再将一次性造口袋1的排泄口通过引流管4与所述接便盆3的接入口33固定连接,然后从导尿管缓慢注入灌肠液,每次400毫升,关闭气囊开关保持2分钟后,打开尿管气囊开关,将灌肠液及粪渣排出,然后再次将气囊充盈后灌入灌肠液400毫升,如此反复数次,直至灌肠液流出清凉为止,灌肠完毕,撤出气囊导尿管2,使用过后通过排便口34将便盆3内排泄物倒出清洗。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