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连续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89882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连续注射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畜牲注射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连续注射器。



背景技术:

给牲畜投放或注射疫苗时,需将干粉状的疫苗用稀释液进行稀释,然后用注射器投放或注射。现有技术一般通过稀释和注射分开操作,致使工作效率低下,也无法避免稀释疫苗处于开放状态而造成人畜交叉感染,此外,在疫苗注射过程中存在着由于使用不当造成的残留而导致残留液无法回收利用,只能作废弃处理的问题,不仅造成了疫苗药量的损耗,而且无法保证疫苗与稀释液的充分混合,更无法保证剂量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兼具投药和稀释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连续注射器,具有药量损耗少,计量准确度高,操作方便的特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1.一种多功能连续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按照投药状态下药物流经方向,依次包括推药计量装置,前置换向阀和灌药管;

所述推药计量装置上设置容量筒、所述容量筒内设置活塞推动装置,所述活塞推动装置上设置手柄;

所述前置换向阀包括前置旋钮和前置阀芯,所述前置旋钮上设置有由高至低的一圈凸块,所述前置阀芯位于凸块上,所述前置阀芯上设置有前置密封圈;

所述前置换向阀内设置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所述第一通道连通容量筒,所述第二通道连通灌药管,所述前置阀芯和第三通道之间设置有弹簧;

所述第三通道连通主体换向阀;

所述主体换向阀内设置有主体旋钮和主体阀芯,所述主体旋钮上设置有由高至低的一圈凸块,所述主体阀芯位于凸块上,所述主体阀芯上设置有主体密封圈,所述主体阀芯与主体换向阀之间设置有弹簧;

所述主体换向阀内设置有第四通道、第五通道和第六通道,所述第四通道连通第三通道,所述第五通道连接有储液瓶,所述储液瓶与推药计量装置通过通道连接;

所述第六通道连接有疫苗插座,所述疫苗瓶插座连接有疫苗瓶,所述第六通道还连接有空气阀;

所述储液瓶连接有吸液接头,所述吸液接头与疫苗插座通过胶管连接;所述储液瓶盖上设置有单向阀;

为使得前置换向阀和灌药管扣合牢固,所述前置换向阀包括通道,所述通道外周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外周设置有螺纹,所述凸台上设置有卡扣,所述灌药管为弯管,所述灌药管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扣和卡槽适配形成圆柱,所述灌药管上设置有螺帽,所述螺帽套设在圆柱上,所述螺帽与凸台通过螺纹连接。

为加强内卡扣的适配程度,确保弯管固定后的强度与稳定性,克服前置换向阀和灌药管的接口处易折弯的缺陷,所述卡扣为前后面削平的圆柱形。

为加强活塞推动装置和容量筒配合度,方便用户精确控制,所述活塞推动装置包括活塞和活塞杆,活塞杆上连接有手柄。

为排尽主体换向阀内的残余药量,所述空气阀包括空气阀阀芯,所述空气阀阀芯和主体换向阀内壁之间设置有空气阀弹簧。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前置换向阀和主体转换阀,将药液分流分别进行灌注投药、吸液、稀释模式,用户可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转换,具有一管多用的特点,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空气阀,将残留的药液吸出注射器,实现了精准给药以及损耗极少的技术效果。

以下通过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前置换向阀和灌药管分离);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前置换向阀的结构示意图(投药灌注模式);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前置换向阀的结构示意图(稀释模式);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主体换向阀的结构示意图(稀释模式);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主体换向阀的结构示意图(吸液模式);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主体换向阀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前置换向阀和灌药管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灌药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卡扣的横截面图。

标号说明

推药计量装置10,容量筒11,活塞推动装置12,活塞121,活塞杆122,手柄13,前置换向阀20,前置旋钮21,凸块211,前置阀芯22,第一通道23,第二通道24,第三通道25,灌药管30,卡扣27,通道28,凸台29,灌药管30,螺帽35,卡槽38,

主体换向阀40,第四通道41,第五通道42,第六通道43,主体旋钮48,主体阀芯49,密封圈491,储液瓶50,吸液接头51,单向阀58,疫苗瓶插座60,空气阀70,空气阀阀芯71,空气阀弹簧72,胶管80,通道90。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多功能连续注射器(如图1所示),按照投药状态下药物流经方向,依次包括推药计量装置10,前置换向阀20和灌药管30。

所述推药计量装置10上设置有刻度的容量筒11和活塞推动装置12,所述容量筒11内设置活塞推动装置12,所述活塞推动装置12上设置手柄13,所述容量筒11用于控制药物的剂量,所述活塞推动装置12包括活塞121和活塞杆122,活塞杆122上连接有手柄13,手柄13用于推动活塞杆122,活塞杆122用于支持活塞121做功,从而将容量筒11内的药液推出至前置换向阀20。

所述前置换向阀20包括前置旋钮21和前置阀芯22,所述前置旋钮21上固定设置有由高至低的一圈凸块211,所述前置阀芯22位于凸块211上,所述前置阀芯22上设置有前置两个密封圈221,所述前置密封圈221与前置换向阀20内壁(如图2中的A、B点)贴合密闭,阻断药液流动。

所述前置旋钮21转动带动凸块211旋转,前置阀芯22底部在凸块211的抵触下做上下运动。

所述前置换向阀20内设置有第一通道23、第二通道24和第三通道25,所述第一通道23连通推药计量装置10的容量筒11,所述第二通道24连通灌药管30,所述前置阀芯22和第三通道25之间设置有弹簧,

转动前置旋钮21,使得前置阀芯22抵在凸块最高点上,前置阀芯22达到最高点,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所述前置密封圈221处于A点,药液流经第一通道23在前置密封圈221的阻断下,沿着前置阀芯22外壁,流向第二通道24(如图2所示),到达灌药管30。此时,前置换向阀处于投药灌注模式。

转动前置旋钮21,使得前置阀芯22抵在凸块最低点上,前置阀芯22达到最低点,弹簧处于伸展状态,此时前置密封圈221处于B点,前置密封圈221阻断药液流向第二通道24,此时药液经过第一通道23到达第三通道25(如图3所示)。此时,前置换向阀处于稀释模式。

所述第三通道25连通主体换向阀40,所述主体换向阀40内设置有主体旋钮48和主体阀芯49,所述主体旋钮48上设置有由高至低的一圈凸块(凸块结构如前置旋钮21所述),所述主体阀芯49位于凸块上,所述主体阀芯上设置有一个主体密封圈491,所述主体密封圈491与主体转换阀40内壁(如图3中的C、D点)贴合密闭,阻断药液流动。所述主体阀芯49与主体换向阀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主体换向阀40内设置有第四通道41、第五通道42和第六通道43,所述第四通道41连通第三通道25,所述第五通道42连接有储液瓶50,所述储液瓶50与推药计量装置10通过通道90连接,通过推药计量装置10将储液瓶50内的药液吸出。

所述第六通道43连接有疫苗瓶插座60,所述疫苗瓶插座60连接有疫苗瓶(图中未做标识),所述第六通道43还连接有空气阀70,所述空气阀70包括空气阀阀芯71,所述空气阀阀芯和主体换向阀40内壁之间设置有空气阀弹簧72。

所述储液瓶50连接有吸液接头51,所述吸液接头51与疫苗瓶插座60通过胶管80连接。储液瓶盖上设置有单向阀58.

当前置换向阀20为稀释模式时,转动主体旋钮48,使得主体阀芯49抵在凸块最低点上,此时,弹簧处于伸展状态,主体密封圈491处于C点,由于主体密封圈491的阻断,药液通过第四通道41进入第六通道43,经过疫苗插座60达到疫苗瓶,药液在疫苗瓶内稀释后从疫苗瓶插座60出液口流经胶管80和吸液接头51进入储液瓶50,同时由于第六通道43内为正常压强,所以空气阀70处于闭合状态,阻断外界空气进入第六通道43(如图4所示)。此时,主体换向阀40为稀释模式,以此循环,使得疫苗充分稀释。

当前置换向阀20为稀释模式时,转动主体旋钮48,使得主体阀芯49抵在凸块最高点上,此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主体密封圈491处于D点,推动推药计量装置10手柄13,药液从第四通道41入口处进入,由于主体密封圈491的阻断,药液经过主体阀芯49外壁流向第五通道42,达到储液瓶50,并将储液瓶50内空气通过储液瓶盖上的单向阀58将空气排出储液瓶50,致使储液瓶50内形成部分真空。当13手柄回拉时,储液瓶50内液体要吸入容量筒内,由于储液瓶50内有部分真空,此时,空气阀70为常开状态,空气从空气阀70的入口处进入到疫苗瓶内,将疫苗瓶内残留液通过胶管吸收至储液瓶50内,以达到吸收残留液的效果(如图5所示)。此时,主体换向阀40为吸液模式。

所述前置换向阀20包括通道28,所述通道28外周设置有凸台29,所述凸台29外周设置有螺纹,所述凸台29上设置有卡扣27,所述卡扣27为前后面削平的圆柱形。

所述灌药管30为具有一定弯度的弯管,所述灌药管30上设置有卡槽38,所述卡扣27和卡槽38适配形成圆柱体,所述灌药管30上设置有螺帽35,所述螺帽35套设在圆柱,所述螺帽35与凸台29通过螺纹连接,使得灌药管30固定在前置换向阀20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前置换向阀20和主体转换阀40,将药液分流分别进行灌注投药、吸液、稀释模式,用户可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转换,具有一管多用的特点,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空气阀70,将残留的药液吸出注射器,实现了精准给药以及损耗极少的技术效果。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