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标记斜面钝头套管动脉留置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34699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环形标记斜面钝头套管动脉留置针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医疗用品领域,具体说是一种环形标记斜面钝头套管动脉留置针。



背景技术:

血压是临床评价危重症患者的重要监测指标,但与无创监测相比,经外周动脉置入留置针后实时监测有创血压,更能迅速直观地反映压力波和血压变化情况,为患者临床诊治提供可靠数据。目前临床外周动脉穿刺常用Seldinger法,即用带空心钢针针芯的动脉留置针穿破血管前壁,进入血管内时可见血液从针尾喷出,退出针芯,送入套管,但现有的动脉留置针设计有一定缺陷,所以临床应用中发现一些问题。外周动脉本身较细,以动脉置管最常用的桡动脉为例,中国男性桡动脉直径为2.7±0.4mm,女性为2.4±0.4mm,穿刺时疼痛刺激后容易痉挛,加大穿刺难度,而目前临床常用动脉留置针的针芯头端与套管头端并不齐平,针芯长,套管短,之间有约1毫米距离,而且针芯头端是斜面,套管头端是直面,所以临床应用时常会发现,针芯已进入动脉,并可见血液由针尾喷出,但此时套管头端可能尚未进入桡动脉,所以退出针芯后套管仍不见回血,会导致穿刺失败。临床为解决这一问题,在针尾喷血后,针芯与套管再次向前稍作推送,使针芯前伸,套管进入动脉后再撤出针芯,但新的问题在于,套管与针芯的距离在针体并无提示,所以具体推送距离很难估测,而外周动脉本身直径较小,所以这一操作中前伸的针芯可能使血管透壁,导致穿刺失败,甚至因动脉透壁性损伤,增大局部血肿几率,同时疼痛刺激可导致外周动脉痉挛,影响二次穿刺,严重者会发生假性动脉瘤,被迫更换穿刺位置。



技术实现要素:

综上所述,为了克服现有动脉留置针在穿刺过程中针芯与套管头端不齐平,送入距离有差异,针体无针芯与套管距离提示而导致针芯套管不能同步进入血管,影响穿刺成功率,增加并发症发生率等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形标记斜面钝头套管动脉留置针,该留置针将现有的动脉留置针设计有针体环形标记,同时套管头端改为斜面的改进方式,从而使针芯与套管同步进入血管,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来实现的:

一种环形标记斜面钝头套管动脉留置针,包括套管和针芯,套管的管体和针芯的针体上均设有环标线;所述套管自柄至尖设置有套管第一环标线和套管第二环标线;所述针芯自柄至尖设置有针芯第一环标线和针芯第二环标线;所述套管的头端设置为斜面钝头,其倾斜角度与针芯头端的倾斜角度一致;所述套管和针芯重合时,套管第一环标线与针芯第一环标线重合,套管第二环标线与针芯第二环标线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点及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将套管部件头端调整为斜面,与针芯部件头端斜面的角度一致,进一步提高套管与针芯进入血管的同步性,斜面箭头可能加大套管头端穿破血管的几率,从而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本实用新型在留置针针体的针芯和针套均设计有环形标记,将环形标记应用在动脉留置针后,可以方便的根据标记线重合程度,判断针芯入血管后套管部件是否已跟入血管,尤其是套管头端改为斜面钝头,能够保证针芯和套管位置的一致性,从而使外周动脉留置针置入成功率增高,并发症减少。

3、本实用新型的套管头端设置为斜面钝头,可以在保证套管与针芯同步进入血管的前提下,预防套管头端穿破血管,引起局部出血等并发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针芯与针套的尖端未重合时的示意图。

图3为针芯与针套的尖端重合时的示意图。

图中:1-套管、2-针芯、11-套管第一环标线、12-套管第二环标线、13-套管斜面头端短点、14-套管斜面头端长点、21-针芯第一环标线、22-针芯第二环标线、23-针芯斜面头端短点、24-针芯斜面头端长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环形标记斜面钝头套管动脉留置针,包括套管1和针芯2,所述套管1的管体和针芯2的针体上均设有环标线;所述套管1自柄至尖设置有套管第一环标线11和套管第二环标线12;所述针芯2自柄至尖设置有针芯第一环标线21和针芯第二环标线22;所述套管1的头端设置为斜面钝头,其倾斜角度与针芯头端的倾斜角度一致;所述套管1和针芯2重合时,套管第一环标线11与针芯第一环标线21重合,套管第二环标线12与针芯第二环标线22重合。

实施例

环形标记斜面钝头套管动脉留置针包括套管1和针芯2,其中套管1为透明体,自柄至尖设置有套管第一环标线11和套管第二环标线12,套管头端为斜面,并采用钝头设计,分别设置为套管斜面头端短点13和套管斜面头端长点14,针芯2自柄至尖设置有针芯第一环标线21和针芯第二环标线22,针芯2头端为斜面,分别设置为针芯斜面头端短点23和针芯斜面头端长点24。

进行桡动脉穿刺时,常规消毒皮肤,并行局部麻醉,左手食、中指轻按于桡动脉搏动最强处,右手持套管1和针芯2组合后的动脉留置针,与皮肤呈35°-45°,针尖斜面向上,向动脉最强搏动点刺入,若可见鲜红色血液从针芯2尾端喷出,说明针芯2斜面头端长点24已完全进入动脉,而针芯斜面头端短点23和针芯斜面头端长点24组成的斜面已部分进入动脉,则将动脉留置针组合尾端轻轻下压,固定针芯2的位置,将套管1轻轻向前推送,确保套管第一环标线11和针芯第一环标线21完全重合,套管第二环标线12和针芯第二环标线22完全重合,此时套管斜面头端短点13和套管斜面头端长点14组成的斜面,与针芯2头端的斜面完全重合,说明针芯已送入动脉,而套管斜面头端长点14设置为钝头,降低了套管1头端穿破血管引起并发症的几率。

最后拔出针芯2,可见鲜红色血液从套管1尾端喷出,说明动脉留置针已完全进入动脉,穿刺成功,肝素盐水封管,局部固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