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挂式前臂骨折辅助复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61750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壁挂式前臂骨折辅助复位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壁挂式前臂骨折辅助复位装置。



背景技术:

前臂骨折是骨科常见骨折。在骨科临床工作中,很多前臂骨折,尤其是桡骨远端骨折需要手法复位外固定。常用的方法是由二位医生牵引后,其中一位医生手法复位骨折端。有的青壮年患者甚至需要二位医生持续牵引,第三位医生来实施复位。持续牵引的过程较为费力,若牵引人员人数不够,力气较小,或因牵引时间长,体力消耗过多,都将影响手法复位效果。造成多次复位加重软组织损伤,甚至复位不佳,骨折畸形愈合需要手术治疗,大大增加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时对医生人数有依赖性等不足,提供一种有效减少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时对医生人数的依赖性的壁挂式前臂骨折辅助复位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壁挂式前臂骨折辅助复位装置,设置在墙壁上,它包括升降支架部分、连接装置、

二根牵引带、患肢固定架、至少一根前臂固定带和至少一根上臂固定带。

所述升降支架部分设置在所述墙壁上。每根所述牵引带的一端都通过所述连接装置与所述升降支架部分相连,且所述连接装置可旋转。其中一根所述牵引带远离所述升降支架部分的那端与所述患肢固定架的顶面相连,另一根所述牵引带远离所述升降支架部分的那端与所述患肢固定架的底面相连。所述至少一根前臂固定带和至少一根上臂固定带都缠绕在所述患肢固定架上。

所述患肢固定架包括前臂固定部分、上臂固定部分和连接部位。所述前臂固定部分通过所述连接部位与所述上臂固定部分相连,且所述连接部位可以调节所述前臂固定部分与所述上臂固定部分之间的角度。所述至少一根前臂固定带缠绕在所述前臂固定部分上。所述至少一根上臂固定带缠绕在所述上臂固定部分上。其中一根所述牵引带远离所述升降支架部分的那端与所述上臂固定部分的顶面相连,另一根所述牵引带远离所述升降支架部分的那端与所述上臂固定部分的底面相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支架部分包括升降盒、T型栓和三个孔。

所述升降盒的其中三个相邻侧面分别设有一个所述孔,所述升降盒的另一个侧面设置在所述墙壁上。所述T型栓设置在所述三个孔内并与所述连接装置相连,且所述T型栓可以上下滑动,调节高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根所述前臂固定带都为扣带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根所述上臂固定带都为扣带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壁挂式前臂骨折辅助复位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上臂卡扣。所述至少一个上臂卡扣设置在所述上臂固定部分上且一个所述上臂卡扣对应一个所述上臂固定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壁挂式前臂骨折辅助复位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前臂卡扣。所述至少一个前臂卡扣设置在所述前臂固定部分上且一个所述前臂卡扣对应一个所述前臂固定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有效的减少了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时对医生人数的依赖性。

2、本实用新型缩短了复位时的操作时间。

3、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复位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与另一个元件“相连”,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至图3,一种壁挂式前臂骨折辅助复位装置,设置在墙壁1上,它包括升降

支架部分3、连接装置5、二根牵引带51、患肢固定架、前臂固定带91、二根上臂固定带93、一个前臂卡扣910和二个上臂卡扣930。

其中,升降支架部分3设置在墙壁1上。每根牵引带51的一端都通过连接装置5与升降支架部分3相连,且连接装置5可旋转,使患肢固定架可正向和反向放置,以适应不同左右两侧患肢牵引复位的需要。其中一根牵引带51远离升降支架部分3的那端与患肢固定架的顶面相连,另一根牵引带51远离升降支架部分的那端与患肢固定架的底面相连。前臂固定带91和二根上臂固定带93都缠绕在患肢固定架上。

其中,患肢固定架包括前臂固定部分71、上臂固定部分73和连接部位75。

具体的,前臂固定部分71通过连接部位75与上臂固定部分73相连,且连接部位75可以调节前臂固定部分71与上臂固定部分73之间的角度。前臂固定带91缠绕在前臂固定部分71上。二根上臂固定带93缠绕在上臂固定部分73上。其中一根牵引带51远离升降支架部分3的那端与上臂固定部分73的顶面相连,另一根牵引带51远离升降支架部分3的那端与上臂固定部分73的底面相连。

其中,升降支架部分3包括升降盒31、T型栓33和三个孔35。

具体的,升降盒31的其中三个相邻侧面分别设有一个孔35,升降盒31的另一个侧面设置在墙壁1上。T型栓33设置在三个孔35内并与连接装置5相连,且T型栓33可以上下滑动,从而调节高度,以适应不同身高的骨折患者的需要。

其中,二个上臂卡扣930设置在上臂固定部分73上且一个上臂卡扣930对应一个上臂固定带93。前臂卡扣910设置在前臂固定部分71上且一个前臂卡扣910对应一个前臂固定带91。

在本实施例中,前臂固定带91和二根上臂固定带93都为扣带式。

需要说明的是:前臂固定带91和上臂固定带93可以是其他的调节方式。前臂固定带91和上臂固定带93均可较大幅度打开或完全打开,以方便放置患肢。前臂固定带91和上臂固定带93与皮肤接触部位均由有一定摩擦力柔软有弹性且不对皮肤造成明显压迫和擦伤的材料制成。二根牵引带都为质地较软的材料。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及其工作原理:

使用时,患者取坐位,背对装有此壁挂式前臂骨折辅助复位装置的墙壁1,根据患者身高及患肢方向调整升降支架部分3的高度及患肢固定架方向。将患肢轻柔放入患肢固定架,调整前臂固定带91及上臂固定带93,将患肢固定,前臂固定部分71及上臂固定部分73约成90度。牵引时,操作者面对患者站立,双手握住患肢大小鱼际处作持续牵引。牵引充分后对骨折处进行手法复位。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有效的减少了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时对医生人数的依赖性。

2、本实用新型缩短了复位时的操作时间。

3、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复位的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